玄武湖公园,永远不要变成工地

2009-08-20 17:32:07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

  当下,为期两年半、总投资12亿元的玄武湖环境整治正在进行,南京园林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暨玄武湖公园开园百年研讨会8月17日在玄武湖边举行,26位文化名人作为研究会专家顾问到会,直指当前园林建设的一些问题: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杨颖奇说,“一些南京人不要说几年,十几年都不来玄武湖,外地游客被导游拉着在门口转转就表示已看过玄武湖。园林如何保持吸引力?”

  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杨新华建议,每家公园首先要解决游人问题,“我去那个公园干什么?”公园应该先请专家摸清家底,定下主题。洛阳牡丹节人山人海,梅花山梅花节游人如织,这都是清晰定位的结果。白鹭洲折腾来折腾去,最后结合夫子庙搞了个水街,活了,因为它终于找到有别于人的路子。园林定位千万不可忽左忽右模棱两可,面面俱到又乏善可陈。

  江苏楹联协会理事徐延平说,“玄武湖公园正在搞征集30年以上老照片的活动。我进公园的时候,看见一些老头老太拿着照相馆的小袋子、黑白照片在太阳底下排队,他们说为了参加活动,在家里翻箱倒柜找老照片,看着这些照片勾起了不少回忆。”徐延平建议园林要与人保持长久的亲密关系,需要不断搞活动,让人与园林产生一种情结,才能起到历久弥新的效果。

  叶兆言说,上世纪90年代,他住在玄武湖附近,天天到玄武湖转。一天,在门口遇到一位大学同学,他带一家颇有实力的国外财团来考察,说准备在玄武湖建五洲公园。叶兆言对同学说,你这是罪过哦。“值得庆幸的是,玄武湖没有变成欧洲城、世界公园。南京的特点是慢一拍,上世纪50年代西湖边的城墙拆掉了,南京的城墙却因为‘慢一拍’保护下来了。现在城市之间都流行互相学习、比较,效仿时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经因为坚持而获利。现在经常讲打造,不少城市很有历史文化底蕴,但做起事来不顾后果,而这些年的建设证明很多开发是无效的。”

  叶兆言希望玄武湖公园永远不要变成一个大工地,其次,小工地也要尽可能的少。“因为,有时候细微的变化就能彻底改变一个园林甚至城市的品质。比如法国梧桐的引进,完全改变了南京的风貌,历史上的南京是以柳树为主,引进法国梧桐后,南京呈现的是民国新兴城市欣欣向荣的景象。不是不能改,改变不能随意,一定要慎重。”

编辑:royal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