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
化"庄"为"城"--石家庄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
一个个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在拓展延伸,一栋栋楼房在美化亮化……
石家庄天蓝了,树绿了,马路宽了,城市豁亮了。
“我生在石家庄,长在石家庄,工作在石家庄。过去人家批评石家庄土气、落后,我们总是抬不起头,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石家庄市规划局局长王晓临说。同他一样,石家庄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归属感油然而生。
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攻坚战正在石家庄打响。
石家庄市远眺。记者 王方杰摄
石家庄市把城市建设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以超常的决心、超常的力度、超常的举措,强力推进总投资1111亿元的5大类、146个城建项目,掀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是石家庄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一年多时间拆除各类违章建筑、低矮、危旧房屋1200万平方米,超过全市建筑总面积的13%。仅今年一年的城建投资就达552亿元,相当于前4年半的总和。
“石家庄太需要改变面貌了!”
“石家庄城市拆迁改造工程,不仅是河北省委、省政府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城市化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破解河北尤其是石家庄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河北省委副书记、石家庄市委书记车俊如是说。
河北的城镇化严重滞后,尤其是城市化率只有18%,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作为河北的省会,石家庄本应是个辐射广泛、带动力强劲的中心城市,但城市人口只有200多万,要带动所辖770万郊区人口甚至是全省的经济发展,显然力不从心。
石家庄是人民解放军解放的第一个较大城市,曾是“新中国的摇篮”??华北人民政府所在地,更孕育了“党中央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的辉煌。但这座有着光荣历史的城市,直到1968年才成为河北的省会。由于成为省会时间短,又在京津两个特大城市的覆盖下,石家庄显得破旧、土气和落伍。直到进入21世纪时,全市仍没有一条高架路,没有一座像样的立交桥,违章的低矮房屋随处可见,道路狭窄,车流拥堵,大树稀缺绿地少,空气污染粉尘多。在灰蒙蒙的天空下,甚至连石家庄人都自嘲为“天下第一庄”。
“石家庄太需要改变面貌了!”这是石家庄市民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表达出的强烈期盼。
“石家庄是7000万河北人的省会,是全省的第一形象、第一窗口,必须在三年内在改变城市面貌上做出重大突破,为全省做出表率!”这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
“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把石家庄建成一个文化、生态、宜居的省会城市,建成京津冀经济圈内的第三增长极。”2008年初,石家庄市启动了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行动。他们对城市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决定到2020年将城区扩展为“一城三区三组团”的空间架构,将人口提升到500万人,建成中国现代药都、华北商埠、现代装备制造、循环化工和信息产业基地。
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手术,一场大拆大建的攻坚战
“没有大拆就没有大建,没有脱胎换骨的变化,石家庄不可能变成现代化的大都市。”
站在新的城市定位上,石家庄城市改造任务十分艰巨。市区狭小局促,建筑低矮破旧、密密麻麻,人口密度太高。城市主干道两侧,宾馆、商场门前甚少开阔地和绿地,甚至没有停车场。道路狭窄弯曲,丁字路、“断头路”比比皆是,偌大的市区没有一条快速路,高峰期行车如蜗牛爬行。基础设施落后,“城中村”住房基本没有上下水,没有暖气。
“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延伸城市主要道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市规划局局长王晓临说,“历史欠账太多!靠单纯的修修补补,小打小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正值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之时,实施这样超强力度的城市改造,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下子拆除这么多房屋,牵涉面会不会太大,会不会造成社会不稳定?资金从哪里来?一时之间,人们议论纷纷,疑虑横生。
面对议论,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化进程,不仅是拆拆建建的问题,而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保增长、扩内需、保就业、惠民生的重大举措;是聚集产业、聚集人才、聚集技术,做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提高城市品位的重大机遇!”
石家庄市委以拆除办公楼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城市拆建。40亩大的市委办公大楼,原是占用长安公园绿地建起来的。今年5月,石家庄市委决定搬迁到别处办公,还绿于民。在50天时间里,不仅拆除了3万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而且种上了绿树和草坪。“七一”前夕,在原办公楼址上已是一片浓绿了。
经过省市两级党委政府的全力推进,石家庄市2008年拆除城市危旧房屋、低层建筑、违章建筑906万平方米,今年又拆除各类建筑235万平方米,两项相加,占全市建筑面积的13%。其中仅在今年3月10日至31日,就拆除了37万平方米。
拆迁速度惊人,建设速度亦是惊人。槐安路高架桥工程、裕华路改造工程,正常时间需要一年半才能竣工,结果4个月完工;原计划18个月完工的和平路高架桥工程,8个月即告完成;5个城市广场建设、二环路拓宽改造工程、304条背街小巷改造工程也将在年内完成……
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增速都位居全省第一,其中仅城建投资完成454.6亿元,同比增长63.5%,拉动城镇投资增长29.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14%,其中“三年大变样”投资提供财政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23%。今年以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提供了13万个就业岗位,占城镇就业人员的16.9%,并带动相关行业增加了26万个就业岗位。
编辑: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