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毕业生就业难考验教、学两方
日前,来京找工作的东北林业大学2009届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小阚向记者表露了工作难找的无奈:“我之前到北京一家园林设计公司实习,实习期间每月只给500元。”小阚说。
据记者了解,今年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有近80%的学生报名研究生考试,而去年只有60%。据东北林大一位老师透露,今年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与用人单位的签约率仅有30%。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刘晓明建议学生找工作要提前准备。有关方面担心,这种现象势必会给园林专业学生带来较大压力。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记者采访了国内知名林业院校的专家。
就业难促使院校重视实践教学
“社会更倾向于有工作阅历的生源,对毕业生的综合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一定要求。”东北林大园林学院院长许大为教授说,实践技能正是高等教育所缺乏的,所以强调应用教育,与现实接轨的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事实上,一些高等院校已经开始行动。“在教学方面,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有所加强。为了避免‘纸上谈兵’做设计,学院专门划出试验用地,学生可以将图纸中的设计建成实际花园。”南京林大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肖妍玎表示,虽然每块试验地只有6平方米,但是从设计、施工到养护管理,每个环节都由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大量问卷调查,我们对课程设计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修订。”东北林大园林专业负责人岳桦教授表示,现在流行用Sketchup软件建立模型,课程中就取消了3D软件课程;景观公司更重视手绘效果图,课程中就加强了水彩和钢笔速写内容。
据了解,在东北林大《人才培养方案》中变动最大的是,增添了竞赛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项内容。“从今年开始,园林专业将根据每个学期学习内容增加竞赛环节,利用一周的时间停课做设计,老师进行辅导。”岳桦表示,停课一周是让同学们能心无旁骛地设计,竞赛的目的则是希望积极挖掘学生的设计灵感。
“学校将与企业合作,学生的实践教学将深入到设计、施工环节中。”许大为告诉记者,学生对景观元素缺乏感性认识,最好的办法是到现场去观察,用眼睛记录下植物季相变化、天际线变化,感知尺度关系,才能将图纸上的元素“立”起来。“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实践技能是学生叩开社会大门的基础。”许大为强调。
选适合自己的工作
据统计,东北林大2003级园林学院学生有240人,有近50人在北京工作。近几年,在北京工作的学生数量一直在增加,僧多粥少的局面是必然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2003级的一名学生做了一年半园林施工,现在改做销售,而且干得还不错。2005级环境艺术专业的三名同学索性自己创业。”岳桦说,这就是适应社会的一种表现,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本科生教学是素质教育,能找到一份与所学专业匹配的工作固然很好,但忽略了个体优势也是不可取的。
“我接触过两名学生,最初两人都做设计,其中一名学生设计能力差但擅长管理,于是转行做管理,几年后他发展得很好。”许大为认为,工作后两方面能力非常重要,一是专业知识,另一个是综合素质,具有何种社会能力,对哪方面更感兴趣往往代表了个人“人才含金量”。
“现在报考园林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认为园林就是在环境优美的公园里,和花花草草打交道。这些错误认识也导致部分学生入错专业,耽误宝贵时间。”肖妍玎说。
打好基础不吃亏
以前,植物设计是林业院校的优势,现在一些建筑院校也在加强植物课程教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公共选修课开设了花卉学,同济大学景观专业也设立了植物设计课程。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从现在景观公司结构上看,相关专业各显优势,环境艺术、美术专业多负责效果表现;建筑、城市规划专业负责空间设计;风景园林、园林专业负责植物景观设计,所以植物知识是重要的入职敲门砖。“这里的植物知识既包括对植物的感观认识,也包括对植物习性、观赏性的季相变化、地理区域应用特点等的掌握。”岳桦说。一些园林企业甚至将“5分钟说出150种植物名称”作为面试的唯一题目,植物知识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当初工资只有500元的学生,经过四年的锻炼有可能成为业务骨干。”岳桦说,通过与往届学生接触,我发现能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都有一些特质:他们往往不是上学时成绩最好的,却在工作中通过拜师、参观苗圃等各种方式主动学习;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低下头做基层的任何工作;对岗位不挑剔,即便前期工资较低也能保持良好心态。而缺乏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积极主动的意识,则拉大了学生间的差距。
编辑: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