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会主展馆盛装亮相

2009-09-23 17:45:51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沿京顺路去往顺义城区方向,在后沙峪镇枯柳树环岛西侧,一座红白相间的巨大建筑群赫然映入眼帘。建筑群由4座造型相同的长方形建筑构成,建筑表面,"1、2、3、4"4个阿拉伯数字耀眼而醒目。在建筑的顶端,36个巨大的伞状钢结构宛如36朵鲜花,面向天际,傲然绽放。这座刚刚竣工的建筑群就是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北京展区)的主展馆--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

  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占地面积1382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由展馆、物流中心、交易中心组成,地上6层,地下1层。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集花卉展览、物流、研发、交易于一体的专业性场所,未来,这里将汇聚全世界最顶级的花卉,成为北方乃至全国最大的花卉物流交易中心。2009年9月26日,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在这里拉开帷幕。

  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紧邻首都国际机场和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以及温榆河、潮白河两条生态走廊,基础配套设施成熟,周边有顺平路、京承高速路、六环路和在建的地铁15号线,位置优越、四通八达、风景秀美,具备了一个大型花卉展览、物流、交易中心所必需的条件。

  看到过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的人,都忍不住用美来形容它,它的美美在造型的别致-36个花伞仿照植物生长形态,美在设计理念的新颖-绿色节能实用性强,美在现代化的工艺材料-膜结构媲美水立方。

  神奇的36个钢结构花伞

  36个张开的钢结构花伞是整个花卉物流港建筑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除了美观别致的造型之外,还承担着众多的技术功能,称之为神奇一点不为过。

  造型国内罕见

  花伞的造型完全按照植物生长的形态设计,同自然界中的鲜花一样有着花茎、花冠和花蕊,不同的是,构成它的材料是钢管。整体结构全部采用曲线钢管拼装而成,巧夺天工地实现了曲线钢管的无缝对接,在设计和施工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是国内最为罕见的仿植物形态结构。

  花伞的最高点距地面39.3米,花冠面积576平方米,花茎的直径3米。花伞的主要材料--无缝钢管的表面涂上了白色的防火涂料,整体造型气势恢宏,单体却又纤细轻盈,给人印象深刻。

  由于花伞的整体架构全部采用了曲线形状的钢管,具有线条流畅、受力均匀、稳固耐久等特点,所以在设计难度和施工难度等方面都要技高一筹,甚至可以和鸟巢的钢结构设计施工一决高下。

  膜结构媲美水立方

  见过水立方的人,无不被它精美的双层淡蓝色膜结构所吸引,它的学名英文缩写叫做ETFE。在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花伞结构的顶端,同样有一层白色薄膜,它的学名英文缩写为PTFE,和水立方所采用的ETFE膜是"孪生兄弟",都有着"塑料之王"的美誉。

  与ETFE膜具有的透光性强,隔热性弱的特点相比,它的兄弟PTFE膜在透光性与隔热性的平衡上更具优势,更适用于花卉展览的要求。它的透光性为12%,遮阳系数为0.2,和普通室内悬挂白色纱帘的采光隔热效果类似,既保证了光线的充足和柔和,满足人们观赏花卉所需,不至于刺眼,又使室内温度不至于受天气影响产生较大变化,大量节约了调节温度所需的能源。

  除此之外,膜结构还承载着夜景照明的功能。在每个独立的膜结构中,都将安装8到10个不等的发光装置,夜间开启后,将营造出瑰丽迷人的灯光效果。

  集雨效果明显

  花伞除了造型美观,还具备收集雨水的功能。36个张开的花伞犹如36个巨大的"海碗",在雨天可以最大限度地收集雨水。有降雨时,雨水由花伞膜结构上安装的"虹吸"吸水装置引入固定在花伞支撑柱上的软管,最后进入蓄水池,被用做灌溉用水和冲洗厕所。据悉,依据北京市400毫米/年降水量计算,花伞结构每年可集聚雨水3.4万吨,相当于320户城市居民一年用水所需,约占物流港全年用水的14%。

  考虑到花伞在冬天可能会积雪,设计师在花伞顶部设计了电加热装置,当积雪达到一定程度时,电加热装置会自动启动,从而将花伞上所覆盖的雪融化成水,进入集水管道。

  交易中心叶子造型为"抢眼建筑"

  交易中心以巨型叶子为造型,顶部采用不规则的钢结构拼装而成,是目前国内采用弱边界张拉膜结构面积最大的建筑。整个造型钢结构重800吨,长113米,跨度80米。这些密密麻麻的钢管直径最大为0.7米,相当于半人高,最顶部离地面42米,组装工序极其复杂。

  漂亮的白色钢管拼装起来的"巨型叶子",在设计上逼真地模拟了叶子的生长肌理,与周围花伞结构的主展馆相呼应,动感十足,充分展示了花博会的主题,也正是因为这个独特造型,让它在整个场馆中成为了最抢眼的建筑。

  不用电的中央空调

  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花伞结构下部的密闭空间构成了场馆的中庭,中庭利用环保节能的建筑设计理念和高科技材料,起到了局部气候调节的作用,可使场馆内部空间保持冬暖夏凉,被称之为"不用电的中央空调",具备通风换气和调节温度两大功能。

  冬季暖意融融

  冬季升温的关键在于蓄热墙体,指的是构成中庭封闭空间的围墙,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是中庭气候调节区域的构成部分。利用高科技材料制成的墙体,可以最大限度的留住阳光照射所产生的热能。在冬季,若是白天日照充足的话,墙体所积蓄的热能可以使周围的房间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左右。按照相关规定,在冬季,利用暖气取暖的建筑,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摄氏度。

  即使白天的阳光不是很充足,在蓄热墙体的作用下,中庭周围房间的温度也可比普通建筑高出3摄氏度。据设计师介绍,按照北京地区冬季的日照情况,该设施可节约15%的采暖用能。

  花蕊采用中庭热压效应,体现绿色科技理念

  中庭夏季降温利用的是热压效应,指的是在中庭空间内,充分利用太阳光照上下温差,根据热空气上行的原理,达到空气自然循环的理想效果,充分体现绿色科技的理念。

  中庭热压效应的关键点在于花伞顶端的花蕊,即玻璃锥。白天,玻璃锥结构受太阳光直接作用,温度升高,热空气大量凝聚上升,从而带动中庭空间内的空气向顶端积聚,带走热量。与此同时,室外新鲜空气通过展馆内的通气口和打开的窗户进入展馆内部。如此反复循环,展馆内可长期保持空气新鲜,并保持使人体较为舒适的温度。

  经过计算,利用中庭的气候调节系统,如果外围建筑的换气次数足够,可在春秋两季完全利用自然通风降温,而不必启用空调系统。

  充分考虑展后利用

  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是为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而生,也是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华诞献礼而生,这意味着它将承担起不平凡的历史使命。同时,作为顺义的新地标,它将以完美的造型、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材料在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以后的时间里,继续发挥作用。

  展后利用一直是各种为大型历史事件所建造的建筑亟需破解的难题,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早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展后利用的问题,这使得它在破解这道难题时显得从容不迫。这充分显示了一座现代化新城和后奥运城市在面对城市建筑功能时的理性思考和决策。有了这种理性思考和决策,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承载了更多的城市功能。

  展馆高度可满足多种需求

  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是为第七届中国花卉物流港而建,但它所呈现的空间尺度却远远超出了这一单一功能。

  花博会期间用以展览花卉的展馆一层和二层,层高均为8米,在花博会期间可满足展览花卉所需的高度。花博会之后,这样的层高同样可以用于各种大型的商业展销。

  4个展馆可拆可合,小型展览可以非常精致,大型展览可根据主体拆分成各个单元,每个单元同样精彩。在这一点上,物流港与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有异曲同工之妙。与新国展10米以上的层高相比,这两个毗邻的展馆又可以互相补充,共同构筑顺义会展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空间划分更加合理

  与以往为大型展会所建的仓库式的展馆不同,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在设计时把传统的仓库式展馆划分成了更多独立的适宜民用的建筑群,增加的建筑的外立面,使得通风和采光大大改善。

  这种建筑形式既保证了展示花卉的功能,又充分考虑到了展后再开发利用,以至于其在展后利用时不需要任何的改动,原封不动即可进行其他的展览活动以及办公。

  而作为"不用电的中央空调"使用的中庭部分,在花博会期间可服务于花卉展览时所需的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花博会之后可服务于整个建筑的采暖通风。

  五个节约凸显绿色环保节地8公顷

  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被场馆内南北向的道路划分为两个区域,东面区域为主建筑群,西区约9万平方米的面积,铺设环保型透水砖,会时做停车及绿化用,会后则进行二次开发建设,为项目的后续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而按照传统的布局,东区为两层大型展馆,西区为商务办公区域。主展馆在设计时打破常规,采取了层高叠加的方式,将展馆和商务办公区融为一体,从而节省了大约8公顷的建设用地。

  在寸土寸金的临空经济区,8公顷土地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

  节时13个月

  仔细观察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的平面设计图纸,你会发现,整个物流港是有若干个24米乘以24米的矩形方阵组成。有了这些个矩形方阵做基础,使得物流港所需的所有材料和建筑标准都有了一个统一的规格和尺度,材料的加工时间大大缩短,建筑工艺也变得简单化起来。

  依托矩形方阵,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的建筑工艺达到了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程度。把物流港比做一台机器,这太机器由若干个规格相同的部件组成,只需批量生产后组装即可。从而大大缩短了建设时间。据设计师介绍,仅此一项,便整整缩短了13个月的建设时间。

  节材:建筑采用标准化的工厂批量生产、工地组装模式,大大节约材料,同时,结合建筑中庭的节能设计,50%建筑外墙窗户可选用普通中空玻璃,造价降低。

  节能60.8%:通过中庭气候调节系统,选用节能建筑材料,在空调排风口安装热交换装置,并大量通过自然调节,达到自然通风、自然降温、自然照明的要求,建筑耗能60.8%,远远高于国家25%的标准。

  节水3.4万吨:通过花伞结构及其他技术措施,收集三种场地内积水,包括屋面雨水、地表积水、地表一下基础附近积水,全年约可回收雨水34000吨,经处理可用于灌溉、景观用水和卫生间用水。

 

 

 

 

 

 

 

编辑:xuzj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