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园?第七届园博会展园设计方案

2009-09-25 00:47:09         来源:济南园博园官网     浏览次数:

济宁展园效果图

    济宁展园

    一、项目背景

  济宁园位于齐鲁园的最南端,北临泰安园,占地面积2000m2,属于齐鲁展园历史文化之城展区。地势西高东低,东侧滨湖,神灵秀美,得天独厚。

  二、设计理念

  济宁园的设计遵从中国传统园林布局形式,强调“天、地、人”和谐的思想,尊重自然景物的独特个性和灵气,建筑小品服从景区主题,协调景园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结合济宁地区独特的山川灵气和地方优秀文脉加以创新,从自然空间中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园林艺术空间,以孔子“杏坛讲学”为主题,多层面地表现济宁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和独特的运河文化,进而创造一个气氛浓郁,庭院深深的历史文化胜境,形成一个淡雅朴素,与外部大自然和谐一致的文化景园。

  三、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加强视觉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以道路为主线,形成明显的景观序列,贯穿整个景园。使每个景点相互呼应、相互衬托,同时又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崇尚自然的原则:济宁园景观设计遵循自然经济原则,以原有地形轮廓为骨架,以现有植被为基础,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形成现有景观的自然延伸。

  3、突出人文内涵的原则:结合济宁特色地域文化,吸收传统艺术的特点,进行提炼,力求达到艺术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

  四、设计布局

  总体布局以中轴对称与环线布置相结合,以传统的围合式院落作为园区特色,使自然环境园林化、建筑化。主景建在自东向西逐渐升高的“山坡”上,形成以“杏坛”为制高点的中轴线格局,层层布置,结合环路形成大小有别、高低有序,或封闭、或通透,或幽曲、或空旷的各具特色的视觉空间,使人沿轴线游览时,感受到极为丰富的景观空间和心理氛围。各视觉空间既相对独立,又与周围景观相互渗透。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构图手法,周围点缀以水、石、桥、植物等,厚重而又不失轻盈。这些视觉中心和附属景观连在一起,编织成济宁园鲜明优美、层叠错落的轮廓线。

  东入口处以水这一神灵的元素表现济宁地区的人杰地灵:大运河是流动了千年的水文化,智者乐水,孔子与水更有着不解之缘,至今仍流传着“在川观水”、“步游洙泗”、“四子侍坐”等千古佳话。随路西行,印有济宁地图的玻璃地景浮于水面,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流光溢彩,充满动感和神秘色彩。其间有顺势而建、拾级而上的跌水景观,动静结合,相互辉映。沿中轴线前行,顿时豁然开朗,在两行杏树的衬托下,带有儒家文化神圣气氛的主体建筑“杏坛”肃穆庄重,与西面的文化墙相映成辉,形成气势雄伟、颇具规模的中心建筑空间组合。

    公元2500多年前,思想的巨人孔子诞生了,他真正把中国的文明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被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奉为正统,而孔子更以他独特的讲学论道著称。因此,将杏坛提升,突出孔子讲学的主题雕塑,而方正、豁达的广场设计则象征着孔子所坚持的大“仁”、大“爱”、崇德尚义、刚正不阿的精神,以及思路广博、因材施教的育人风格,体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感受。后方文化墙以青石为材料,前面为刻有论语经典语句的竹简,采用这种原始、自然、淳朴的方式进一步点明: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的“有教无类”改变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传统,不仅创造了全新的教育形式,还实现了高雅文化从官府向民间的转移,即儒家文化以人为本的宗旨。景墙前是清新宁静的水池,汀步的存在满足了人们的亲水性,而涌泉则给静谧的空间带来了无限生机……沿环线北行则“曲径通幽”,“山林”葱郁,绿树掩映,构成了围合、半围合的空间,给人超脱、逸世之感,怡然自得,修心养性。南侧潺潺流水自西侧缓缓流过,随形而弯,依势而流,既是水乡古韵的真实写照,又是各种文化在此相互交融的象征,从此亘古长河使济宁文化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大运河将儒家文化向南北传播,也让礼仪之邦敞开了胸襟。各支流的源头或为睡莲池,或为涌泉,或置身于广场,或藏匿于绿地,应用这种虚与实、高与低对立统一的设计手法,形成景观的立体效果,将古典与现代融合的不着边际,清纱薄雾,犹如人间仙境。最终河流在玻璃地景处汇聚成湖,是终点也是起点,是传承又是发展,更是生生不息!

  五、种植设计

  济宁园的植物以自然式种植为主,通过对乔、灌、花与景石的合理搭配,重在体现景观园自然、清新、古朴、宁静的风格,以一个“幽”字体现儒家文化的含蓄内敛和谦和恭让,表达出对儒家修身养性洁为君子的推崇,提升历史文化主题。全园背景以乔木为主,以济宁特色树种为基调,主要的植物有雪松、油松、水杉、黄连木、国槐、合欢、金银木、刚竹、圣诞果等。

编辑:zhaohu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