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古台寺遗址综合整治与规划
古台寺遗址综合整治与规划
一、地理位置
古台寺遗址位于桐柏县城东14公里的唐城村北100米,沿月河西岸二级台地上,北距312国道,1000米,南距淮河主流1150米,1981年桐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历史沿革与保护现状
该遗址总面积12350平方米,70年代前古台寺遗址保存基本好,1987年唐城村为集资办学,在遗址的北部建起教学楼一座,破坏近400平方米。现存面积11550平方米。该遗址属60年代文物普查时发现。
古台寺遗址现存部分保护较好,从南向北逐渐隆起,形成约5米多的台地状。南陪呈斜坡状,东西宽95米,南北长130米,近椭圆形。
三、文物内容
在古台寺遗址被破坏的地槽上可以看出层层叠压堆积的文化层,文化层约1---5米厚,土质呈灰白色或青灰色,地面散存大量的红烧土块和鼎足,柱础、钵沿、大口尊沿、锥状鬲足,乳状鬲足、盆口沿等遗物。
(一)遗物
陶器
陶器有泥质、夹砂、夹蚌三种。泥质灰陶占较大比重,夹蚌陶最少。夹砂褐陶、夹砂、灰陶也只有一定比列。纹饰有附加堆纹、弦纹、细绳纹、刻划纹等。纹体多饰于器物腹部及口沿。器形有钵、盆、罐、缸、鼎、鬲等。
大口尊,标本IV式
I式:敝口,尖圆唇,唇外贴边。泥质灰陶。口径30,残高5.2厘米。
式:敝口,短颈,折肩,泥质灰陶。沿部向外翻卷,唇12颈32残高5厘米。
II、式:方唇,口径31,残高5厘米。
IV:式:圆圈底,略内收,腹下部和底部饰中绳纹。底径8,残高4厘米。
V:敝口,折沿、方唇,短颈。颈部饰凸弦纹一周。泥质灰陶,口径50,残高8.5厘米。
VI:卷沿,短颈,敞外翻,尖圆唇,贴边,束颈,折肩、口肩直径相当。颈部饰凸弦一周,肩及肩下饰附加堆纹和中绳纹。泥质灰陶。口径32,残高13厘米。
盆IV式
I式刻槽盆,直口,贴边,圆唇。饰中绳纹,内壁有坚向划痕,泥质灰陶。口径30,残高7厘米。
II式:敝口,卷沿微折,沿面略呈弧形,尖圆唇微下翻,腹壁直下斜。泥质深、灰陶。口径47.2,残高4厘米。
III式:敛口,卷沿,圆唇,束颈,圆鼓腹。腹上部饰凸弦纹一周,腹部饰中绳纹,泥质灰陶。口径32。6,残高5.4厘米。
IV式:敛口,折沿,沿面略上斜,圆唇,弧腹。腹上部饰凸弦纹一周,下部饰中绳纹。泥质灰陶。口径31.8,残高8厘米。
鬲 均仅存足跟部,为圆锥状实心足,残高6厘米、5.6厘米、6厘米。
(二)馆藏文物
陶豆:敞口,平圆唇,盘大且浅,高圈足,足壁较斜直,光面,口径13.5,高11.6厘米。
鬲分II式
I式:侈口,斜圆唇,短领,腹微鼓,矮裆,三袋足乳钉足尖,腹饰细绳纹,口径13.7,残高14.2厘米。
II式:敞口,折沿,圆唇,短领,腹稍鼓,高裆,乳状钉足,腹中下部饰细绳纹,口径15.2,高13.4厘米。
(三)遗迹
该遗址没有经过发掘和试掘,在遗址北部80年代资集办学建教学楼时,开挖地槽,断壁上可以见到层层叠压的文化层及灰坑,灰坑深达4多,出土了大量的鼎足、鬲足、器物口沿、陶片等,在遗址南部表面发现大量的红烧土块,房基柱础等。
(四)价值评估
在古台寺遗址的地面上可以看到大量的商周时期的陶片、灰坑、红烧土块房房基、柱础等遗迹。器物有盆沿、绳纹罐、豆、鼎、鬲、蚌壳、猪头骨、人铉骨等,从拣选的标本看,陶器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黑陶较少。可辨的器型:灰陶钵、盆、罐、豆、鼎、鬲、尊等。纹饰有:弦纹、绳纹、刻划纹,附加堆纹等。
古台寺遗址出土的器物属典型的商周时期征,距合约3600年。
从古台寺遗址文化内涵看,即有北方黄河流域文化特征,又有江淮流域文化因素,同时有自身的特点,反映了桐柏处于黄河中游商周时代文化与江淮流域商周时代文化的交点上,受到南北文化的双重影响和渗透。
四、相关文献
1、《桐柏县志》;
2、县政(1981)8号文件《关于公布桐柏县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五、保护范围
根据河南省文物局"关于划定在遗址、城址墓葬保护范围的意见"第二项第三条的要求,结合具体情况,为古台寺遗址划定保护范围如下:
(一)文物保护区
以现存的古台寺台地为遗址区,以遗址上小学校南教室南墙东南13米处为座标点,从座标点北扩81米,南扩61米,西扩52米,东扩53米为重点文物保护区。
(二)建设控制地带
以重点文物保护区的周边为基础四周处扩4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六、保护机构和人员
古台寺遗址由月河镇唐城行政村代管,治保主任具体负责。
编辑: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