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居署报告聚焦城市规划
21世纪,城市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很多城市的迅速崛起,同时一些城市在衰落;城市边缘在扩展;城市的角色是导致气候变化还是适应气候变化……来自于全世界的证据却表明,当前的城市规划在应对这些挑战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这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联合国人居署2009年人居报告题写的序言中的一段话。
急剧城市化考验城市规划
15日,联合国人居署在全球发布2009年人居报告,主题为“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报告认为,城市规划中的普遍失误是,没有关注城市中绝大多数居民的需求,这一失误在发展中国家正急剧发展的城市中尤为明显。报告同时确定了多个城市规划改革思路。
联合国人居署驻曼谷代表佐藤摩利子女士当天在曼谷举行新闻发布会说,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城市规划方面的立法与规划原则都已经过时,却依旧大行其道,城市规划工作中充斥迷信思想、官僚作风以及官样文章。而其中最明显的问题是,根本没有考虑正激增的贫困人口的居住和生活问题;城市规划往往还导致了社会与边缘阶层的产生。
联合国人居署的统计显示,到2007年,全世界近33亿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占全球人口49.4%。估计到205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近64亿,占全球人口69.6%。全世界每天有20万人涌入城市或城镇。与此同时,贫富分化在加剧,形形色色的临时居住点出现在城市中。如果无限制地发展,这样的城市化将导致大量充斥暴力与混乱的城市。
佐藤摩利子说,目前而言,愈是新兴小城市,面临的挑战愈大,这是因为,它们刚刚从农村形态转化为城市,既无资金,又无管理经验,亟需国家协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面向可持续发展
根据这份报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应当是经济上高产、环境安全、社会包容性强而且公正的城市。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首先,要重新认识城市规划的角色,保证更广泛的政策指引。这意味着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担当核心角色提出发展建议,保证基本需求;城市规划部门必须应对城市主要挑战,尤其是气候变化、快速城市化进程、贫困、安全等问题;城市规划及实施要立足于现实。报告强调,担当城市规划任务的不仅是官员,还应当鼓励所有相关利益群体乃至边缘群体积极参与并实质协商,要为民众参与城市规划开辟道路。
报告认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城市规划应当设计紧凑型城市,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推动可持续的交通战略,发展可再生能源,努力实现“碳中性”城市,发展小型能源和供水系统,提高城市的生物效能(利用废物满足能源和原材料需求),发展本地区绿色商机;扫除贫民窟,集中整治饮用水和卫生设施。
佐藤摩利子女士说,以往的城市规划往往不存在监控和评价环节,这也是城市规划弊端丛生的重要原因。改革城市规划,必须将监控与评价作为永久指标纳入规划系统;而所有评价都应当由广泛的利益相关人做出;常规性的监控和评价重点在于规划的实地实施、实施细节以及相邻计划。
她谈到可持续城市规划实践的问题时说,人居署在全球200多个城市开展了实验项目,认为一些亚洲城市如中国的沈阳、武汉采取了积极的作法。他们立法规范政府规划行为,开始考虑生活在城市中的利益相关人的实际需求,开展市民协商会,利用其现有资金解决现实居住问题。
佐藤女士说,城市规划必须改变,无计划混乱的城市化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要从综合性的规划向战略性的规划转变;从固定的静态的规划向弹性的创新的规划转变;从专家导向型向利益相关人导向型方向转变。
编辑: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