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走节约型园林绿化之路
缤纷雅致的花园,绿荫掩映的住宅区,色彩丰富的绿化带……
在台州这个只有15岁的年轻城市,这样优美的景观却非常多,也传递着台州人发自内心的自豪:我们走出家门就有了绿色。
台州人的自豪有数据为证??
城市中心区公园绿地已达到400米服务半径;近三年,台州市区累计种植23.2万株乔木;现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各项指标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简单的数字背后,却蕴藏着深远的意义:台州人正在走一条节约型园林绿化之路!
生态增绿:不违自然规律
与全国其他许多地方一样,早几年台州的园林绿化工作也走入一些误区,比如“洋树种”、名贵树种引进问题。这些树高价引进,由于“水土不服”,大多没活下来,少数活着的也是奄奄一息,毫无生态效益。
在反思了以往园林绿化工作种种误区后,我市园林部门开始寻找一条科学兴绿之路。2006年,我市提出了市区“315乔木进城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市区新增乔木15万株。
“实践中我们坚持五项原则,即本土化选种、按季节种树、引大苗入城、重生态保护和低成本养护,严格遵循自然规律,保证园林绿化工作的科学性。”台州市园林部门负责人陶杨华说。
本土化选种。园林部门把乡土苗木作为园林绿化的首选,重视乡土树种、花种、草种的培育和应用,大幅度提高乡土苗木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的比例。如今,在中心大道、二环南路、大环线、九峰路等众多大道上,以市树香樟、市花桂花等为代表的乡土树种得到广泛应用,尽显地方风情。
按季节种树。我市一改以往在盛夏或隆冬搞绿化的做法,园林部门把大部分绿化项目安排在每年植树节前后实施,或留待“小阳春”再种,做到适时种植。
引大苗入城。前几年兴起的大树移植风,实践证明它不仅造成原生地生态破坏,且成本高,死亡率高。为此,他们在城市绿化中多种直径6-12厘米的全冠或带枝大苗。
自2006年至今,台州市区共种植了乔木23万多株,其中色叶树种5万多种株,芳香树种3万多株;完成垂直绿化种植205处。
经济增绿:资金投入最少
少花钱,多见绿,是园林绿化的大势所趋。因此,我市高度重视城市绿化的经济成本和养护成本,积极走一条节约型园林绿化之路。
近几年来,在全方位开展绿化建设的同时,我市大力发展节约型园林绿化,以节地、节能、节财为重点,勤俭节约办绿化??
7年来,我市通过规划建绿、拆违扩绿、拆房补绿、见缝插绿、整治添绿等举措,综合利用有限的土地进行绿化。
“一个显著变化是:我市的生产绿地发展较快。目前,拥有各类苗木基地287公顷,占城区面积2.5%。”陶杨华说,我们还充分利用江、河、湖、海的自然资源,建设水体沿岸绿化,既降低了成本,又节省了土地,一举多得。
7年来,我市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的主题,积极开展节能公园、节能道路、节能建筑的评选活动,推进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建设。
7年来,园林部门一方面多种一些养护成本低的植物、节水型植物,尤其是土生土长的野生植物,自然就能生长,基本上不需人工养护,种植成本、养护成本最低;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养护新技术、新机械、新产品,以提高养护效率,实现了低成本投入与高生态效益的统一。
“与大树相比,引入乡土物种的大苗,其生态和景观效果都好,且成本相当于原来的几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市园林部门高工林益说。
科学增绿:绿为“民”享
家住下马、80岁的杨桂香老人,如今每天喜欢坐在家门口小树林里,听林中“啾啾”鸟鸣声。
在去年的城中村改造中,她家附近杂乱无章的各种搭建房被拆后,取代的是种满杜鹃、桂花、枫香树的街头绿地,老人高兴地说:“花园来到了我的家门口!”
“园林绿化首先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其次是景观的问题。所以,在园林绿化规划和实施中,必须突出绿为‘民’享。”市创园办的朱士增说。
据朱士增介绍,近年来,我 市先后开展了绿化达标和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小区创建活动,坚持多建街头绿地、小游园,多安排垂直绿化,多安排单位、庭园绿化,使城市绿化越来越贴近百姓,贴近生活。
台州日报社、市国税局、市公安局等一批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和社区等纷纷出资改建单位院内的绿化。
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一中、方远国际大酒店……百余个临街单位打开围墙透绿,使院内绿化和城市绿化融为一体,目前主干道沿街单位95%以上实施了围、拆墙透绿。
增绿为民,带来的是居住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到目前,我市已有园林式居住小区74个,占居住小区总数的69%;已涌现出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市电信公司、台州一中等322家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单位占80.7%。
编辑:songgao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