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泉:90年代末以来中国风景园林的回顾与展望
编者按: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风景园林所造成的困境引发作者对其现状进行探讨,梳理中国风景园林最近十几年来的发展轨迹,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讨论未来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
近十年来中国风景园林嬗变之背景分析
1997年夏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国务院发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
1998年7月长江流域的大洪水促使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做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的重大决策,生态问题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住房制度改革和1998年特大洪水的大背景下,20世纪末是中国风景园林重要的转折点。
近十年来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历程
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昆明举行的“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历时184天,是中国首次举办的A1级世界博览会。
2001年5月1日开放中山市岐江公园是俞孔坚博士及其土人团队在国内打造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2002年10月19日,美国景观营造学会(ASLA)授予中山岐江公园项目“荣誉设计奖”,它是中国风景园林首次获得该奖。
王绍增教授曾经这样描述当时的形势:“现代景观设计带给我们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的;创意?布局?空间?构图的设计路线,区域?边界?路线?节点的思维方式,马克笔、油画棒、cad的表现方式,金属、玻璃、拉膜等现代材料和木材、岩石、黏土、乡土植物等原始材料的大量使用,以及一些现代光、声、水、电技术的普遍侵入等等;所有这些凝结成五花八门的主义: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者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
但是,他又预:“经过打破坚冰,破除闭锁,在广泛地吸取了世界各地文化精华后,伴随者中国经济、文化长时间高速发展的罕有机遇,曾经创造过具有世界最高水平古典园林的中国人肯定能够开创出景观建设的一片新天地”。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的迷惘与思索
风景园林创作的本质是什么?风景园林有没有标准?如果有,它的标准又是什么?
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创作态度,明确风景园林创作的核心是围绕着如何满足人类户外活动的需要和塑造适合人民生活的空间环境进行的,摒弃以往过分注重设计理念、概念和主题的做法(这些只是起到引导和提升的作用,但不是设计工作的主体)。
好的风景园林创作不是通过概念和理念的包装出来的,也不是从流行理论中借来的,更不是用来向人炫耀、谋取私利的手段,而是基于设计师对实地的深入调查、对项目的全面解读实现的,更是立足于设计师的生活的体验和生活态度,以及设计师对人的关爱和对人类内心深处情感的关注、表述和升华。
(注释:本文是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古德泉教授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年会会议上的发言)
编辑:songgao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