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乡村聚落文化景观的“生态化”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10月19日,第二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论坛由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主办,论坛的主题是“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文明新村”。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教育中心黄宇作了“乡村聚落文化景观的“生态化”--试谈生态文化村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的演讲报告,以下是报告的内容。
生态文化村即是具有生态文化示范功能的乡村聚落。乡村聚落,是指在职能、地域或社会文化特征上与农业直接相关的人类聚居地。生态文化,则是指在生态学思想下形成的,基于全球尺度的、长期的、以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核心构成的文化体系,也被视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类型。生态文化示范功能,则是指这些乡村聚落在生态文化的形成、发展、建设、弘扬过程中具有先进性,足以成为其它乡村聚落乃至整个社会借鉴的模式。
从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看,文化实际上是人类与环境互动的一种状态,并且具体表现为各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样貌。在这一意义上,生态文化村应当被视为特殊的文化景观。一方面,它具有显着的乡村聚落景观特征,主要表现为乡村地域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传统聚落景观,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复杂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耕作方式更是特定地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孙艺惠等,2008);另一方面,它具有显著的生态文化景观特征,强调作为普通公民和消费者的居民,选择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杨通进,2000)。
因此,生态文化村的建设过程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乡村聚落的文化景观的营造过程,或者说是乡村聚落的"生态化"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保留了富有传统意味的地域历史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反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当代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特征。它包括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景观环境等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高度识别性和典型性的整体景观意象,从而构成较为完整的文化景观体系。
一般来说,乡村聚落的"生态化"过程可以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来考察。
物质文化是生态文化生成的基础。物质文化是乡村聚落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的、显形的物化文化,包括其中的生活设施、办公设施、各类建筑物以及乡村的整体规划、绿化、美好等。生态文化村的物质文化应当体现生态文化的要求,塑造健康、良好的环境氛围,让乡村整洁、明朗、幽静、舒适。不仅令人精神愉快、心旷神怡,而且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生态意识,形成环境习惯。
行为文化是生态文化生成的动力。生态文化村的行为文化是乡村居民在生产生活、学习活动、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是乡村历史文化传统与积淀在当下阶段的显现。生态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完善离不开一定的行为载体,主要包括乡村居民、管理服务人员、外来人员的行为。行为文化不仅仅是乡村人员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交流、交往和待人接物,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影响下的行为方式。生态文化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化村需要为社会提供行为示范模式。因此,生态文化村的行为文化应当折射出乡村聚落应承担的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也具体地体现出本村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观。
制度文化是生态文化生成的保障。生态文化得以持久延续并蓬勃发展,关键在于要"有法可依"。生态文化建设首先应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让乡村真正成为群众安居乐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乐园。同时,不能让规章制度和行为条例成为束缚人的绳索,而是成为扶持人、帮助人、服务人的支柱。同时,还应当把环境管理的原则纳入乡村的管理过程之中,减少乡村的环境影响,真正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
精神文化是生态文化生成的核心。精神文化是生态文化的灵魂,是生态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一种内隐文化,渗透在村内各种文化载体上,通过外化形态如民居文化、居室文化、服装文化,以及内化形态如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情感气质等体现出来。生态文化村的生态文化还需要提倡公平、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全员参与、丰富多样的文化氛围,以"地球公民"的精神来塑造人。
但是,应当指出,生态文化并非完全消解和代替乡村聚落独特的文化景观。乡村聚落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展现着一种特殊的人文自然景观和生活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可替代的。生态文化在乡村文化中的倡行并不是要求用一种文化去推翻另一种文化,而是力求在乡村文化中纳入生态文化的维度,把生态文化作为乡村文化不可缺少的有机内容,从而使乡村能够承担起在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新方面的责任。
可见,乡村聚落文化景观的"生态化"需要乡村文化全方位的改变,而不仅仅是种花种草,铺路修桥,美化绿化这么简单。在诸多的变化之中,有两个方面是乡村文化景观"生态化"的突破口,应当着力建设。
可持续消费
乡村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乡村建设生态文化,不得不考虑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尽管乡村聚落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但在消费文化方面,主要受到社会主流消费方式的控制。目前来看,人们没有或很少意识到这种控制,或者认为这种控制无关紧要,因而并没有去着力构建一种独特的消费文化。
然而,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向新的生活方式过渡。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被称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或者形象化地称作"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方式"。莱斯特?布朗曾经指出,"自愿的简化生活,或许比其它任何伦理更能协调个人、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各种需求。它是对唯物质主义空虚性的一种反应。它能解答资源稀缺、生态危机和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压力所提出的问题。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实行了自愿的简化生活,可以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疏远现象,并可缓和由于争夺稀少资源而产生的国际冲突。"
在乡村里建设可持续发展文化,不可或缺地要求人们以可持续消费方式来要求自己,在社会中率先超越工业文明中物质消费主义的价值观,走出享乐主义和奢侈浪费主义的怪圈,通过道德修养、艺术审美等人文追求,使人的存在、人的发展保持主体性,心灵世界更广袤、更深沉、更美丽。作为生态文化村的一员,应当比其它人更有条件、更有理由、更愿意去实践生态文化,在生活中践行可持续消费,为可持续发展文化鼓与呼。
可持续消费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可持续发展而言,消费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性都是同等重要的议题。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和消费模式的扭曲型,两者都是社会发展素质不高的体现:一个表现在经济上,一个表现在社会上。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造成全球资源环境继续恶化的根本原因。消费者代表着经济的需求端,是经济和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最终主导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可持续发展最终依赖于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因此,在大学校园里建设可持续发展文化,不可或缺地要求大学人以可持续消费方式来要求自己,在社会中率先超越工业文明中物质消费主义的价值观,走出享乐主义和奢侈浪费主义的怪圈,通过道德修养、艺术审美等人文追求,使人的存在、人的发展保持主体性,心灵世界更广袤、更深沉、更美丽。正如米都斯等人在《超越极限》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在一个渴望消费,提倡消费,而且肯定消费的价值并对消费进行奖励的社会系统中,一个只提倡适度物质需求的人是很难生活下去的。但是人们可以朝适度消费的目标做长期努力。"这种长期努力,需要大学人的参与。大学人比大学以外的其它人更有条件、更有理由、更愿意去实践生态文化,在大学的校园生活中践行可持续消费,为可持续发展文化鼓与呼。
可持续消费首先要把消费取向从崇尚物质转向崇尚精神。放慢追求金钱和财富的脚步,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审美、思考、休闲、娱乐,来追求完善和健康,激发思想、意志和感情,启迪智慧、潜能和精神,融洽家庭、人际和种种社会关系。不再推崇物质财富和过度的物质享受,而把拥有智慧认为是一种幸福。
其次,可持续消费要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过度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害,特别是在工业化国家和工业化初期的东方国家尤为严重。过度消费消耗资源较多,却无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使消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降低。例如,近20年来,中国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长期受压抑的物质欲望被极大释放,人们在各个方面比排场,摆阔气,造成极大浪费。从生态足迹的分析中可知,这种过度消费剥削了其它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是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直接根源。同过度消费比较,适度消费以"足够则可,不必最大、最多、最好"为原则,并不反对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只是反对挥霍和浪费。
再次,可持续消费要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生活质量既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又反映社会和心理特征,涵盖居民生活需要的各个方面,如衣、食、住、卫生与健康、就业、社会秩序与安全、公平、自由、满意感等。按照美国学者加尔布雷斯的定义,生活质量更强调"人的生活舒适、便利的程度和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和乐趣。"因此,提高生活质量,意味着强调生活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人们不仅要生存,而且要生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全面。
第四,可持续消费应当尽可能选择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指那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害,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业产品。例如,绿色食品包括以下一些标准:产品的原料产地具有良好的未受污染的生态环境,食品原料作物的生产过程,以及水、肥、土等条件符合无公害(无污染)的标准,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运过程符合食品卫生法规,等等。绿色消费提倡尽量选择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把购买绿色产品视为一种时尚,视为对生产质量更高层次的追求。在购买产品时,不仅考虑使用价值,还要把个人消费和身心健康、居室环境质量、区域生态环境和全球环境问题联系起来考虑。
有文化的建筑
物质文化是生态文化生成的基础,其中尤以乡村建筑景观为核心。建筑景观,实际上凝结了文化的精髓,以一种"不太为人注意的固有的'范型'和'价值'"支配着、影响着人们,潜在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动。郑翔(2008)指出,人们在建筑景观中感受到的绝不应仅仅是视觉上美的享受,其中蕴含的深厚的精神更是人们所渴求的。因此,生态文化村的建筑景观不仅需要"好看","好用",还需要有"文化"。
事实上,目前乡村里的建筑物和人造景观很少表现出其作为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的文化载体所应当具有的思想、想象力、归属感、生态意识,"以及与任何更广泛的生命意义的联系"。奥尔(1994)在评价大学建筑时曾尖刻地说道,"大学的典型建筑看起来和商场、饭店和殡仪馆有着同样的外表,执行同样的标准。"当下的乡村建筑(尤其是新的乡村建筑)何尝不是如此。这样的建筑,如何能够帮助乡村成为"支持健康的人文发展且能持续发展到未知的未来"的聚落呢?
人们对环境的体验总要受到他们所在环境的影响。建筑的特性对于培养人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建筑本身就内含着"看不见的课程(hiddencurriculum)",这种课程和任何在其中教授的课程一样有效(Orr,1994)。如果要在任何地方建立一种生态文化,那么那里就必须具有鼓励这种文化生成的建筑。建筑景观是文化的载体,实际上也是一种教育。生态文化村的建筑景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得以栖身的场所。它应当激发精神、刺激想象、充实智慧,告诉其中的每一个人,自己就是地球生态社区的一员!
仔细考察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运行,可以发现,建筑可能负载着许多与可持续发展文化相左的观念,它(们)并不是"价值中立"的!有多少建筑物在设计、建造和运行的过程中征询过在其中使用这所建筑物的那些人的意见?在多大程度上,建筑物反映了乡村居民的需要呢?进一步的,作为生态文化倡导者,是否仍然遵循不可持续的文化标准,以巨大、壮丽、奢华为成功标志,而不是考虑建筑物的实用性和"适度消费"呢?
因此,应当让建筑的使用者和周围社区的人们参与设计和建造的过程。建筑物需要表达什么样的观念和理想?具有什么样的生态暗示?其中反映了什么样的权力关系?这些讨论并不仅仅是技术细节。通过这种方式,建筑的过程成为了培养公民民主参与的过程,这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建筑物还可以把本地和外地、生态和经济联系起来。一座建筑物从建成到拆毁需要多少能源?它的维护需要什么样的材料?这些材料从哪里来?在开采、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对环境施加了什么影响?是否产生或抛弃了有毒物品?谁来承担处理这些废物的成本?等等。这些都是养成环境伦理学的好教材。同时,好的建筑物也应当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知识,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环境。可以通过微生物系统循环利用有机垃圾,充分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风,与周围的植物融为一体,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等等。好的建筑物应当是多功能的、丰富的、能够扩展想象力的地方。奥尔(1994)指出,好的建筑物应当是让人感到舒服的场所:是人文化的、有趣的、结合自然的,能够与人生命深处的内在产生共鸣的地方。
从历史上看,乡村文化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在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向生态文化转变的过程中,乡村的"生态化"是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生态文化是新时代的新文化,需要更多的参与者来创造、倡导、引领。生态文化村,无疑是这一过程中强有力的文化驱动者。
可见,在人类面临可持续发展危机的时代,在社会需要建立新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时代,正是应当树立典范,"引领大众超越物质层面的需要在精神上不断完善自己"的时候。中国的新农村不应该封闭,不应当保守,更不应当退缩,而应该积极参与到推动和建设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洪流中去,"担负起推动历史进步、促进社会文明的作用,它应该象一盏明灯,真正成为精神文化的中心,作为精神文化领域里一股持久的否定力量,引领大众在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媚俗、进步与倒退之间作出正确的抉择。"(余凯,2003)。
参考文献:
1.孙艺惠,陈田,王云才.(2008).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7(6).
2.杨通进.(2000).环境伦理与绿色文明.生态经济.(1).
3.郑翔.(2008).大学文化性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武夷学院学报.Vol.27(5).pp.88-90.
4.Orr,DW.(1994).Earthinmind,IslandPress.
5.余凯.(1999).大学普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一个哲学的视角.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出版).
编辑:songgao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