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第三届国际湿地论坛开幕

2009-11-03 17:27:29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为期两天的中国杭州西溪第三届国际湿地论坛于2日下午正式登场。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文华的主持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分别作了题为“坚持五位一体、做好五篇文章,打造世界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典范”、“生态文明与湿地保护”的精彩主旨演讲。

  今天,《湿地公约》秘书处、湿地国际、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水禽和湿地基金会、澳大利亚鸟类联盟、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中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马来西亚Aonyx咨询公司、香港生态系统资讯公司的专家学者们还将围绕“湿地与文化”主题作专题发言,从湿地的功能与管理、湿地的气候变化、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湿地与人类等主题,多方面、多角度对湿地发展、湿地文化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王国平在主旨演讲中畅谈了杭州对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认识、实践和目标,向与会人员宣告了杭州要把西溪湿地打造成世界湿地保护与利用典范、让西溪湿地再活一个1600年的雄心壮志。王国平说,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保护利用价值,素有“地球之肾”、“生命摇篮”、“文明的发源地”、“物种的基因库”之美誉。依据人为干预的程度,湿地可分为原生态湿地、次生湿地两类。相应的湿地保护与利用模式也可分为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公园两种。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与公园的有机结合体,既有湿地的属性,又有公园的性质,与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一般的城市公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湿地公园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强调湿地保护的同时,突出了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以及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湿地公园应当具备以湿地生态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内涵、以综合利用为手段3个基本特征。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西部,现存面积近11平方公里。如今的西溪湿地,已不是生态保护区意义上的原生态湿地,它有着较为明显的人工湿地的生态学特征,是在江南传统农业生产环境中、在人类活动与湿地生态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一块不可多得的农耕型、河沼型城市次生湿地,湿地生态良好、自然景观独特、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建设湿地公园的良好条件。正因如此,杭州在2003年启动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坚持积极保护方针,把西溪湿地打造成以湿地生态为基础,以人文生态为精髓,以休闲旅游为载体,以科普研究为亮点,集科普研究、休闲观光、湿地生态、人文生态保护与展示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随后,王国平回顾了杭州保护与利用西溪湿地的实践。王国平说,7年来,杭州严格遵循湿地保护国际公约,牢固确立“积极保护”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六大原则,先后实施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二、三期工程,连续四次推出“新西溪”,建成开放了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形成了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西溪模式”,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

  杭州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淡妆建筑、浓抹生态”,把恢复西溪历史上最佳的湿地生态,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作为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第一要务”,通过修复湿地植被、保护动物多样性、改善西溪水环境、削减人类活动强度,西溪湿地的自然生态得到修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坚持保护为了人民、保护依靠人民、保护成果让人民共享,保护成效让人民检验,积极探索建立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落实“四问四权”,让群众知情、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通过改善人民生活、实行免费游园、发挥多种功能、修复人文生态,凸显了西溪湿地的社会价值;在坚持保护第一、最小干预的前提下,建设了一批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了西溪旅游服务中心??“西溪天堂”,同时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切实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积极吸引杭州市民和中外游客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休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西溪模式”,受到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赞誉。2005年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西溪湿地公园为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此后,湿地博物馆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湿地博物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环保总部和中国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团中央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被求是《小康》杂志评为中国十大文化休闲基地。今年7月,经湿地公约秘书处批准,西溪湿地正式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在谈到西溪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目标时,王国平指出,把西溪湿地打造成世界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典范,是杭州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以西溪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为契机,进一步做好保护、建设、管理、经营、研究5篇文章。做好保护文章,就是要继续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进一步保护好西溪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好西溪的一堤一水、一草一木,让西溪湿地得以永续利用,让西溪湿地再活一个1600年。做好建设文章,就是要继续坚持“四高”方针,抓好西溪湿地综合工程扫尾项目和“西溪天堂”国际旅游综合体建设,确保明年全面完成五大酒店以及相关商业服务设施和停车集散设施建设,把“西溪天堂”真正打造成国际旅游综合体,成为“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世纪精品、传世之作”。做好管理文章,就是要继续坚持“人本、依法、精细、从严”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湿地公约》、《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要求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精神,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制定出台《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努力做到“有章”、“有人”、“有钱”管理,确保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达到5A级景区管理水平。做好经营文章,就是要按照“一个品牌、一座公园、一个口号、一张门票、一个标准、一本手册”的思路,创新营销策略,统一开发经营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大营销力度,努力实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日接待游客6000人次、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目标,实现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做好研究文章,就是要积极探索以博物馆为基础、以研究院为实体、以研究会为力量、以丛书编纂为任务、以培养人才为要求的“五位一体”西溪研究模式,加快建设并充分发挥“一馆二中心三区四园五站六基地”的湿地科普、研究、展示作用,借用“外脑”,争取外援,为保护与利用西溪湿地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尹伟伦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深刻阐述了湿地生态保护的重大意义和他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战略思考,并对杭州在湿地保护与利用上作出的积极探索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湿地保护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湿地保护本身就是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之一,也符合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政府都高度关注湿地保护课题并积极做好湿地保护工作。杭州市委、市政府通过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有效地保护了面积达11平方公里的西溪湿地,湿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他认为,杭州文化的根基在于西湖文化,西湖文化的实质是湿地文化。只有对湿地文化的深刻挖掘,才能有“阴晴雨雪皆情韵”的西湖美景内涵和胸怀,这是历代文人墨客永不休止的话题。自古以来杭州历代政府(包括王朝)的政绩皆展现于西湖湿地的保护、建设和利用中。杭州湿地已经做到国际上来了,它必然持续带动杭州及周边地区的一、二、三产业发展,也会带动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Aggi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