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仕达:学习陈植老先生之造园思想

2009-11-18 18:44:37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20091114日,陈植造园思想研讨会暨江苏省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博士生论坛在南京林业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传承?交融"。江苏省建设厅、教育厅领导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风景园林院校师生共计500余位参加了此次会议。以下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环境学院高级讲师冯仕达副教授的发言。

 

 

 


 

我认识陈植老先生是在1985年夏天,那年我拿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硕士博士奖学金,为了展开原有的研究,我来到南京向陈植先生学习,在南京停留了5个礼拜。后来去了同济大学,在陈从周老师门下学习了5个礼拜。我对南京的记忆不多,我记得陈老先生是早上写作的,那时候他手有点抖,字是不好认了,每天早上写字。我刚到南京的时候,因为没安排好住宿,一开始是住在陈家的,我可以告诉大家,陈家有老鼠,可陈先生处之泰然。陈先生对我的指导有三方面: 

 

第一,造园学是一个格致学科,是不务虚,是不容许由个人意愿随意修改的。我们追求的是中国的发展和格致的同步,陈先生在这一方面是没有门户之见的。那一年,我初到南京,没有介绍信,于是贸然地写信给他,说我是研究园冶的,他就回信说愿意接待。在南京7天,他亲自雇车带我去拜访刘叙杰先生,不料刘先生出差去安徽了,后来一直也无缘得见。

 

第二,陈先生认为造园的学科是有他自身的体系和具体的古文献,是我们必须学习的。所以,一方面他认为国际化是必然的,但同时他不放弃我们对古文献的研究。

 

第三,他学习是很思维的,观察入微,很细节,对他而言,这些是很重要的,不能笼统。

 

    在这几方面,后来在九十年代,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千方的发展,在陈先生国际化的理想指导下,我们发展了多元化文化的比较,这就是说外国的东西是不能乱套在中国的造园上面的。陈先生对古文献的研究,告诉我们应该对事物进行具体的分析。

 

今天我很荣幸二十几年后和几位外国专家相约一同参加这个会议,表示我们对陈老的敬重。外国专家对陈老先生表示敬重不是第一次,早在10年前的英国一份学刊出版了一个特辑,是国专家纪念陈先生的。

 

最后有几个问题,是关于造园学科的,我觉得前辈们建立的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框架,集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这不是说大而全就好了,而是我们要深刻地理解在:我们在造园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如大环境的状况,植物的发展,等等,都不是一两年,几十年,上百年的事情,所以我们这个学科要认真地看到最广最广的时间框架。同样,我们经常发展一些跨学科的研究,也不是说越多的学科就越好了,而是立足水利、文化、树木、花草,这些关注的研究对象需要相应的学科确实很多,这是个复杂的现象,所以跨学科的工作是个很自然。也就是说,我们前辈们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视野,我们在国外没有这样的视野。

 

另外,我建议大家在引进国外的东西的同时,要关注前辈们建立的框架,不要用国外的时髦的东西减弱了前辈们以前做过的东西。谢谢大家。

编辑:just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