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为力:中国当代中国景观形式的审美思考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在11月14日??15日召开的南京林业大学"陈植造园思想研讨会暨江苏省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博士生论坛"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刘为力博士作了《中国当代中国景观形式的审美思考》的学术报告。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刘为力博士
她分析了大众对景观形式的潜在的审美需求,提出唯有景观内容的拓展与形式的变化,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下为内容精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环境意识的提高,我国景观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越来越受到国际园林界的尊重和推崇。西方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渐至涌入也为我国景观设计开拓了新思维,但同时,受西方现代生活观、审美价值观的影响,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也表现得有些盲目和力不从心。
1. 问题:景观设计商业化趋势
装饰化、形式化;设计急功近利,作品大同小异;
追求诉诸消费者感官刺激的娱乐效果。
在当今消费时代,尽管景观的商业化打破了原有文化空间的雅和俗的界限,贴近世俗生活和大众化的情趣,但这种景观缺乏持久性。
2. 大众欣赏景观的形式
a. 我们总是看到我们想要看到的东西
b. 人们尤喜欢那环境中 “表现他们切身体验的生活范围以内的事物, 或是他生活所迫切感到的缺陷与希求追想的幻境。”
但是,人们的审美心理也是矛盾的。他们要求现实,同时也要求“奇迹”,憧憬于“幻景”。他们不仅要求风景如画的生活环境,更幻想着“诡奇的神话的境界”。
3、内容的拓展
a. 景观的内容应该表现人们的生活,通过“有意味的形式”体现出来。
b. 当今生态环境质量的日益下降,正冲击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上海梦清园和成都活水公园,都是将城市中的生态净水流程和公园内的活水景观构建成一个系统,使人们在参与富有魅力的动水景观的同时又能了解到自然环境中的污水是如何由浊变清的全过程。
4、形式的变化
a. 和缓式的变化 ??感知颇易适应。心理学中有所谓“差异原理”,“不是太熟悉又不是太不熟悉的变异,能唤起知觉的新鲜刺激而感到愉快。”
在景观改造中,尊重原有环境,因地制宜,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增加有利条件以完善场地的不利条件。内容增加了,形式改变了,但是是在不改变原有场地特征的基础上的重设。
b. 突变式或急剧式 ??急剧式的转换实际上是有其深刻的理性原因在里面。
如毕加索的绘画中的折线一样,猛地一看,觉得很别扭,感到不舒服,但慢慢的又觉得有点什么意思再里头,从而感兴趣。埃菲尔铁塔建成时被看作“极丑”,现在却成了巴黎的象征。
结论
a.专家、设计者+当地居民
b.景观实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关注“社会氛围”
参考资料:《陈植造园思想研讨会暨江苏省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博士生论坛论文集》
编辑: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