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阳:城市带状绿地研究综述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朱春阳博士在11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陈植造园思想研讨会暨江苏省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博士生论坛"上介绍了带状绿地的概念,带状绿地在国内外研究的进展以及带状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的作用。
图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博士朱春阳
以下为内容提要。
带状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城市的物流、能流、信息流等更为流畅,也将城市各组团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使之形成网络,创建生态廊道,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的迁移路线,从而保护了城市中生物的多样性,为城市自然资源提供更好的保护,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另外,带状绿地对于引进外界新鲜空气、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以及提升整个城市的景观效果也有重要的作用。
1 概念
带状绿地是指城市绿地系统中呈现带状一类的绿地,它是英语“The Green Circle”的译语,最早出现于1890年伦敦郡(London County)的环状绿带(The Green Circle Round London)设置构想。自此之后开始在伦敦等欧美国家的城市实施[1~3],并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开始建设。北京绿地系统(2004年) “二轴、三环、十楔、多点”中的“三环”就是带状绿地的典型实例。
2 城市带状绿地发展与研究进展
2.1 带状绿地的发展
绿带(带状绿地)模式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际,为控制城市失控增长、城区向郊区迅速蔓延。保留绿带不仅能保护城市周边的农田和自然地带不受侵蚀,还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绿带的概念发展和运用最多是在英国,其他欧洲、美国和亚洲的国家也有采用。我国的广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都已建设或正在城市郊区建设风景林带,形成城市的生态保护圈。
(1)第1阶段
早在1880年,美国规划师奥姆斯特德等人规划的波士顿公园体系,以河流等因子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200~1500英尺宽的绿地,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景观优美的公园体系。波士顿公园体系的成功,对城市带状绿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19世纪末,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建设模式,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在城市外围设置连续完整的绿带,将城市与自然环境有机联系起来,以降低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影响。“田园城市”的直径不超过2km,人们可以步行到达外围绿化带和农田。城市中心是由公共建筑环抱的中央花园,外围是宽阔的林荫大道(内设学校、教堂等),加上放射状的林间小径,整个城市形成一种城市与乡村田园相融的健康环境。
设想,规划用宽阔的农田地带环抱城市,每个城市人口限制在3.2万。城乡结合首先是城市本身为农业用地包围,农田面积应比城市大5倍,城市直径不超过2km,这样,外围绿地可步行通达。
在霍华德的倡导下,1904年离伦敦35英里的莱齐华斯建设了第一个田园城市(1514公顷);1919年,建了第二个田园城市??韦林。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与实践,给20世纪全球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写下了影响深远的崭新一页。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早期绿道规划呈现围绕着沿河流、道路等线状分布的特征,功能上体现了其连通性与审美游憩价值,在生态价值方面为向人们提供接近自然的风景。
(2)第2阶段~第3阶段
1890年伦敦郡对环状绿带的设置产生了构想。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建设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疏散人口与工业、限制城区的扩展、促进市中心的重建,将伦敦与周边地区连接起来、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以后欧洲许多大城市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历史文化特点规划与发展了各种类型的城市隔离地区。
莫斯科环城绿带为楔型环城绿带, 绿地系统规划较全面地吸取了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1935年,市政建设总体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了10km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l0~15km宽,北部最宽处达28km,拥有郊野森林公园近30个,以“绿楔”形式伸向城区,与市区的公园、花园和林荫道等连接。
日本东京的绿色控制带规划:双环绿带,主要由农田和小树林组成;
“控制” 限制城市无序蔓延,保护耕地和乡村。
“连接” 让城市和乡村相互联系.
巴黎的环城绿带是由几个彼此隔离的大面积绿地构成。在两条城市带之间建立和保留大量绿地,以提供休憩的场所和维持生态平衡。从1976年开始,在距市中心10~30km内实施环城绿带规划,保护农田,涉及面积1187km2,形成凡尔赛森林、枫丹白露森林等胜地,并以林荫道将绿地联系起来,形成有机整体。
卢布尔雅那[8]环城绿道位于城市边缘带,总长度33km,于1957年至1985年建成。绿道沿途穿越城市建成区及城市周边的牧场和森林,将城市边缘带的林地、农田等绿色区域串连起来,组成了环绕城市的绿化隔离带,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完整地环绕城市建成区的绿道。该环城绿道是一个具有环状独立自然景观特征的大尺度的城市公园,它具有很高的休闲、历史纪念、美学、生态等诸多价值。
带状绿地的发展初步形成体系,与城市规划学科的联系更为紧密,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
(3)第4阶段
1980年代,此时在美国有着上千项绿道的规划和实践项目。绿道作为一种线性自然开放空间,更能协调自然要素,为城市里自然资源提供更好的保护,它比其他形态相关模式更有弹性,因它不受城市总体形状的影响,更能适应各种类型的城市建成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合肥市建造了总面积173. 6 km2 、长8. 7 km的环城公园和花园街,做到了“溶解公园”, 该绿带调和了建筑环境,让人民生活在公园似的环境里,掀开了城市带状绿地的新篇章。
济南的环城公园突出了泉水的优势和特点,包括总面积为4.7 km2、总长为6.7 km的滨河公园。
西安环城公园规模较大,保护了古城墙,体现了古氛旧制特色,别有一番情趣,绿地景观宽达200~300m。
南京都市圈绿色空间规划,规划了3条绿道包括沿城墙环形绿道、林荫道绿道、内秦淮河绿道。使这些绿道交叉成网络,并通过多种手段延伸至社区尺度。
北京城市建设中, 城区的扩展方式是沿环路向外扩展,是典型的摊大饼城市。绿带的规划与建设,不仅对控制城市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还对改善北京城区生态环境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阶段带状绿地的发展在休憩、娱乐、控制城市格局等功能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其生态功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效益方面开展了更为深入地研究。
2.2 带状绿地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城市中绿色廊道(带状绿地)首要功能是它的生态功能,它形成了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在研究廊道的规划设计原则时,以能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提高环境质量的要求为主要参考标准。但相关定量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和意义上,在改善环境生态效益方面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
(1)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
廊道的宽度效应是不一致的,即达到一定的宽度阙值以后,宽度效应才会明显的表现出来[3],才能保证其功能的发挥。这个阙值居一些研究确定为7~12m[9]。
Budd在研究湿地变迁时发现,河岸植被的最小宽度为27.4m才能满足野生动物对生境的需求[10]。Harris 和Scheck 认为生态廊道越宽越好,廊道必须与种源栖息地相连接,因此必须有足够的宽度[11]。Juan 等人研究树篱廊道和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当宽度大于12m时,植物多样性平均为狭窄树篱的两倍以上[12]。
Forman和Godron[9]认为廊道的宽度对廊道的功能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对于草本植物和鸟类来说,12m宽是区别线状和带状廊道的标准,对于带状廊道而言,宽度在12m到30.5m之间时,能够包含多数的边缘种,但多样性较低,在61m至91.5m之间时具有较大的多样性和内部种。以Forman等[13]人为代表的学者强调不同等级的公路对野生动植物传播、迁移所造成的影响,探讨如何在建设新的道路设施时为野生动物迁移设计专门的通道,以及如何在已经分割的七零八落的生境之间建立联系。
(2)生态环境效益方面
对于带状绿地生态环境效益方面的研究,日本及欧美国家主要集中在河流两侧绿地。
1994年Kou Hoka研究发现35m宽的河流可以使周围温度降低1~1.5℃.而且当水体周围有绿地存在时,还可以使水体对周围区域的降温作用增强[14]。
1995年入江彰昭等研究表明当水体周围有100m宽的绿地时,可以使其周围的温度降低5~7℃;1999年人江彰昭等又研究发现100m宽以上的河川绿地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影响大约200m左右的范围,水边200m宽的绿带,可以阻隔热岛现象,使此范围内的温度降低5~7℃[15];
Adams& Dobe提出了当河流两侧有15m宽的绿地时就可以形成生态回廊,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栖息的场所[16].
Budd,W. W.等通过对绿色廊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 河流及其两侧的植被可有效地降低环境温度5~10 ℃, 植被完全被砍伐的河流, 其月平均温度升高7 ~ 8 ℃, 在无风的情况下最高时高出15.6 ℃。水温的控制需要60 %~80 %的植被覆盖[17]。
2.2.2 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带状绿地的研究多数属于国外相关概念的总结[18~24 ] ,少量的研究探讨了绿道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5~28 ] 。
宗跃光将城市景观廊道分为人工廊道和自然廊道两大类, 人工廊道以交通干线为主, 自然廊道以河流、植被带(包括人造自然景观) 为主。自然廊道的效应表现为限制城市无节制发展,有利于吸收、降低和缓解城市污染, 减少中心市区人口密度和交通流量, 使土地利用集约化、高效化[27]。
车生泉指出城市中绿色廊道首要功能是它的生态功能,它形成了城市中的自然系统,涉及到廊道的规模(宽度) 、廊道的数量、廊道的结构和设计模式等[28]。
关于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效益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等大尺度方面,对遥感影像进行信息提取和分类,建立热岛分布图和城市绿化现状图,分析城市热岛的分布和强度特征,分析热岛效应与城市下垫面绿化分量的关系等方面[29] 。
杜明义研究了城市廊道系统对城市空间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范围一般不会超过300m[30]。
采用小尺度测定法对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效益方面的定量研究主要为利用温湿度仪等进行定点、定位的观测 [31~33],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的乔灌草绿量比下,绿地中乔灌的绿量越大,对温湿度的改善作用越大,降温增湿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31];城市园林绿地可以明显发挥温湿效益的最小面积为3hm 2(绿化覆盖率80%左右),最佳面积为5hm 2 (绿化覆盖率80%左右) [32]。
编辑: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