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不中立 交通拥堵难解
要缓解交通拥堵,唯有下决心拆围墙栏杆,打通断头路,完善路网。例如,环绕正佳广场可以代替体育东由北向南转到天河路的左转弯,环绕外经贸大厦可以代替体育东由南向北转到天河路的左转弯,同理,如果将体育中心的围墙拆掉也可以取代十字路口的左转弯。
利益格局复杂致交通规划弊病
新快报:规划是一个大问题,在规划问题的背后,是否反映了我们决策体系存在着一些弊病?各位怎么看?
胡刚:是的,交通管理多头,利益格局复杂是一个重要原因,造成各类交通工具分工不明、转换不畅,地铁、公交还没形成一个完善的市内交通运输体系。
侯梅新:天河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建起来的城区,规划水平竟然比不上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汽车未普及时规划的老城区,匪夷所思。
原因很多,很主要一点是土地制度不合理。政府靠卖地获利,却很难分享建成区物业升值的收益,造成政府只顾卖地、不顾完善规划和配套的现象,往往连市政道路和绿地都交给开发商去做,造成道路之间不连通。
最坏的现象是,故意避开人口稠密的建成区,地铁五号线走黄埔大道不走中山大道就是典型。
如果将错就错,将中山大道的居民用摆渡巴士接驳到黄埔大道的地铁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市政府执意要在路面本来就不宽阔的中山大道上建BRT,意料之中地造成拥堵。
今后的城市规划要吸取教训,避免长官意志,避免政府决策被短期利益所绑架。我建议在市人大下面设一个城市规划委员会,与行政机关保持相对独立性,那样更能够保持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中立性。
李公明:讲个笑话吧,假如纳税人不必供养任何一台官员乘坐的公车,省下来的钱恐怕地铁、公共汽车都可以免费了??其实也不必免费,但是可以把公共交通体系规划得很方便、很合理、很经济。这样一来,这个城市既没有了公车,开私车的人也会因为公共交通的极为方便、快捷、经济而选择公共交通,这就出现了良性循环,交通拥堵的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但是,这种理想之所以无法实现,那是因为决策者本身的利益决定不可能;还有就是,汽车工业还是这个城市GDP的重要支柱,是政绩的所在。
编辑: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