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建设世界最大生态文化公园
婺源县委书记林显君(前右)、婺源县县长贺瑞虎(前左)陪同上饶市委书记蔡晓明(前中)在大鄣山乡调研。
抬阁
茶道表演
外国游客在茶园学采茶
婺源生态高速公路
江岭春色
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地的绿色明珠。土地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5.2万,因境内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唐开元二十八年建县,自古文风鼎盛,名人辈出,是朱熹故里、詹天佑桑梓、金庸祖籍地。自唐至清,共出名流宦仕2665人,历代文人留下著作3100多部,其中有172部入选《四库全书》。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徽剧、傩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乡野。
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2.5%,各类自然保护区193个,精品景区10多个,这里四季皆景,春赏金花、夏探幽洞、秋观红叶、冬访鸳鸯,是全国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旅游强县、全国绿色小康县。游客接待量由2000年的12万人次飙升到去年41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红绿黑白“四色”特产久负盛名。
婺源,区位凸显,交通便捷。地处我国黄金旅游圈的腹地,一小时车程内有黄山、景德镇和衢州3个机场,周边分布众多名山、名水、名镇,景婺黄(常)两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京福铁路也将途经于此,是江西对接长三角的前沿。
婺源,民风淳朴,社会和谐。自古沿袭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风气,邻里和睦相处,百姓安居乐业,民生工程惠泽千家万户,全县呈现平安和谐的社会景象。
初冬的婺源,漫山遍野的红叶层林尽染,美丽的树木与氤氲温润的河流、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相互映衬,让人着迷;远在西伯利亚的2000多对鸳鸯成双成对飞抵赋春镇鸳鸯湖自然保护区,它们或在湖中嬉水觅食,悠然自乐,或散落湖畔林中,相互偎依。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在婺源,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画卷随处可见。这是该县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带来的喜人景象。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婺源对新一轮发展进行定位:立足“一个中心、三大产业、一个大公园”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世界最大生态文化公园”的目标,全力把婺源打造成一个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发达的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化、和谐的生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美好家园。
建设一个中心
思路决定出路,方向凝聚力量。婺源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定位为:立足生态和文化优势,紧紧抓住旅游这个经济工作的中心,做大做强旅游、茶业和高新技术三大产业,努力把婺源建成“中国最美乡村、世界最大生态文化公园”。
生态保护以旅游为中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和基础,为保护好青山绿水,该县以每年损失8000万元的收入关闭了年消耗阔叶木材近10万立方米的迈尔泰木业有限公司和高耗能有污染的电石企业,并决定从今年起10年内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投资8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投资3000万元的垃圾处理场投入使用。
文化研发以旅游为中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为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客文化生活,该县成立了婺源文化研究所,加快推进国家级徽州生态文化保护婺源实验区建设。挖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让游客感受文化“大观园”的魅力,目前,该县拥有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全国民俗文化村,1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理坑等3处13个点古建荣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徽剧、傩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省率先打造了一台浓郁婺源地域特色的主题演出《婺源风情》,成为了游客来婺源旅游必看的一台文化节目。
城市建设以旅游为中心。该县将城市建设定位为打造“山水文化旅游城市”,从点面绿化、滨河绿化、环状绿化和生产防护绿化入手建设园林城市,使城市绿地率达45.3%,人均绿地面积15.5平方米。按照“最美的乡村,文化的古城”的要求,投入近亿元资金,启动了老城区改造,恢复了太子太保四柱牌坊、文公阙里牌坊、孔庙大门等一批古建。建成了文化广场、民俗风情街、徽派景观桥等一批文化旅游观光点,“一江两岸”工程还恢复了廉泉、虹井等历史遗迹,使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为了找回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该县启动了新一轮的保护开发工作,恢复古城的大庙街、灵顺庙、南门街、文公庙、朱子故里等重要历史建筑,突出古城格局的标志性景点,对历史街区进行整治,使婺源古城成为特色鲜明、古色古香、功能齐全的具有传统文化古城风貌的中心旅游区、商业区和文化休闲区。
公路建设以旅游为中心。发展乡村旅游必需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几年来,该县筹集公路建设资金8亿多元,改造路基780多公里,改善路面660公里,改善硬化景区公路32条233公里,所有县通乡镇、景区公路全部硬化。景婺黄(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九景衢铁路、京福快速客运铁路途经婺源,并将动工。婺源到达周边大中城市的4小时经济圈和县内半小时通达圈基本形成。
农业、林业、新农村建设等都以旅游为中心。农业上已开发出金山茶庄、林生茶业观光园、江湾村、汪口村4个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游客可以在园内尽情体验农耕文化;林业上按照“林相更优化、农田林网化、城镇园林化、道路林荫化、景区花园化、河岸滩涂绿洲化”的要求,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4.8万亩,每年栽种20万株以上带花果树;新农村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一批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自然景观村、人文景观村、自然人文景观村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村。
发展三大产业
旅游经济活力迸发。该县提出了经济工作以发展旅游业为中心的战略构想,先后开发出10多个精品景区,江湾、大鄣山、文公山、灵岩洞、鸳鸯湖还被评为4A级景区,形成“伟人故里古村游、山水奇观生态游、古洞古建古风游”的东西北三条精品线路,各景区处处游人如潮。尤其是每年三月,婺源10万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吸引全国100多万人前来观赏,县城宾馆、农家旅馆全部爆满。为把旅游培育成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该县整合旅游资源,成立婺源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县有6万人从事旅游产业,建有规模以上宾馆168家,农家乐近1000家。预计全年接待游客49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2亿元,综合收入16亿元,带动景区农民增收1300元。一大批文化旅游商品应运而生,目前,该县从事旅游商品加工的企业达百余家,开发出婺源傩面、木雕、砚雕等旅游商品100多种,年产值5亿多元,产品远销国内外。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第三产业快速繁荣,三产占GDP总量达到了42%。被誉为“婺源之路”的中国旅游强县发展模式正在向全国推广。
茶产业日益壮大。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办法,积极探讨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婺源绿茶股份有限公司,做大做强茶业龙头企业。继续实施每年新种或改造万亩标准化良种茶园工程,力争2012年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加强茶业品牌宣传和市场管理,推进茶业“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质量标准”工作,出台“婺源绿茶”江西省地方标准和市场整顿工作实施意见,全面整顿和规范茶叶市场。茶产业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首期投资1.6亿元的聚芳永茶业公司茶饮料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2亿元的茶叶大市场项目和投资10亿元的“华夏茶博园”项目已启动。预计到今年底,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16万亩,实现茶业系列产值7.5亿元。全县涉茶农民达到22万人,茶农从茶叶中平均增收1000元。“婺源绿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婺源被评为“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并进入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出口示范基地达标县。
高新技术产业增量提质。该县围绕生态优势,确立以生态工业为主的发展方向,鼓励发展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生物、电子、新材料、绿色食品、旅游商品等高科技、无污染企业。在招商中注重选商,提高环境准入标准,坚持做到“四不招”,即有污染的不招、科技含量低的不招、经济附加值不高的不招、耗材大的不招,先后拒绝有污染项目数十个、投资总额达20多亿元。虽然“门槛”高了,但落户园区的大项目却络绎不绝:总投资8亿元的磁传感器芯片及组件产业化项目和投资2.16亿元的氮化硅产业化项目两个国家“863”项目已经落户,洁华环保二期、深宝华发一期、中呈光电、隆泰电子等高新技术项目即将建成或已经投产。目前,该县工业园区由规划6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大为管辖面积50平方公里,有入园企业70家,其中投产54家,解决就业7000多人。
打造一个大公园
生态是婺源之基,文化是婺源之魂。婺源之美,就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美在生态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该县策应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建设“中国最美的乡村”、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需要,把全县2947平方公里作为一个“生态文化大公园”来打造。
长期以来,该县坚持“以封为主,封、改、造相结合”,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造林绿化工程,做大森林资源“绿肺量”。创造性建立了193个自然保护小区,抢救性地保护了以天然常绿阔叶林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实施以电代柴、改燃节柴和改灶节柴等工程,使85%以上的家庭实现了以电代柴、以气代柴,同时关闭了近200家木竹加工企业,一年减少采伐天然阔叶林5万立方米。坚持开展“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每年投放各种鱼苗100万尾以上,严禁电鱼、毒鱼、炸鱼以及使用化肥养鱼,保护水体。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2.5%。婺源因此成为亚洲越冬鸳鸯最多的地方,且发现了已绝迹近一个世纪的珍稀濒危鸟种黄喉噪鹛。
近年来,该县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古文化、古遗迹的挖掘、整理、开发和保护工作,在全国率先扛起了乡村文化大旗。该县专门成立了“婺源县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和17个“古村落保护协会”,制定并颁布了《婺源县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婺源县主要公路沿线、历史文化名村建筑管理暂行办法》等条例,设立了婺源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制定了文化保护发展规划,用政策性手段来保护文化遗产。每年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活动,对分散在乡村的古建广泛进行调查摸底,登记建档,两年来新发现古建、古桥等文物500多处。投入880万元,维修古建筑60余幢,古桥13座。加快推进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编制了《国家级徽州生态文化保护婺源实验区规划》,设立了文化生态传习所,编纂了《婺源历史文化丛书》,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快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业已成为婺源的主导产业。
编辑:songgao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