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与“高氧经济”

2010-01-11 17:55:27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

    不管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争论得多激烈,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大家都要节能减排。排放的二氧化碳多了,地球会变暖。地球变暖了,冰川会融化,江河湖海水位会上涨。水位涨了,会带来什么可怕的情景,可想而知。因此,必须推行低碳。

  低碳,生产上要低碳,生活上也要低碳。比如,多用节能灯啦,不用电器时就拔插头啦,等等。生活无处不低碳。不过,大头是少坐轿车。如今的汽车大多是燃油车。燃油车就是排碳车。因此,有很多国家在提倡多骑自行车,以骑自行车为高尚。有一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开首脑会议。宾馆离会场有一段路,大会就发给每位总理一部自行车。于是,总理们骑自行车进会场就成了一道风景线。可在我们这里,有些姑娘还在坚持:“没轿车不结婚”。这是错误的婚姻观在作祟。当然,在节排上也不能对下不对上。对有资格坐公家轿车的年轻官员来讲,更应当多坐公交车,多骑自行车。自行车是环保车、自由车、健美车,在堵车时还是“高速车”。

  低碳低不了,是因为人类生命必需的氧少了。如果氧气多了,碳也会相对低下来。与其一味地讲“低碳”,不如大声疾呼“高氧”。世上有很多生产高氧的“特大公司”,这就是植物。植物一般是吸碳吐氧的。因此,多种植物就可以实现低碳。植物是种在土地上的。土地通常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也就是说土地是常数。近年来,中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土地在大幅度减少。这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方面不言自明,忧的是“高氧经济”高不起来。那么,二者如何兼顾?这里提出三点想法。一是城市要节约用地。工业、现代服务业尽可能向空中发展。二是发展都市农业,做到工农相间,城乡相融。农民应逐年减少,现代农业不一定要大幅度收缩。再怎么全球化,大国的粮食主要还得靠自己。三是改变东中西部的结构布局。东部是低碳不低,西部是高氧不用。如能让氧和碳均匀分布,既可缩小东西的贫富悬殊,又可完成哥本哈根会议规定的低碳指标。何乐而不为呢?(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

编辑:Aggi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