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小西湖公园透绿文化长廊揭幕

2010-02-09 17:46:54         来源:兰州晚报     浏览次数:

    经过一年多的全封闭施工,2月6日,小西湖南门透绿文化长廊终于掀起了红盖头,曲折幽静的长廊雕梁画栋,朱红的圆柱和大红的灯笼透出浓浓喜庆气氛,汉白玉照壁上题有“小西湖赋”,又为兰州增添了一处文化内涵丰富的精品人文景观。竣工当日,许多市民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新建成的“透绿文化长廊”。

  小西湖公园“三门洞开”

  小西湖公园是我市古八景之一“莲池夜月”,从公元1402年明肃王朱木英建莲花池算起,到今年已有608年的历史。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小西湖公园始建于1982年,2007年,市政府决定小西湖公园免费对公众开放,这里便成为市民文化娱乐的好去处。

  据了解,“透绿文化长廊”建设长度189米,主要由南大门、南大门广场、文化长廊、四角亭、照壁、园内广场、小品绿化等组成。在现场记者看到,整个建筑为仿古风格,共两层,地上邻街一层为仿古文化长廊,半地下一层在公园里,主要是一些办公及商业用房。

  上层长廊从中轴线向东西两翼伸展如大鹏展翅,59块栏板都是以敦煌莫高窟飞天内容为主题的精美石质浮雕;长廊起止处采用精巧细致的方亭、花亭收头,游人在曲折蜿蜒的长廊中可以体验步移景异的美妙感觉。长廊屋顶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屋顶式木构架,其构造、形式、苏式彩绘的内容和色彩都按古建造型的要求创作。南门开通后,小西湖公园就形成了东、南、北门“三门洞开”迎四海宾朋之势。

  长廊文化品味高

  参观完刚开放的长廊,市民魏女士最大的感觉就是“文化味很浓”。确实,“透绿文化长廊”在修建之初就确定了“高文化品味”的目标。南大门广场上,一座汉白玉照壁气势恢宏、引人注目,照壁南侧刻制着“小西湖赋”。此赋内容由甘肃杂文协会会长、《少年文摘报》高级顾问吴辰旭行文,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政协委员朱乃正撰写。而从小西湖公园向南望去,该侧照壁上“惠风和畅”四个大字俊逸洒脱,原来,此书作者也来头很大,他就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联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书画名家王明明。

  广场门前还有两座汉白玉石狮以示威严,在下一层的墙壁上,还悬挂着46幅近代甘肃名家以歌颂兰州、歌颂黄河、歌颂公园为主题的书法精品石刻。怪不得游人在观赏完长廊后,都对这里浓郁的文化氛围赞不绝口。

  小西湖赋

  吴辰旭

  夫一湖襟城,万世福辏。

  古今楹联昭文脉远承,明惠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为肃王朱木英所辟王家林园,始名莲荡池。六百年来,几经兴废,至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陕西总督杨昌浚着意重建,遂改名小西湖。

  时移景易,公园新拓,当惟1984年矣。自此园林共金城巨变,湖光偕两山并妍;通衢近侍,翠岫远护;水榭相属,楼阁互映;花圃围湖泊萦带,绿坛据水势四布;柳浪逗莺,馥香戏蝶,四季殊异,惟夏洵惬,一城暑嚣漉水凉。新建文化长廊掖湖山之秀,三门洞开迎四海宾朋。河声塔影相偕,两山翠屏洇润,诚四十里黄河风情线之圭璧,二千载丝路陇塞之至宝。蕴南国园林之透逸,出北地山水之雄阔,虽小而衔宏矣。

  公元2007年春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莅临古苑,游人蒸蒸,深情款款,曲径通民心之奥,湖山凝中枢恩泽,虽小而弥幸矣。

  欷虚欠哉,小西湖小则小矣,然小中乾坤大,湖里日月长,实乃生态福地,陇上名园也!

  (作者系甘肃杂文协会会长、《少年文摘报》高级顾问)

  背景

  小西湖600年风雨

  小西湖原名莲荡池、莲花池,乃明惠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由肃王朱木英所建,最初为肃王府园林,后毁于火。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巡抚刘斗重建这所园林。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总督吴达又加修葺,后又毁。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陕西总督杨昌浚重建,改名为“小西湖”。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总理甘肃营务处魏光焘重修。民国12年(公元1923年),甘肃督军陆洪涛建陶公祠,刘尔火斤建宛在亭、羊裘室、憩亭、螺亭,加之原有的来青阁、临池仙馆等,小西湖展现出亭榭楼台、错落期间、波光潋滟、堤柳如烟,春夏之际,水鸟咸集,鹭浴鸥浮的美丽景色,为兰州八景之一“莲池夜月”。

  后因战乱,至解放前时,已亭圮水污,一派荒凉,今兰州军区总医院尚残存部分湖面。解放后,市政府新建小西湖公园,位于西津路与滨河中路之间,占地300多亩。1984年4月兴建,1987年10月1日开放,接待四方游人,2007年,市政府决定将小西湖公园免费对公众开放。(记者 甄燕红 实习生 杜磊)

 

编辑:Aggi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