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

2010-02-12 19:32:02         来源:江西旅游网     浏览次数: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员大会精神,紧密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重要意义

  (一)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和传播生态文明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设立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普及生态理念,推广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方式,走出一条生态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

  (二)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

  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深入挖掘和全面展示区内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能够让广大旅游者充分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和源远流长的赣鄱文明,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传承千古文明,激发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增进爱国主义情感。无论是专业科考还是普通游览,示范区内丰富的原生态资源、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和独特的地质遗迹都能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游客的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地质学、环境学等科学知识。

  (三)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有利于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进位赶超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旅游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有利于促进资源消耗型利用向增值型利用转化,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和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旅游业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坚持绿色发展,科学保护生态系统,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可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综合素质,促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四)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有利于造福民生和保育生态环境

  旅游业带动功能大、辐射能力强、倍增效能高,“一业兴而百业旺”。设立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推动生态城镇、绿色乡村、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能够完善湖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区内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使人民生活环境更加和谐,物质条件得到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在生态敏感地区,生态旅游更是重要的替代产业。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保护一湖清水,可以使鄱阳湖区域永远成为人民宜游宜居宜业,动植物宜留宜栖宜养的生态家园。

  (五)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有利于展示江西绿色崛起新形象

  鄱阳湖的一湖清水是我省一张靓丽的“名片”。成功打造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江西旅游,享受“绿色家园”的温馨,领略江西自然风光、山水风景、民俗风情、乡土风物和社会风尚的独特魅力,大大提升江西美誉度。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打造国内外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把江西的绿水青山和良好生态转化为具有市场震撼力的旅游产品,可以大大增强江西吸引力。

  二、基本条件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为基本依据,结合环鄱阳湖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确定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范围,具体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5市以及抚州、宜春、新余、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51个县(市、区)。(规划范围: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县、瑞昌市、星子县、德安县、永修县、共青城、湖口县、都昌县、彭泽县、武宁县、修水县、昌江区、珠江区、乐平市、浮梁县、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县、信州区、上饶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婺源县、玉山县、德兴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广丰县、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靖安县、临川区、东乡县、资溪县、金溪县、渝水区、新干县)面积7.49万平方公里,人口2555万人。2009年旅游接待总人数5750万人次,旅游收入418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省比重的61.18%和61.83%。

  (一)生态条件

  鄱阳湖区域名山大湖星罗棋布,山山钟灵毓秀,湖湖碧波荡漾,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优良。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鄱阳湖一湖清水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湖中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优越的生态环境是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旅游资源条件

  鄱阳湖区域是我省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种类多、规模大、品位高。这里集聚了2个世界遗产、2个世界遗产提名地、2个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际重要湿地、5个国家遗产、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中国旅游强县和2个江西旅游强县。尤其是“一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三山”??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龙虎山,“两城”??英雄城南昌、世界瓷都景德镇,“一村”??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各具特色、品质超群。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旅游设施现状

  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区域内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航空、铁路、公路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景德镇罗家机场、九江庐山机场以及正在筹建的上饶三清山机场使区内民航机场的布局得到完善;以京九线,沪昆线为主十字架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在区内纵横交错,城际铁路、新线电气化、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老线提速建设相继开工,铁路交通明显提升;以福银高速、大广高速、沪昆高速、杭瑞高速、济广高速为代表的“两横三纵”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基本建成,并与国道、省道、通往景区间的旅游公路共同构筑了区内公路旅游交通网。示范区内水电、通讯、住宿、餐饮、购物、文娱设施不断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良好的旅游设施是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旅游产业现状

  鄱阳湖区域旅游产业初具规模。这里拥有一批比较成熟的景区,庐山、三清山、龙虎山、婺源、景德镇等在海内外拥有很高的知名度;旅游产品日臻成熟,形成了绝特山水、珍禽王国、陶瓷艺术、道教祖庭、乡村风情等特色旅游产品;景区开发经营、旅游住宿餐饮、旅游商品产销、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文娱等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8、2009连续两年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都保持20%以上。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是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总体要求和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战略部署,紧密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以生态文明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坚持景区城市乡村旅游相统筹、科普游览体验旅游相融合、建设管理服务水准相匹配、示范联带引领功能相彰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抢占发展先机,努力把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生态旅游高地,充分发挥其在生态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先导、示范和带动作用,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江西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并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旅游发展探索新的路子。

  四、总体定位

  (一)功能定位

  1.全国绿色发展教育示范基地

  把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绿色发展成就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实行绿色旅游开发,生产绿色旅游产品,进行绿色旅游经营,建设绿色产业体系,吸引广大海内外游客前来感受先行先试、绿色发展的独特魅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绿色发展教育示范基地。

  2.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充分发挥区内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秀丽的自然山水、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硕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优势,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进一步开拓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领域、新模式,把示范区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3.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依托区内丰富的原生态资源、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地质遗迹,开发建设科考科普教育基地,广泛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前来实地参与科普教育活动,使示范区真正成为全国青少年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立志环保的重要课堂。

  4.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依托鄱阳湖优越的自然山水禀赋,挖掘历史文化遗存,积极探索和科学实践生态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标准、区域合作、产品开发、品牌塑造等问题,倡导生态旅游行为,打造生态旅游精品,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抢占中国生态旅游制高点,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典范。

  5.国家级旅游产业园区

  通过系统整合旅游资源,制定相应优惠政策,搭建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吸纳优势旅游企业进驻,努力实现旅游产业规模化、旅游产品系列化、旅游形象品牌化、旅游管理规范化、旅游服务标准化、旅游运行科技化,把示范区建成国家级旅游产业园区,使其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增长极,江西旅游产业大省主体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形象定位

  万类向往的地球珍藏

  东方巅峰山水,万类向往家园

编辑:royal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