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苏州园林设计院院长贺凤春

2010-03-05 02:48:46    作者:汪仕豪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专访苏州园林设计院院长贺凤春:传承精髓 创新发展

--中国风景园林行业杰出女性系列访谈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编者按: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位中国园林界的后起之秀,在事业与家庭生活上均获得成功,并率先将中国苏州园林传承、创新推向世界,在海内外获得极佳口碑的女园林设计师--苏州园林设计院贺凤春董事长。此次采访是中国风景园林行业杰出女性系列访谈之一。
 


苏州园林设计院院长贺凤春
 

  贺凤春简介:

  江苏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院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住宅工程指导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园林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风景园林建筑学会(ASLA)会员,高级工程师,注册建筑师。

 

  一、 西北小花 扎根江南水乡苏州

  在一家咖啡店与贺董事长面对面坐下后,清晰地看到眼前的这位中年女性看上去很年轻、漂亮,充满生机。记者的第一个问题:“您是从小生长在苏州的苏州人吗?”

  贺董事长笑了笑回答道:“我从88年至今,已在苏州生活、工作了21年,应该算作新苏州人。”

  贺董事长的回答让记者感到十分意外,便问道:“那88年之前您在哪里?”

  “在北京,从84年至88年我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专业上大学。”贺董事长回答道。

  “那您是北京人了?”记者继续问道。

  “不,我是宁夏银川市人,我父母亲是五十年代支边从中原来到西北的。”贺董事长认真地回答着。

  “父亲是园林局的总工程师,这对我后来选择风景园林专业有一定影响。”贺董事长回忆着继续道:“父亲为人正直,又是技术权威,同时我的祖父又是中农,于是文革开始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父亲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后,失去了公职,我的母亲,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和我,全家七口人一起被遣送回老家河南。”

  “全家遣送回农村,这对你们一家人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您一定也吃了不少苦。”记者说道。

  “我是65年生人,因此当时才一岁,还不懂事,父母、哥哥姐姐确实吃了不少苦,特别是在他们上学、入团、入党、就业上都受到了很大影响,这些影响甚至是终生的。”贺董事长说道。

  “看来您作为全家最小的一个还是非常幸运的。”记者转而问道:“您被评为苏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十大创新女性以及在风景园林事业中能做出这么多成就,这与您的性格、爱好是否有关?”

  “应该感谢苏州人民对我的接纳和肯定,感谢父母培养了我好学的性格。”贺董事长回答道:“我从小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书,特别喜爱看古典文学作品、古诗词,非常喜欢唱歌、音乐。古典文学作品、古诗词与音乐,与我所从事的古典园林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可以说我的性格、爱好对我的事业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另外,在我成才道路上对我影响与帮助最大的是这样一批令我终生难忘的老师,北京林业大学的孟兆祯教授、杨赉丽教授、苏雪痕教授、毛培琳教授等等,他们教会了我园林规划与建设的理论,认识了园林植物与花卉,感谢他们将我领进了园林行业。”

  “杨赉丽与苏雪痕两位教授前不久我刚刚采访了他们,他们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您应该是这些人才中最优秀之一吧。”记者说道。

  “是的,应该说他们为中国园林界培养了人才。”贺董事长继续道:“对我帮助最大的是苏州园林设计院老院长匡振?先生。88年我刚从北京林大毕业来到苏州时,对苏州的生活环境、人文环境都非常不习惯、不适应。我曾经想去闯深圳、广东,或是返回北京,但此时老院长诚恳地对我说:人生干事业就像打井一样,要钉住一个地方,契而不舍不断地挖掘,最后一定会打出水来,一定会取得成功。于是我听了老院长的话,留了下来。我抱着不服输、不怕苦、不怕累,一定要将工作做得最好的精神,在平日工作中加倍地努力、加倍地吃苦,多学、多干,从零开始,走出了一条人生、事业都很顺利的道路。”

  “不仅仅是顺利,而是非常的精彩、非常的成功!您这朵来自西北银川的小花,在北京经历阳光雨露滋润后,来到江南水乡苏州,在优秀老园丁的真心呵护下,最终选择了苏州,并在苏州扎下根、开出娇美的鲜花、结出了累累硕果。”记者真诚且由衷地说道。

 

    相关内容:

    中国风景园林行业杰出女性系列访谈 之 专访王小璘:博采世界精华 扮靓中国园林

编辑: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