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何镜堂:世博中国馆,为什么这么红
8日上午,浙江大学建筑系大三女生朱娴和70多位同学结伴来到浙江省科技馆,聆听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的报告,“我是学建筑的,何老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总设计师,又参与了浙大紫金港校区的设计,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过来面对面倾听大师。”
上海世博会将于4月30日揭幕,作为世博中国馆的总设计师,72岁的何院士到杭州来解密中国馆建设,引起了市民的极大关注,省科技馆4楼科普报告厅400个座位座无虚席。用一位市民的话说:“听完何院士的讲座,再去一趟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现场,我肯定也能当一回讲解员了。”
从2010年起,钱江晚报联合浙江省《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浙江省科协和浙江在线联合推出大型地面活动“科学会客厅”,每月一讲。昨天首讲嘉宾何镜堂院士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交融――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创作》。主持人是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在读博士李蓓。
中国特色,时代精神
主持人:何老您好!在座的每一位都想知道,我们的中国馆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何镜堂:2007年4月25日,国家决定在全球华人中征集中国馆的设计方案。当时我一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同时感觉作为一名中国建筑师的历史责任非常重。
我当时想,中国馆一定要有中国特色,有中国精神和中国元素,但世博会又是面向全世界的海纳百川这样一个开放性的盛会,也是总结人类科技文化发展成就的一个会,所以这个馆必须与时俱进――中国特色、时代精神,这是我们团队对这个馆的总定位。
这三年,中标前中标后,非议和肯定都有,我和我的团队都被一种压力和幸福包围着。直到今天,我才可以稍微松口气,但我想,中国馆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灵感源于中国文化
主持人:怎么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呢?
何镜堂: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很难用一个很具体的东西说这就是中国。首先我们就分析这个问题:外国人怎么看中国?外国人看中国,看到红想到中国,还有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京剧、中国的山水画等等。
第二,中国的文化历史,特别是夏商周以来的青铜器,这种斗、罐的造型非常有特色,人家想这是中国的国宝,我们从中受到了启发。
第三,我们从中国传统的城市、建筑和园林里得到启发,中国的城市是一个棋盘式的布局,跟西方的城市是不一样的。中国建筑体系是木头构造,有柱子有梁有枋一层一层搭起来,这就是我们东方建筑的一些特色;而欧洲的教堂是用石头建的、有许多拱形。
我们的团队从对中国文化符号、中国印象、出土文物造型里面,特别是从中国的城市建筑和园林里得到启发,用现代的材料、技术把它们整合起来。“东方之冠”的造型就是这样来的。
首轮筛选曾遭淘汰
主持人:听说我们这个方案起初没有入选,后来又竞选成功,能否给我们揭示一下幕后的故事?
何镜堂:一开始是344个方案请专家组评,每一个方案照一张照片。因为最初“东方之冠”在四周设计了水帘,拍摄效果比较朦胧,结果落选,在第一轮“海选”方案中连前20名都没进。
我要感谢程泰宁院士,是他把我这个落选的方案再推荐给其他专家的。在20进8的评选过程中,程泰宁觉得20个方案中没有特别突出的,又回过头去翻那些被淘汰的方案。正是这次补选让“东方之冠”从344个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入选8个入围方案。
最后评委们对“东方之冠”和清华大学的方案难以取舍,找我做工作,问我是否可以跟清华联合设计。我觉得设计“中国馆”已经不是哪一个设计师自己荣誉的问题,这是国家利益,因此我同意联合设计。
中国红由中国美院设计
主持人:中国馆的这个中国红,具体是怎样一种红色?
何镜堂:中国红颜色很多,怎么红才是中国红?这个馆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这种红应该很大气,很华丽又能够庄重代表一个国家的,要考虑近看、远看、中看不同角度看的效果,还有考虑白天看、晚上看、灯光底下的效果。后来我们请了中国美院的宋建明副院长参与设计色彩,现在你们看的这个馆外衣的红,由四种红组成,从顶上第一条梁是一种红,第二条、第三条是一种,四五六又是一种,第七条又是一种。这样空间感非常好。
外墙用上篆体汉字
主持人:地方馆的外墙上面突出来的部分是什么东西?
何镜堂:地方馆方案是清华做的,以篆体文字做装饰,后面一圈白色,中国的篆体字,内容是24个节气,有48个字在里面。
篆体文字一方一景很有图样化,虚和实的关系非常好。关于汉字问题,我们这个馆还有一个特点,外面有一个一点点凸出来的,中国建筑立面叫椽子,这个椽子每面有31个,也用了篆体文字,东面写个“东”字,南面写个“南”字。它还有一个作用,这是一个通风洞,这个洞用篆体文字做成一个印章,非常有中国特色,我也特别喜欢这个印章。
建筑要以人为本
反对奇和怪
主持人:我知道您一直倡导建筑理念两观、三性,你的这个建筑理念是如何体现的?
何镜堂: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始终认为建筑最终是人做为人用,要以人为本,就要解决适用、经济、美观和坚固的问题。我不大主张一些建筑不考虑功能,仅仅靠形式的美、或者走奇和怪的方向,这也是我长期以来对于建筑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从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悟到建筑设计的一些基本道理。我认为一个建筑,一要有创新性,有特色,它应该在建筑的地域、文化和时代里面,即我说的“三性”上下功夫。一个建筑不是凭空来的,不是哪个好把它抄来,它要依据地域的情况,包括地区的文化、地理的环境条件等。比如说广东很热,雨水多,所有广东的建筑都要考虑遮阳隔热通风防潮,如果在北方建基本上不需要考虑防潮,而是防寒。
所以,我对建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地域里面找到依据,提升文化品位,以现代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
标志性建筑
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主持人:好的建筑一般都会受到各界人士的争议,对于争议您怎么看的?
何镜堂:建筑不是自然科学,像数学1+1=2。建筑本身有物质的一面,又有精神的一面,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物质的本身很清晰,技术的部分对还是不对,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文化层次见仁见智,不同人的文化功底,一个人情绪的好坏,判断都会不同。对于任何一个建筑,谁都可以提意见,建筑没有100分,没有最好的建筑,只有相对适宜的建筑。
当年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被人骂得不得了,还有罗浮宫,导游一面介绍一面骂,现在越来越被大家认同,变成他们国家的一个标志建筑。
一个建筑有不同的声音,是好事,但是这个建筑最后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或者成为经典的建筑,是经过实践和历史考量的。
多数奖项
都是在评上院士后得到的
主持人:您自己有没有算过自己获过多少奖?
何镜堂:我所有的成果都是跟我的团队、学生、志同道合的一批人共同的成果,因为一个建筑不是个人的成果,一个建筑师离开这个团队做不出东西来。
我1999年进了工程院,到了这个年龄大多写书,但我很多大的作品,都是在当上院士后创作的。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钱学森纪念馆等。
我非常珍惜我的团队,这个团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主要是学生,有一部分是硕士生,有一部分博士生,还有毕业留下来的,有六七十人。
现在很多建筑是政府公开招标的,建筑没有常胜将军,输给年轻人会有思想负担,但我能承受,输得起,所以越是重要的工程,越是国际招标,我们越有动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国馆、钱学森图书馆等,都是这样抢过来的。
我也感谢老伴,她也是名建筑师,我管宏观,她管微观,她把所有的荣誉都给了我,我就是她最好的荣誉。
我现在是当“三员”,当教练员带学生,那没有问题;当裁判员,让我当评委;还有主要是当运动员,一些重要方案都是我自己去做,自己去答辩。我还有激情做建筑。
编辑: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