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的历史兴衰与辉煌再创

2010-04-15 15:11:56    作者:罗哲文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长城的国际影响

  世界古代伟大工程的奇迹

  人们往往以一个突出的成果来标志文明的进程。建筑是科学、艺术、文化的综合体,也是强大经济基础的体现,因而它成了文明进程的标志。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第阿娜神庙、阿波罗神像、亚历山大灯塔、海里卡那萨斯陵墓和宙斯神像,它们都是建筑和艺术工程。这七大奇迹,显示了公元2世纪以前人类文明的成果。万里长城在当时秦始皇虽然已经修筑,但是,其时中国还未与世界产生交往,因而这一伟大的奇迹,未为所知,没有列入七奇之内。

  到了公元15世纪以后这七大奇迹除金字塔之外,已经不存,于是人们又选出了一个七大奇迹,作为中古时期文明的标志,把原来的金字塔等称作上古七奇。中国的长城已发展成了纵横十万余里的雄风,此时中国与世界往来密切,理所当然地与古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君士坦丁堡索菲亚大教堂等被列为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此后,几百年来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日益密切,许多国家的使者、科学家、旅行家、传教士等不断来华,把中国长城介绍到国外。100年来就曾有不少的外国专家学者对长城做过专题考察,写出了专著。长城的国际影响日益显著。新中国成立以后,凡来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元首、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以及经贸来往、文化交流的各种人员、专家学者、友好人士、留学生、旅游者等莫不要到长城一览雄姿。近几年来,有许多外国朋友除了对长城进行一般的参观游览之外,还沿长城进行全面的考察,拍摄照片、电影、电视,出版了专书。一位瑞士著名摄影家丹尼尔?施瓦茨先生(mr.daniel schwartz)曾以三年的时间分期前来中国,跨崇山、越峻岭、穿沙漠、经绝壁拍摄长城的艺术照片,出版画册、制作图片,到许多国家包括中国来展览,为宣传长城作出了贡献。

  当中国人到国外去访问、参观、旅游或是进行经贸活动的时候,虽然彼此并不了解,但是,只要提到中国的长城,外国人都很熟悉。长城中国、中国长城,几乎是同一语。我曾经到过亚洲、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访问、旅游,一谈到中国,不管是官员、专家学者或是普通人,都知道中国的长城。我去年随全国政协代表团到埃及访问时,从总统、总理、议会议长、协商会会长到专家教授和平民,一开始会面交谈时,总是先说:长城和金字塔,把我们两个文明古国的友情联系起来了。长城在国际上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遗存中,恐怕要算首屈一指了。

  长城在国际上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其原因在于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而且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珍贵文化财富,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今天,长城这一中华瑰宝、世界奇观备加受到重视。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已将它公布为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

  有人曾经做过粗略统计,如果用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方来修筑一道高五米厚一米的大墙,或是铺筑一条宽五米厚三十厘米的马路,那么这道墙可环绕地球十几周,这条马路可环绕地球三四十周。这还只是城墙的本身,如果加上关城、卫所、兵营、城堡、墩台、烽火台的砖石土方量,这道大墙和马路将绕地球几十周甚至上百周了,其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

  长城作为古代建筑工程的奇迹,还不仅仅在于工程量之大,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严密而又科学的军事防御体系布局,“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科学设防,烽烟相望、顷刻千里的通信联络系统,以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不同建筑材料,不同结构方式建筑的城墙和各种建筑物,还有亿万人民不畏困难的艰巨劳动。

  长城是中华各民族历代先民勤劳智慧和血汗的结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参观了长城后说:“我认为,你一定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这个结论,说明了他对中国人民的高度评价。

  长城的保护维修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重视。1964年5月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中指出:“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古迹,饱含过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们古老的活的见证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价值的统一性,并把古代遗迹看作共同的遗产。认识到保护这些古迹的共同责任。”

  长城既是中国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项,因而对它的保护不仅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障而且也受到国际遗产保护组织的关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对长城的保护与维修、综合利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1950年开始,在中央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所发布的文物保护命令、指示、条例中都把长城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并派出专家学者对长城进行考察和重点的考古清理与发掘工作,出土了大批简牍文书和珍贵文物。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61年公布了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嘉峪关三处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后,第二批、第三批又公布了玉门关长城烽燧、居延(烽燧、塞墙)、金山岭长城、兴城城墙(宁远卫城)等长城重点地段、关城、卫城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国家对长城的保护制定了“全面保护重点维修、重点开放”的方针。这一方针是根据长城的规模太大,保存的情况不一,有些地段残毁过甚,根本无法恢复,也无必要全部修复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但作为这样一件显示重要建筑工程奇迹的文物,必须全部加以保护,不要让它继续受到破坏。

  长城保护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即是要查清目前长城的保存情况:长城的真实长度、分布情况、位置走向、残毁程度及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等等。1979年国家文物局专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了长城保护研究的会议,向各有关省市布置了工作、安排了一些经费。由于长城这一上下2000多年,纵横10万余里的工程,其历史与现状都非常复杂,所以工作十分困难。但是在许多文物考古工作者和有关科研部门、大专院校专家教授们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地矿部遥感中心,利用遥感技术已完成了对北京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长城的考察研究,获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如根据遥感考察把北京市原来所知长城长度300多公里增加到了600多公里。查出了上千座宁夏境内烽火台的情况。这种新的科技用于长城的考察研究必将加速长城的考察并提高成果的质量。还有一些有志青年对长城进行徒步考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董耀会等人对明长城进行了三年的徒步考察,并写出了专门报告,对长城研究作出了贡献。

  维修长城,是保护长城的重要手段。由于长城经历了几百年,甚至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的破坏,已经大部残毁,尤其是早期的用土石、沙砾等材料修筑的长城已几乎很难找出完整的段落。就是明、清修筑的砖石长城保存完好的也已不多了。据初步估测,目前保存基本上可看出形体的长城,约可占十分之一二。保存基本完整的仅百分之一二而已。就是基本完好的也需要加固维修才能开放参观。根据多年来的经验,长城的维修一直是采取重点维修的方针。选择的原则是根据长城本身的价值、保存完整的程度、交通的条件和是否能配合旅游开放等。

  自1952年开始,根据著名历史考古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先生的提议,配合接待和旅游开放,首先维修了居庸关、八达岭和山海关长城。其后又逐年维修了嘉峪关、金山岭等处长城。长城的维修不仅更好地加强了保护,而且为宣传教育、改革开放、旅游事业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1984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晚报》、《北京日报》、《经济日报》等发起的维修长城的社会赞助活动写下“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题词,把长城的保护维修推向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阶段。题词的重要意义是把维修长城的工作提高到爱我中华的爱国主义的高度。10年来,在这一题词的号召下,国家对许多重点地段的长城进行了维修,如北京的居庸关、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等处长城,天津的黄崖关长城,河北的山海关老龙头、金山岭、马兰关长城,辽宁的九门口、虎山长城,山西的雁门关,陕西的镇北台,甘肃的嘉峪关、玉门关、阳关等。有的是扩大了维修的范围,有的是新修开放,有的是加强了保护设施,有的则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加以修复,重现了当年长城雄关的风貌。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社会赞助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捐款赞助者不仅有机关、单位、企业,还有老人、青年、学生,甚至有幼儿园的小朋友,把买糖果的钱节省下来,捐给了修长城的活动。捐款的外国友人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瑞士、希腊、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卢森堡等,几乎遍及五大洲全世界,他们都说长城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保护长城我们也有责任。德国的汉高公司专门捐款维修了慕田峪一段长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将“拯救威尼斯,维修长城”国际活动的捐款转拨北京市,维修了慕田峪一段长城。

  长城的维修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每一工程都是按照文物保护法不改变文物原状的规定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进行的,但在材料和工艺上也有个别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现已在不断地改进。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题词和活动,将与长城一起永耀千秋!

编辑:Aggi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