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园林:改革有成绩 创新出效益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一个中小型新兴城市。依靠财政投入兴起的濮阳园林处,走到了兴衰进退的路口。穷则思变,近几年来,我处以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勇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创新机制,城市绿化逐步走出困境,走上了一条自强自立、创业富民、和谐共赢的发展道路。短短的几年间,仅职工集资种植麦冬面面积已达22万平方米,产值达300余万元,职工收入更是从每月不足400元增加到现在的650元,有的甚至拿到1000多元。
一、更新观念锐意进取,改革发展见成效
濮阳作为一个因石油开发而建设的新兴城市,在建市二十余年的时间,随着石油储量开采量的日益减少,后续发展能力减弱:加之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园林建设投资模式单一,建市时间较短,社会发育程度不高,诸多因素形成濮阳园林绿化发展中的瓶颈。
作为中小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楷模,随着国家园林城市标准门槛的日益提高,如果不能继续保持新的发展优势,将面临淘汰出局。山穷水复疑无路,在行业转型的关口,2003年开始,处领导就着力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夯实市场化改革的思想教育
加强教育培训,以打造学习型单位为契机,加强单位软实力建设,创立行业文化体系,成为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提升素质、提速事业发展的有效载体。短短几年间内,我处已建成了从观念到战略、从管理到价值取向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以勤劳立身、凭技术服人、靠能力发展"、"细节、责任、价值、机会"、"发展、共赢、诚信、博善"等核心理念,成为引导单位职工思想观念、做好日常工作的准则,也是单位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二)深化改革、机制创新、形成一套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内部实行企业化运作管理机制,搞活工资分配,按照责、能、勤、序进行绩效考核,变"发工资"为"挣工资",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生存环境,逐步形成了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
以聘用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做到因事设岗、科学定员、竞争上岗、待岗分流,建立了一套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养护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全面实行养护管理包干责任制,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逐步实现从"以费养人"向"以费养事"管理机制的转变。
采取BT、B-O-T管理模式,鼓励职工参与到城市绿化建设中来,职工出资施工,职工分红收益,环节建设资金短缺难题的同时,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
加强执行力和数字化管理体制建设。我处相继出台《关于加强执行力建设的督察办法》、《加强网络办公管理的实施意见》、《在全处推行无纸化办公的实施意见》和《在全处推行数字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等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层层建制、层层落实、科学高效的咨询-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的管理模式。
(三)科学兴绿、以绿养绿,成为濮阳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摒弃绿化管理中不科学的做法,坚持科学管养,走科技兴绿道路。园林植保中变"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引入5万只管氏肿腿蜂、20万只周氏啮小蜂防治天牛和美国白蛾等顽固性害虫;依据植物自身生长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测土施肥;积极探索新的营养技术,对碧桃冬剪、注射药剂抑制杨柳飞絮、老化大叶黄杨压低复壮修剪等等,为创出"濮阳养护"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
顺应时代潮流,走节约型园林道路。大力引进节能型地被、宿根花卉,尤其是麦冬的大量栽种、繁育。据测算,在同等条件下,种植麦冬可节约植保费2/3,节约灌溉水费1/3。以目前全市22万平方米麦冬的种植面积,每年可节约用水8.6万立方米,节约各项管养费用22万余元。购置枝叶粉碎机,变园林废弃物为有机肥,枝叶返田。园林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良性循环的能力。
多元化的兴绿模式,让城市绿量大幅增加。"创新兴绿、创业富民"的发展战略,将兴绿与富民紧密相连。自发扩繁、自主增绿,成为一种习惯,几年来,我处职工集资入股50多万元,引种地被植物种子12.5万公斤、品种30多个。短短几年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15.8平方米发展到16.4平方米,城市绿化率每年以43.2%的速率递增。
科研带动,助推园林绿化又好又快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05年,我处创新园林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科技兴绿奏响了新的篇章。引进培育紫叶酢浆草、醉蝶花、大花秋葵等新优地被,在绿地中引种推广;发展盆景产业,普及推广,提高城市绿化品味。仅四年时间,转化应用苗木50万株,直接经济效益达35万元。
创新兴绿、创业富民的发展战略,成为我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兴绿富民"与林下经济的对接,"公司+农户"发展模式的尝试,推动了濮阳园林由"投入型"到"自养型"向"产出型"的过渡。
二、立足本职、高瞻远瞩,卓识创新增效益
濮阳园林改革创新的过程,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行业全局,准确为濮阳园林改革发展把脉,沥青发展思路,使得濮阳绿化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一副以科学发展观描绘的"兴绿富民"愿景蓝图,为实现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保障。
--生态效益。见缝插绿、合理增绿。充分利用密闭林下、绿篱外侧、树穴和边远地带等黄土裸露的土地资源,栽植节水、耐荫、抗性强的麦冬、玉簪等粗放型管理植物;道路两侧的围墙或其他城市建筑设施,栽植三叶地锦、常春藤等攀援植物,增加立体绿化、复层绿化;职工集资兴建的"绿色银行"、"公司+农户"绿化发展模式的尝试,以及发放植物材料的扶贫模式等等,都使得城市绿量大幅增加。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绿地建设对改善整体大气环境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地可以吸纳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使空气得到净化,让人们可以不受细菌的侵蚀。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出人类的生命之泉"氧气",让生命可以得到延续。根据物理学原理,绿地建设还能使噪声得到控制,减少污染,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等生态效益。
在相对有限的绿化区域内,城市绿量增加,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态效益明显提高,这不能不说得益于好的发展战略。
--经济效益。目前,我处管辖绿地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节约型绿化品种的应用,已占整个管辖面积的60%,如果按节约1/3灌溉水源来说,每年可节约用水20万余立方米,那10年可节约多少,20年、50年,又是多少呢?
我们不妨再来算一笔账,我处职工集资兴建的"绿色银行"和"以绿兴绿示范基地",栽植扩繁的节约型绿化品种--麦冬,面积已达22万平方米。引种时每平方米可栽植2.5-3斤,2-3年间,基本可以郁闭,每平方米可收获麦冬15-20斤,如果按每斤麦冬1元价格出售,每平方米至少可以卖出12斤,也就是说每平方米可创产值12元,那么22万平方米的种植面积,3年时间就可创经济效益260余万元。未来几年内,将濮阳建设成为北方重要麦冬基地的战略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意义。
"濮阳园林"在周边省市行业中成为一块招牌,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财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我处抽调修剪技术骨干赴郑东新区承包了绿篱模纹修剪工作,凭着精湛的技术和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受到业主的好评。每人每月增收达1000余元。2009年,河北唐山地区搞基础设施建设,甲方主动邀请我们组建一支队伍,协助搞绿化建设。在工作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的职工顽强拼搏,识大体顾大局的精神,受到了甲方高度称赞,尤其是施工质量、工期方面,更是赞不绝口,在短短20余天的时间,职工人平均收入2000余元。
科研助力,加快行业发展。自2005年我处成立创新园林研究所以来,把握节约型园林建设和生态发展方向,以解决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实施项目引领,大力引种培育大花秋葵、葱兰等新优地被,在绿地中推广应用,从而逐步走上花卉苗木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产业发展道路,为濮阳园林绿化事业做出积极地贡献。目前,多项科研课题得到专家的认可,苗木转化应用达50余万株,直接经济效益35万元。
--社会效益。"创新兴绿、创业富民"发展战略,辩证地将兴绿与富民结合起来,城市得绿、职工得利、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居住环境得到美化,使得濮阳园林的美誉度、影响力和扩展力都得到提升,为推动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品牌带动城市发展"的战略也指日可待。
引进高素质人才,学习先进理念,加快人才资源建设,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以外地工程为连线,不断输出优秀施工、养护队伍和技术人才,创新增收途径的同时,打响"濮阳园林"的品牌,为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组织文化的不断创新,成为单位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我处充分利用内刊"濮阳园林"和网站、文化角、宣传栏等媒介,扩大组织文化的影响力。组织文化已成为一种信念力量,渗透到单位规划、发展的方方面面。组织文化的培育,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赞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作为一种核心战略资源,为建立一个氛围融洽、齐心协力、不断创新、积极进取的和谐组织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现实意义。
我处深入实施科学兴绿,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管养水平,使得养护主业成为一种品牌,在周边省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濮阳园林"品牌的树立,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外,更是为濮阳园林绿化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编辑:songgao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