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花月季生产将走高端

2010-06-01 19:00:17    作者: 王海燕     来源:中国花卉报     浏览次数:

  月季作为鲜切花的当家品种,虽然近年来在北京有所发展,但一直处在农户分散种植、规模小、产值低的局面。为此,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花卉产业处处长王春城表示,今后北京的切花月季生产将定位高端,以出口为主,拉动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找准突破 定位高端

    莫尔海姆(北京)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向阳告诉记者,北京十几年前就开始生产切花月季,后来受到云南月季的冲击,产量减少了许多。由于需要长途运输,云南外销的月季产品质量多多少少受到影响。而首都国际机场有飞往全球各个国家的航班,北京种植户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生产高端产品,主攻出口市场,与国际接轨。

  对于内销市场,目前北京本地产的切花月季还不到总销量的3%。本地的产品新鲜度高,运输费用低,有一定优势,这在近几年日益凸显。随着燃油费的增加,运输成本不断提高,从云南采购切花月季的成本越来越高。北京周边一些花卉种植户看到了商机,纷纷加入到切花月季的生产行列,位于昌平区的北京钟家营德福苑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的一家。该合作社去年开始生产切花月季,法人代表陈立军表示看好市场前景,所以今年将产业扩大到10万支的规模。北京市平谷区春艳花卉中心1985年就开始生产切花月季,虽然经历了起起落落,但该中心负责人王启才表示对未来的市场依然充满信心,今年计划将产量增加到40多万支。据了解,目前平谷有5户农户在生产切花月季,总年产量已超过了100万支,主要投放北京市场。

  适度投资 创新技术

    袁向阳提醒种植户,云南自然气候条件好,生产成本低。北京种植户如果只是生产普通产品,难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如种植户定位高端市场,在品种和质量上与云南的产品拉开差距,则本地产品销量占据总量的20%是没有问题的。一直以来,国内一些种植户认为月季生产条件比百合等花卉要求低,事实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要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应适度投资,增加生产设施投入必不可少,且应形成一定的规模。

  在品种上,云南的切花月季以传统“老三样”即‘卡罗拉’、‘影星’和‘黑魔术’为主,占总产量的70%左右。王春城表示,北京的切花月季应种植一些新品种,园林绿化局一直比较注重适合北京生产的切花月季新品种的研发和引进,以形成品种优势。袁向阳也透露,莫尔海姆公司目前正筹划在北京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在展示新品种的同时,不断摸索新品种在北京生产的技术关键点。他提出,目前云南一平方米年产切花月季不到100支,创新种植技术后,加上配套设施,北京温室中一平方米切花月季年产量可实现180支至200支,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形成竞争优势。

北京莱太鲜切花批发市场月季批发区。

编辑: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