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建设:不破而立更值得尝试

2010-06-04 17:34:46    作者: 骆会欣     来源:中国花卉报     浏览次数:

  常言说“不破不立”,但对于当前的城市绿化建设而言,“不破而立”是一件更值得业界尝试的事情。国内外众多经典案例一再提醒我们,虽然这样做难度会增大,需要更多的创意设计,但其最终效果则会大不相同。

  世界瞩目的上海世博园建设为业界提供了这样的经典范例。如今矗立在黄浦江畔的巨型“城市温度计”已成为与“东方明珠”齐名的上海标志性建筑,其前身就是上海发电厂的大烟囱,废弃已久。当初很多人都建议将其拆除,但200多米的大家伙要爆破不仅耗费大笔资金,还会增加污染。正是在“不破而立”思路的引导下,设计师通过创意化腐朽为神奇,将之化作中看且中用的功能性艺术品。

  纵观世博园内,这种“变废为宝”的城改项目还有很多。“宝钢大舞台”前身是上钢三厂特钢车间,对特钢车间的改造,设计师既没有拆房也没有凿墙,而是在厂房外墙种植大量立体绿化植物。“新外墙”不仅环保,还具有浓郁的装置艺术的味道。在上海民族工业摇篮旧址上建设的上海世博园,正是因为在建设中保留了这些历史记忆,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经典之作。其经验告诉我们:经典的创造不在于大兴土木“破而后立”,而在于巧妙设计保护好场地记忆“不破而立”。

  现在很多城市绿化建设流行大拆大建,要的是建设速度,追求的是绿化规模,但对公园绿地在保存原场地的历史记忆方面大多做得不够理想。其结果是公园绿地虽然建了不少,但很少能成为经典作品,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少文化内涵。广东中山岐江公园作为俞孔坚回国后主持的重要案例,自建成后获得了诸多荣誉,从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荣誉设计奖、中国建筑艺术奖到ULI全球卓越奖,这个在造船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主题公园,之所以能成为有国际影响的案例,就是因为它引入了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设计理念,在工业旧址保护和再利用方面进行了尝试。

  城市公园绿地不只是一个休憩的场所,同时还是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承载体,在建设中应注意用各种形式记载历史变迁,增加公园绿地的历史文化气息。历史文化记忆拆了毁了很难再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更应该倡导“不破而立”。

编辑: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