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案例设计师谈低碳:关键在文化
汉堡案例设计师谈低碳:不一定新奇关键在文化
“坦诚地说,我们没有采用任何新奇的低碳技术。关键,在于文化。”城市最佳实践区汉堡案例“汉堡之家”的设计师克里斯蒂娜说。
她的这句话,与中科院院士郑时龄所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次世博会展示的不一定是很新奇庞大的装置,也可能是很实用但不起眼的技术。”
显然,科技发展至今,城市更新早已超越单纯的技术问题。要想真正普及低碳生活,势必要让低碳成为文化,让低碳理念常驻公众心间。因此,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现的“低碳”科技,多为在该城市已经使用甚至普遍应用。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重音终究是要落在“生活”。
成熟技术>前瞻技术
“低碳”这个当下流行词,依赖的,恰恰不是最新最奇的技术。
“汉堡之家”是中国境内首栋获得认证的“被动房”(即超低能耗房)。但克里斯蒂娜说,其所用建筑材料或技术并非多么先进,不要说发达国家,就连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都能做到。
伦敦零碳馆的原型是英国伦敦贝丁顿的零碳社区。而馆内的“零碳”餐厅,看起来并没有多“炫”:喝完的饮料瓶拿来装饰吊顶,水管下脚料用来制成椅子,这不是读中小学时我们常做的手工课吗?
至于上海案例“沪上?生态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吸纳传统建筑智慧,运用了70%成熟技术与30%前瞻技术,既低碳又省钱,着重强调的就是能够推广到广大住宅建设与旧区改造中的普适性。
类似例子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并不鲜见。比如自行车,再寻常不过,但瑞典的马尔默案例、丹麦的欧登塞案例等以低碳著称的城市,展示的亮点就是自行车文化。
政府+开发商+百姓
汉堡第一市长伯斯特说,类似“汉堡之家”的“被动房”,造价比常规建筑高出10%。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汉堡,这10%主要由市政府和未来业主共同承担,开发商的负担并不大,相反还会得到政府奖励。
那老百姓为何愿意负担这笔“额外”费用?对此,伯斯特的回答很简单:“‘被动房’所耗能源极低,居住10年以内就能‘省’回这笔钱,为什么会不愿意呢?”
愿意,当然是因为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投资可以“省”回,仅为其一。让我们去欧洲最大的城市建设项目??“汉堡之家”原型所在的汉堡市港口新城看一看,个中细节,值得玩味。港口新城紧邻汉堡市中心,原为老仓库、废工厂林立的码头区,1997年决议重建,大多数的已有建筑、道路均得以留存,并新建了多用途的混合型标志性建筑,成为一个功能健全的全新城区,每一栋楼都达到了很高的生态标准,并且居住、办公、文化等各种各样的生活空间巧妙融为一体,以便住户进一步节省交通能耗。
于是,“一座符合所有老城区标准的环保居住的样板城市‘创造性地’呈现。”一位德国作家如此评价。
上下一心=文化
有了技术的支撑,有了机制的保障,还需要的就是让低碳成为文化,成为一种直达人心的可持续理念。
德国“绿色之都”弗莱堡市市长萨洛蒙说:城市得以可持续发展,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市民们的广泛支持和不懈努力。
在丹麦的欧登塞,自行车俨然是市民的生活方式:孩童时,被父母抱到童车车座上寻找平衡感;稍大后,坐在一大一小拼接成的“组合式”自行车后座上学习踩踏板;成人时,自然而然就习惯骑着自行车自在出行。
骑自行车在瑞典的马尔默也是市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如果你在马尔默街头遇到一个身穿醒目橙色背心的骑车人,那很可能就是市长。“5公里以内开车是可耻的”,这句话在马尔默早已深入人心。两年前的夏天,马尔默市一名男子被“奖励”一辆自行车,原因就是他在市政府发起的“开车游别荒唐”活动中,因每天驾车往返于相距仅200米的家与工作地点之间,而当选为“最荒唐的交通方式”出行者。
罗马非一日建成。而政府垂范、百姓响应,社会广泛层面上下一心,就势必能让低碳成为文化,让低碳理念常驻公众心间。
科技发展至今,已从早年产品博览发展到当下文化博览的世博会,就此有了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编辑: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