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水法”--人工喷泉中国变形记
恭王府内曾有联通假山与室内的水法。图为新建的喷泉。
从胡同中“回游”到圆明园的喷水石鱼。
十数米高的“水塔”位于大水法和海晏堂的中间地带。
溯源
人工喷泉本是西洋园林建筑中的景观,18世纪初叶正式传入中国。最初传入中国的名字就叫“水法”,既取用机械引水以成戏法之意;又是翻译时取“水”之意和喷泉(fountain)“法”(F)之音合译而成。水法这种造园手法,最早和最集中的仿建之处在圆明园,包括谐奇趣、海晏堂、远瀛观周边的大型喷泉群在内,共有大小水法二十多组。其后,水法进入私家园林,规模有所缩小,但同样注重设计感并与园林整体协调。时下,城市喷泉成为人们消暑度夏的方式一种。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流水的石槽也是极尽雕工之能事。
(采用“C罗式劈腿站立法”的)游客所立之处原为皇帝在圆明园观看水法的席位。喷泉全部开放时,“声闻里许”,近处谈话时需要借助手势。水声滔滔、水雾氤氲、平日里拉着长脸的皇帝也会随之手舞足蹈……
园里的荷花正在盛开,游人拍照累了,就坐在岸边的柳荫下歇一会儿,瞅着面前的喷泉唰唰地喷水,无论对实际的还是心理上的消暑都十分受用。
“谐奇趣”???乾隆的震惊体验
圆明园管理处原副主任张恩荫说,圆明园中引入水法,离不开乾隆皇帝对它的偏爱。园里的西洋楼景区具有浓郁的欧洲巴洛克风格,第一个水法工程就位于西洋楼的谐奇趣。1747年,乾隆皇帝在圆明园翻阅西洋图画时,无意间看到一幅水法的图样,觉得非常新奇。于是找来意大利传教士???也是西洋楼的设计师郎世宁,问能否在圆明园中建造水法。
郎世宁答应了下来,并推荐法国传教士蒋友仁负责机械设计。虽然乾隆十分重视,隔三差五到现场查看,仍然无法提高工程进度。“原因在于蒋友仁也只是‘略通机械’,连水法的样子也没见过的中国工匠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时隔四年,第一个水法才最终落成。大殿前的大型喷水池里,本来是静物的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因为喷吐水花,如同活了一般,别有一番情趣,乾隆于是命名为“谐奇趣”。
谐奇趣的水法算作一期工程的话,二期工程就是随后来精心打造的大水法、海晏堂的“水力钟”等。现在远瀛观前遗存的大拱形,因具有圆明园的标志作用,成为游人最喜欢留影的地方。它们正是大水法遗留下来的石龛。
石龛的门洞下曾有一个大型的喷水狮子头,水流嘴里吐出来,就形成一个七级跌落的水帘景观。另在大水法的左右前方,也各有一座巨大的13层方形喷水塔,塔顶和四围的几十根铜管一齐喷水,同样形成帘瀑形喷水景观。
编辑:jus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