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城建如椽大笔绘新图

2010-08-13 17:46:37         来源:黑龙江日报     浏览次数:
    这是一座曾经让人感到些许汗颜的城市:楼无特色路不平,缺少规划脏乱差,多少年一直裹足不前;这又是一座让人感到信心百倍的城市:一片片棚户区正在消失,一幢幢高楼正拔地而起,一张张画卷正在铺展延伸……

  佳木斯正以如椽大笔书写着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塔吊林立,机车穿梭。市区随处可见的是建设大军忙碌的身影。建设,规模空前的大建设,佳木斯城建史上的一个奇迹正在发生……

  “作为老工业基地,我们的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就拿道路来说,每年只是修修补补,市民时常承受着“拉锁路”带来的尘土飞扬,出行频频受阻。”说起佳木斯的过去,在城建口工作了近30年,亲历了城市每一次变迁的市建设局局长刘国桥很是感慨:“要说速度最快、变化最大应该是近3年,特别是今年。”

  刘国桥告诉记者:“今年的城市建设任务是有史以来投资最多、工期最短、困难最多、标准最高的一年。340多个项目,300多万平方米施工面积,其中,路桥、园林绿化、城市亮化及体育场馆续建等工程必须在百日内完成,相当于半年干了5年的活。”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对佳木斯市决策层及建设者来说不啻是一次严峻挑战。

  4月26日,当规划设计、招投标、征地拆迁、落实责任单位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后,佳木斯市召开了“迎省运路桥园林建设百日攻坚”动员大会。副市长张书滨郑重承诺:坚决打赢路桥园林建设百日攻坚战,以崭新形象迎接省运会。一场大手笔改写佳木斯城建史的会战正式打响。

  全市180多家建筑施工企业即刻开赴现场,各就各位。新建、维修和拓宽改造的31条道路及21座桥梁同时开工;“八横九纵”17条主要街路和“五园一带”绿化工程全部启动;市区主干路及500多栋楼房的美化亮化同步跟进;15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工程全力推进……建设大军昼夜奋战,各项工程势如破竹。

  百日会战,工程量之大、时间之紧、要求之高、涉及部门之多前所未有。重压之下,佳木斯自上而下建立了一整套优质高效的推进机制,市级领导按既定原则包项目全程跟踪,一抓到底;各部门领导签责任状,明确工程开工时间、完成时限、质量标准,各司其职;各施工单位精诚合作,倒排工期、交叉施工、错时施工、流水作业,确保按时间节点如期完工。

  上了“夹板”的市领导们,大都在车里自备一双胶鞋,随时挤时间到现场督战。各相关部门领导更是时常“泡”在工地,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仅40天,路桥改造涉及的1871户居民,便在多项优惠补偿政策的引导和拆迁部门周到细致的服务中顺利搬走。

  承担市区主要街路铺装任务的东方市政建设开发公司,自“领命”12条街路50多万平方米铺装任务后,全公司600多人立即奔赴施工现场,7名公司领导分片包干,坐镇指挥。油工班长马关力每天和弟兄们头顶炎炎烈日、脚踩100多摄氏度高温的沥青混凝土,一干就是近20个小时。“我们现在4天穿坏一双鞋,一人一天能喝20瓶矿泉水。”还没进沥青搅拌厂大门,记者就感到一股灼人的热浪,20多名搅拌工人正挥汗如雨地忙碌着。班长王积国告诉记者,现在每天要出700立方米的料,搅拌量是过去的3倍,每天都是凌晨1时开工。为保证前方施工,他们买来十几张床,每天吃住在搅拌厂。

  “大会战”引发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在所难免。张书滨任总指挥的城市改造建设指挥部应运而生,并派生出“早朝”制度。自5月27日起,每天6时,几十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齐聚市建设局会议室,总结昨天进度,化解各种矛盾,部署当天工作,做到当日事当日毕,使各项工程有序推进。

  7月末,随着路桥、体育场馆、绿化美化等工程的如期收官,佳木斯人以其固有的执着和勇气,气势如虹地完成了建市以来城市建设完美的“蝶变”。

  几个月前还在为施工造成交通堵塞、尘土飞扬而抱怨的市民,如今,不仅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竖起了大拇指,还纷纷要求为建设者请功。

  “富规划,穷建设”。把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项目都纳入规划的控制之下,让“以路为纲,配套建设,坚持标准,一步到位”的城建理念融入每个规划之中,实现用科学的规划引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008年初,刚刚上任的佳木斯市委书记林秀山在对这座城市进行深入调研后,做出评价:建筑风格混杂、功能不清、设施不全……根源在规划。规划设计、执行、管理都需要改进。

  作为老工业基地,佳木斯存在着城市基础设施老化、欠账较多的共性问题,加之“重建设,轻规划”观念束缚,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司空见惯,使本该行使城建“龙头”职能的规划部门时常遭遇“向权利诉说真理”的尴尬。

  2008年8月1日,在调整充实了规划局领导班子后,林秀山在全市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提出明确要求:“今后,没有规划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开发。”同时将规划审批后的监管权交回规划局,形成规划设计、执行、管理权责统一的管理模式。

  采访规划局局长葛凤岭,都因他太忙而一拖再拖:“没办法,规划是城建的龙头和灵魂,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质量。大建设促使我们必须先行一步。”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区两带一城”发展战略和建设“秀气、灵气、洋气、漂亮,幸福指数较高的快乐型城市”目标,规划局调整编制了《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以松花江为主线,沿江带状组团式布局”的思路,相继编制完成了《城市滨水总体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区规划》等123项规划任务。仅今年上半年,就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滨江路、光复路等34条道路和5座桥梁及总长度约280公里的市政地下管线规划设计。

  坚持以路为纲,带动城市扩张,是佳木斯近几年矢志不渝坚持的方向。按照沿江发展、两岸繁荣的原则,通过规划路网拉开城市骨架,使原来不足40平方公里的市区一下扩展到192平方公里的建城区,形成东起建国乡、西延敖琪镇、南拓四峰山、北展莲江口,由城市外环路合围的“大佳木斯”框架,沿江自东向西发展成高新区、商业金融区、行政文化区、生态旅游区的多中心“串珠式”带状城市结构。

  路是城市的血脉,其质量高低不仅直接反映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事关城市的“门面”,更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未来的发展。

  林秀山上任之初便结合自己多年的城建经验和佳木斯的实际,提出了“以路为纲,配套建设,坚持标准,一步到位”的城建新理念,并对道路建设提出了“十年不破道,永远不拓道”目标。

  “说实话,我们是用了一年多时间,才真正理解了这16个字的深刻含义。”6月初维修松桦路工程让葛凤岭记忆犹新。由于工期紧,加之对新建路和维修路“一步到位”的理解“不到位”,规划及相关部门没有按“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协调供排水、通讯、电力等“七管八线”单位配套施工,只铺装了路面,留下了日后“拉锁”隐患,受到林秀山的严厉批评,并限期返工。“这次教训使我们加深了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并将其融入每个项目的规划之中。”

  7月27日,佳木斯日报、生活报三江版同时用整版篇幅刊发了《让我们共同规划设计美好的家园》专刊,首次将佳木斯的未来向全市人民公开展示。规划局副局长张大伟告诉记者:“这是继佳木斯城乡规划展示馆建成并向公众开放之后,继续深入实施阳光规划、百姓规划工程而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提供参与城市规划的又一渠道。”

  半年要干5年的活,要速度更要质量。“旁站式”的死看死守,不间断的巡检……使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在全程跟踪式的质量监控中得到完美演绎。经营城市,资产变资本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破解城建资金难题的“秘诀”,是佳木斯对“思路决定出路”的最新诠释

  半年要干5年的活。人们在感叹其魄力和勇气的同时,无法不在“保证质量”的后面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质量,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和政府形象。为此,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各相关单位把此项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并启动行政问责制。市属各媒体从百日攻坚战之初便将质量监督电话公之于众,请广大市民共同为质量把脉问诊。

  在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邓林清的车里,放着一张2010年开工路桥工程表,工程名称、监理单位、监理人员、项目经理、联系电话一目了然。“现在我每天都是围着它们转,一天得跑100多公里。”自路桥建设全面启动后,他们采取全程跟踪式的质量监控措施,推行“两监两检”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管理方法,并不断延伸监控范围,确保所有工程没有质量监督盲点。

  在每个施工路段,他们要求监理单位必须有两名监理人员在现场“旁站”,对路床、沙垫层、水稳沙、沥青混凝土等各工序标准死看死守。监督人员每天不定时巡查,发现监理人员3次脱岗,立即清除建筑市场。质监人员及时跟进,对结构层及每个工序进行初检验收,不合格的坚决推倒重来。

  5月25日,质监人员在滨江路拓宽改造现场检查时发现,新拓路段下面原来是垃圾土,如不进行技术处理,会导致拓宽段与老路段接茬处出现沉降裂缝。建设局立即组织相关部门现场勘查论证,决定对已施工的1130平方米路段的沙垫层和垃圾土全部清除,增加基层厚度,避免了拓宽路段出现沉降现象。

  刘国桥告诉记者,上半年,全市路桥工程未出现一起质量安全事故。“如果我们失职,既无法向已对全市人民作出庄严承诺的市委市政府交待,更无颜面对家乡父老和自己的良心。”其实,刘国桥的这番话,又何尝不是广大建设者的心声和百姓的企盼。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无疑是制约城建的最大瓶颈。张书滨告诉记者:“今年佳木斯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将超过60亿。”对于仍处于“吃饭财政”阶段的佳木斯来说,60亿,无异于天文数字。

  钱从哪里来?佳木斯市市长孙?认为,城市的发展重要的不仅是投入,更重要的是理念。

  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今天,把城市作为一种资产来经营,变过去单纯靠财政投入建设城市为经营城市,这是政府行为方式的一次变革。

  按着这一思路,他们本着“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创新经营城市理念,整合城市资源,盘活城市存量资产,推进投资主体和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初步建立起一套靠城市资产融资建设城市的新机制,形成投入?回收?再投入?再回收的良性循环。

  张书滨为记者粗算了一笔账:近几年,作为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市城投公司通过向上争取、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先后融资30多亿元,占城建总投资的20%左右。可见,大量的建设资金均源于对城市的经营。

  作为法国达尔凯公司在中国开展城市热网建设与经营业务的首座城市,达尔凯城市供热有限公司在佳木斯的成功运营,不仅为达尔凯在中国扩展业务起到了示范作用,也为佳木斯运用市场手段经营城市迈开了第一步。

  这种用资产参股交给外方经营,若干年后再移交回来的BOT模式,随即在佳木斯放大扩散,衍生出BT、TOT、BOO等多种通过实施特许经营权融资的模式,并由此产生“马太效应”。

  总投资3亿元的市政排污、排水管网建设项目,实现了政府财政“零”投入即可完成全部改造建设任务的承诺。6月8日,佳木斯城投公司与福建亚通新材料公司签订了BT项目合同,亚通用自己生产的新型管材完成排污、排水管网建设后,佳木斯按约定回购,不仅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难题,并尝试了“建设?移交”的融资新模式。

  思路决定出路。金港湾小区、香格里拉五星级酒店、四丰山风景区等一大批规模宏大、建设标准高、影响深远的项目,都已经并将在政府“零投入”中得以实现。

  孙?认为,思路的转变,解决的不仅是钱的问题,它对佳木斯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更有意义的财富。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大建设,正高歌猛进,“创三优”,亦如火如荼。“揭丑”、“强行入轨”、向陋习宣战等一系列力促文明和谐的组合拳,正助推这座城市向“三气一亮”的目标迈进

  在大规模进行硬环境建设的同时,佳木斯更重视软环境的改善。

  市民“十大不文明行为”评议活动率先拉开了向陋习宣战的帷幕。

  6月28日,市属6家媒体联合刊播的评议市民“十大不文明行为”的公告和调查问卷一出,立刻引起了全市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一时间,小区、学校、单位、公交车和街道上,市民聚集一起议论哪种不文明行为最让人憎恨,并纷纷采取上网、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参与投票。

  不到两周时间,全市3.53万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参与了评议和投票。在列出的40项不文明行为中,依次评出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说脏话、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等“十大不文明行为”。

  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平告诉记者,这是佳木斯近年来深入开展的“七城同创,三优共建”和“迎省运、讲文明、创三优”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这种为自己“揭丑”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强烈共鸣,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8.79%的市民回答对自己发生过的不文明行为能自觉改正,99.98%的市民愿意为建设文明城市出一份力。

  7月19日,随着长安路“无障碍”管理和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的一并启动,佳木斯开始用“强行入轨”的方式向不文明交通行为“亮剑”。在市区主要街路中间,由交警、协警、武警及市民志愿者等千余人组成了“人护栏”,采取拦、劝、罚等方式,向随意横穿马路的行人坚决说“不”。在各主要路口,反复播放交通知识,“苦口婆心”;交通知识宣传板上,“机动车十不准、非机动车八不准、行人六不准”,一目了然,并无一例外在每项违章罚款的后面加上“强制协管交通两小时”的处罚。

  在7月21日的市委常委会上,林秀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交通法规,做表率。29日,千余名市直机关党员干部齐聚市行政中心广场,在印有“迎省运,讲文明,带头维护交通秩序十做到”条幅上郑重签名。

  与此同时,围绕无裸露、无破损、无垃圾,有秩序开展道路、绿化、设施、庭院等七个创优的城市建设与管理“达标创优”活动也开始由主路向辅路延伸,由临街向庭院拓展,由部门单位向系统行业推进,以实现建设与管理的全覆盖。

  此外,以净化、美化、绿化家园开展的文明小区、文明庭院、文明楼道的“市民文明奉献月”活动及各行业专项治理行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佳木斯正在对市区进行全面彻底的“洗脸”、“消堵”、“修边幅”。

  佳木斯变了。这是记者采访数日来的突出感受。不仅体现在大建设带给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佳木斯人的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不定则已,定必落实。不干则已,干必一流”的务实争先作风使这里处处呈现出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喜人局面。

  林秀山认为,这种变化难能可贵,它是改变佳木斯落后面貌,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内在动力。

  入夜,华灯初放,在沿江十里景观带和大小广场上,数万人踏着节拍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映衬下翩翩起舞。“四节联袂”,“民运、省运”接踵而来,日益丰富的“文化菜单”使佳木斯人的文化生活步步登高。

  大建设,还在继续。奇迹,仍将上演。一座秀气、灵气、洋气、漂亮,幸福指数较高的快乐型城市正在崛起……

编辑:水墨清侠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