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屋顶绿化难在认识 而非技术与资金
杨国雄希望,有一天每个建筑物顶层都有一座花园。
在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坐落着中国科学技术部节能示范楼(以下简称节能楼)。这座已建成6年的8层建筑,外表看起来并不特别。然而,经过2007年的测算,整栋楼可比普通楼节能74.3%.卓越的节能效率为它赢得了2005年度LEED绿色建筑金质奖,并且获国家建设部授予的《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综合类第一名。在节能楼的顶层有一个820平方米的花园,73种乔灌木、129棵树错落有致,亭台鱼池相映成趣。就是这样的一个花园,在国内起到了屋顶绿化的示范作用,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学习后将其推广到各个城市。
花园旁边有一间办公室,笔者在这里见到了中国科学技术院所联谊会秘书长杨国雄。2004年节能楼落成后,他一直在这里办公,对节能楼有着深厚的感情。
“说起屋顶绿化,我觉得关键是认识问题,而不是技术和资金。”杨国雄说,“这座节能楼是2002年设计,我们在2003年夏天做的屋顶绿化,一开始并无此打算,在大楼建成后才开始绿化,这就说明在已建成的楼宇上进行绿化是完全可行的。”
杨国雄坦言,我国在屋顶绿化方面已经突破了各种技术难题,比如选择人造火山灰来解决土壤轻质化的问题。这种灰非常轻,可以让顶层不承担过重的土壤。“关键是要将各种技术整合在一起,因为屋顶涉及到园林、建筑、防水、结构安全、绿化、耐寒植物选择等多种学科,所以要科学地规划,听从专家的指导。”
技术上不是难点,杨国雄也不认为成本是问题:“我们当时建设屋顶花园一共花去了24万元,折合下来每平方米只需成本300元。政府对屋顶绿化采用后补贴政策,一年后,海淀区绿化办补贴我们22万元。”
“所以,关键要有对屋顶绿化的认识,城市的建筑物侵占了绿地,屋顶绿化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补偿。”杨国雄希望,有一天每个建筑物顶层都有一座花园,这样我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生活在绿色的楼宇群中。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