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岭南派建筑的第二代秉薪人(组图)

2010-09-09 17:31:43         来源:南方网     浏览次数:

2010年5月3日,上海世博园中国馆与世博轴交相辉映。 东方IC供图

何镜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获建筑创作大奖最多的人。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国庆60周年“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 

何镜堂 岭南派建筑的第二代秉薪人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像一把灰色断刀插在平静的大地上。 

何镜堂 岭南派建筑的第二代秉薪人 

何镜堂 岭南派建筑的第二代秉薪人 

何镜堂 岭南派建筑的第二代秉薪人 

何镜堂 岭南派建筑的第二代秉薪人 

何镜堂 岭南派建筑的第二代秉薪人 

  何镜堂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博导。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因负责设计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而被称作“中国馆之父”。

  索引

  何镜堂不只是院士,不只是新中国获建筑创作大奖最多的建筑师,他是传承岭南建筑薪火的人。岭南学派的建筑作品逐步摆脱了地域性的限制,从广东走向全国,从中国建筑的边缘迈向主流。更在于其将和他的团队,用自己原创的作品,让中国建筑设计领域,从仿学时期走向原创。

  唯心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建筑是凝固的诗行。

  悲怆的黑,张扬的红,蓝色的海,岭南土的黄,都曾是他诗作的底色。但你很难用哪一种风格来形容何镜堂。尽管他用近乎铺张的大红,在黄埔江畔垒起了“东方之冠”,但他从来不是豪放派,即便他用逶迤的连廊,在珠海一河两岸打造了温雅的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你也依然无法用婉约形容他。

  “他的设计风格很广”。无论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的沉郁悲怆,还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热烈张扬,或者大量校园建筑的书卷温雅,只是在过去近三十年,在他气质跨度绵长的建筑里,总有一种东西含蓄地存在着:他从不曾剑走偏锋,他总是在理性秩序之中有节制地浪漫,他注重建筑本身的功用,也同时致力于让建筑和谐地融入城市。

  如果建筑会说话,何镜堂的作品则总是在刻意地保持着“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的得体严谨”。平实,简练,又富于力量。

  跟很多同龄人一样,保存着那个年代对《毛泽东选集》惯有的情感,“文革”中熟读的《矛盾论》,成了他之后三十多年里解决所有问题的哲学方法。经历了弱国无外交到中国始崛起的更迭,在他的作品里,对爱国有一种表达的诉求。

  他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并不刻板的守护,他认为“最后总是要回到文化上来”,在世博中国馆的设计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抽象表达,寻求气韵与精神;他反对随意撒落的高楼大厦,让一个城市变得没有灵魂。他对现代科技有一种适度的接纳,他喜欢用现代建筑句法包装传统因子,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为了营造场所精神,“调动了他们认为最合适的建筑元素、手法、材料和技术”。

  跟很多同龄人不一样的是,他一直是个行者,朝着十三岁那年的理想。他从未停步。即便最困难时期,“文革”年代。

  “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的建筑学令他神往。在最困难的时期完成了大学教育并保研,师从一代岭南建筑宗师夏世昌。作为“文革”前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正式毕业的唯一研究生,被分至武汉工作后又被下放偏远山区务农。画速记是那段岁月里聊以自慰的方式,也是他和专业的唯一联系。那时,他的同班同学中不少已弃专业而去。他说“‘文革’荒废了很多时间,但我有个大收获:学习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学会了辩证思维和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找主要矛盾,直到现在,这还是我搞建筑设计的思想方法!也是我提出‘两观三性’创作思想的哲学基础”。

  45岁携妻儿自京城空降母校,是至今让何镜堂觉得人生最为正确的选择之一。一个月后,属于何镜堂的传奇开始。深圳科学馆的设计方案中标,凭此一役,他奠定了业内的江湖地位。返粤近十年之后,在美国绿卡面前,他再一次选择了留下来。他相信“留在国内的平台更大,国家需要我我也需要国家”。7年之后,工程院院士加身。直至今天,在他所获的数不胜数的奖项里,既有来自中科院的光华科学技术奖,也有来自设计艺术的终身成就奖,他提出“两观三性”被视作是岭南派的传薪人。他还被业内称作将已边缘化的岭南建筑带回到中国中心。但这一切也都浸着汗水。仅去年,他乘机120多次,仅广州到上海,也有29个来回。72岁高龄的他一年超过300天是处于工作状态。

  回顾所来径,何镜堂时常感慨自己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上的准确选择。在不同时代的背景下,仿佛总能理性地判明方向,抉择道路,“通过不断调整,修正,向目标趋进,实现从微观事务到宏观发展的主动掌控”。而所有这一切基于他对工作的热爱,并从未停步。

  何镜堂无疑是幸运的,他找到了可以将生命附丽其上的事业。“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寻找各种机会去实地考察和研究建筑,这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为他开了近十年车的司机感慨:我不懂他的建筑,我服气他的精神。

  或者之于何镜堂,成功不只在于他擅长于设计建筑,更在于他善于设计人生。他说:每一步,他都有目标。

  人物志

  今天,何镜堂将再一次站在高处,接受来自四周的鲜花和掌声。“2010年度中国创新人物大奖”的十人名单里,他是其中一位。

  在过去的近一年中,这个72岁的白发老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奔赴不同的城市接受各种奖项,以及来自新闻媒体的包围,他甚至笑言“多到实在受不了”的地步。

  蛰伏看《毛选》打下创作的哲学基础

  1961年,就读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系的何镜堂因学业优秀而保研,师从岭南建筑宗师夏昌世。

  夏昌世是留德博士,也是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开拓者。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重新回归华工的何镜堂,因师从夏而延续了华南建筑教育的发展脉络,走了学院教育与设计创作结合的路,也因此给华工的建筑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

  研究生毕业后,1967年,何被分到湖北省建筑设计院工作,很快又到偏远的郧县当起了知青。妻子李绮霞则分到了北京市建筑设计院。

  直至1973年二人得以团聚。何被调进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虽也有厂房、工艺及结构设计,但到底建筑创作是个附属的。何镜堂找不到施展的平台。他以阅读《矛盾论》、《实践论》的方式排解苦闷。做笔记,并结合生活和工作中的例子分析。“这样一种不动声色的磨砺给了何镜堂一种直抵事物本质的洞察力”。那个年代的积累奠定了何镜堂后期从事建筑创作的哲学思想。到今天他仍然感激当年的阅读,他认为正是当年打下的基础让他今天能在平衡各方利益时做到得心应手。

  回归45岁赢得江湖地位

  1967年,何镜堂毕业,他是那年夏昌世唯一一个研究生。但真正在建筑师的梦上狂奔是在1983年,他45岁之后。

  1983年5月,何镜堂夫妇带着一双儿女,从京城空降母校。那时,华南工学院刚刚成立建筑设计院。白云山庄旅舍、广州宾馆、白天鹅宾馆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秀建筑作品开始在广州矗立。

  回到母校的第三天,设计院的陈开庆院长给何镜堂夫妇带话,深圳科技馆要重新举行设计竞赛,邀请华工院参加。就是这一消息,让何镜堂夫妇在重回广州后的一个月内,迅速在业界奠定了“江湖地位”。

  在14平米不到的居室里,经过20多天的日夜酣战,何镜堂夫妇完成了他们建筑生涯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工程???八角楼的深圳科学馆设计方案。

  把他们“所知道的一点新的东西全都用上了,像共享空间,母题设计法这些概念,都糅合进去了”的建筑物,在之后相当长时间内都是深圳市的地标性建筑,而何镜堂也因它而获奖连连。直至去年六十周年大庆,这一设计还被中国建筑学会评为全国最优秀建筑创作大奖。

  有人认为这也是何镜堂人生旅途中的标志性建筑,的确,自此一役之后,何镜堂的建筑生涯,在经由漫长逼仄的甬道后,顿时开阔。

  2009盛誉空前

  一年多之后,跟建筑家莫伯治共同主持设计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再一次通过古典原则和现代手法的糅合,轴线对称的构图,结合山坡环境特征,以浑厚庄重的石阙门开始,以简洁明朗具有时代感的空透手法,构筑了古墓博物馆的整体形象和环境气氛。

  这个之后有着“广州拳头产品”、被业界评价为“传译两千年前的历史文化”的力作,以其极高的文化品位而被列为20世纪世界优秀建筑精品。并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

  从五邑大学教学主楼,到广西桂林博物馆;从市长大厦,到华南理工大学逸夫科学馆,以及有着海洋特色的鸦片战争海战馆;从被外界誉作“震撼心灵”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到扛鼎之作???东方之冠中国馆。

  何镜堂自此在专业上迎风绽放。中国馆那件“并不好穿的红衣裳”为何镜堂带来的盛誉前所未有。尽管最初,这个建筑也有异议。但他认为“凡轰动性的建筑必有轰动性的声音”。最初对网上的并不完全理性的言论他也有些不舒坦,但很快他跟他的学生说“人总是要在各种非议中成长”。他已经记不清从世博开幕前后到今天,他接受过多少家媒体的采访,“基本上能来的都来过了”。关注他的报道多到他认为“有些过了”。仅去年,他在全国的学术演讲达28次,平均不到两周一次。

  也在去年,纪念馆获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而这只是他十三项获建筑创作大奖中的一个。他也成了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并作为唯一的建筑师获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国庆60周年“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

  实际上,自10年前开始,何镜堂就开始与鲜花和掌声相伴。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12月,获得“梁思成建筑奖”,十一年之后的今年六月,他和另外的26位专家获第八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之后,又获国际设计艺术博览会终身成就奖。

  至此,当年那个在13岁时植下的梦想都已完成。“超额完成,这是当年想不到的”。提到少年时的梦,何镜堂哈哈地笑。“不过,只要还能动,我就会寻找各种机会去实地考察和研究建筑,这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

  功德簿

  深圳科学馆

  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设计理念,以八角形为主体、无论从哪个方向都能获得较大的采光面,是何镜堂首个获得大奖的设计。并于去年获国庆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

  南越王墓

  仅门口巨大的实石墙和墙上以汉代石阙和古埃及阙门形式变体的浮雕就足够震撼,被评为“传译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文化”的力作。成就了当代广州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五邑大学

  利用剖面“位移”,形成各层大小不等的休息平台,供学生课间休息,底层架空,为师生提供室内外庭园活动场所,营造了一个既有时代感又具有南方水乡特色的新型校园环境。这也是他后来“两观三性”(整体观、生态观和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建筑思想的发源。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

  围绕战争、杀戮、和平三个概念,由东到西顺次营造出“折断的军刀”、“死亡之庭”、“和平之声”三个意境空间。何镜堂动用了众多的建筑元素,来营造这种场所精神。既突出了遗址主题,又在尊重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营造纪念性场所。

  东方之冠

  这个被称作“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建筑,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都非常明确,集纳了多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堪称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念的一次集体展示。

  人?品

  新岭南派传人,让中国建筑从仿学进入原创

  有人认为何镜堂是个“异数”。年纪一大把,还冲在一线。而何镜堂则认为“也有人劝我不要再去和年轻人竞争,失败了没有面子,可是我从无这方面的顾忌。院士也是人,也必须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提高和更多的肯定。再说建筑没有绝对,胜败乃兵家常事”。即便跟自己的学生“同台竞技”,他也很坦然。

  更多的人认为,较建筑设计方面的成就,其在理论方面的建树更为蔚然。那就是他在实践中总结出的“道”???“两观三性”。这一理论是在总结了前辈建筑学家经验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发端并成熟。

  在华工的建筑学院史里认为1983年何镜堂先生的回归及至后来任院长主持工作,岭南建筑界的创作力量在80年代初得到汇聚,这是一个跨越两代岭南建筑人的汇聚,也是接近半个世纪对现代建筑探索力量的汇聚,更是一个时代机遇的整体氛围的汇聚。这种汇聚,重新带动了岭南现代建筑的整体发展。

  早在十一年前,天津大学教授、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彭一刚就认为,论经历和成就,何镜堂似乎更有条件作为岭南派建筑的薪火传人。他是一位十分谦虚的人,在这些工程的方案构思中,尽管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从不突出自己。彭一刚“深信镜堂一定能够承上启下,把这股薪火接过来,传下去”。

  在最新的建筑研讨会上,专家认为“他把岭南建筑的薪火接过并传下去。在他的手上,岭南学派的建筑作品逐步摆脱了地域性的限制,从广东走向全国,从中国建筑的边缘迈向主流。他和他的团队,用自已原创的作品,让中国建筑设计领域,从仿学时期走向原创。”

  人?言

  我弟弟有很多美德,他在事业上首先是非常用功。再就是很随和,对身边的同事,亲友都很好。他在水上就有胆量,在我们祖屋前面那条河,不管涨多大水,他都敢跳下去游泳。我很佩服他。

  几十年来,什么事情他都愿意和我商量,我们兄弟俩情谊很好。

  ???何成基(兄,广州美术中学退休高级教师、画家)

  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天分,就是特别勤奋。读书时候就很刻苦。参加工作后也从不放松自己。特别是1989年当上建筑设计院副院长之后,到现在这二十多年里,他一直是超负荷工作。

  共同生活几十年下来,我没有听到他说谁的不好,对周围的人,同事,朋友,他总是着眼别人的长处,看重别人的想法和要求,能为别人做到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争取做到。

  我佩服他的为人???善良、谦和、包容,有个同事曾经风趣地对我女儿说“你爸爸可以把‘敌人’变成朋友”。这也是他人格魅力所在。

  ???李绮霞(华工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

  我们家庭的调和剂就是我爸。他好像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能够让周围的人都感到轻松愉快,凝聚在他身边。我还记得有一次,妈妈不高兴,他把自己装扮成姿三四郎,一件破背心,我妈的一条黑裙裤,头上扎块白毛巾,做一串滑稽的动作,惹得我们乐不可支。他一向严于律己,对自己很苛刻,对别人却很宽容。他总是鼓励我或者他的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小时候最快乐的是跟着爸爸去跑工程,青岛、潍坊……有时候一两个月,我都和他们的团队在一起。他热爱运动,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都很擅长。他现在充沛的精力,可能与他年轻时候的锻炼习惯有关。

  他从来不保守,我说他是与时俱进的典范。前几年他的学生送了他一个MP3,怕他不会用,下载了一些经典的老歌在里面。可是他很快就琢磨出来了,自己在家下载刀郎这样的流行曲,正因为他有这样的心态,在建筑上才能不断求新求变。

  我希望他慢下来,他高血压,心脏也不好。

  ???何菁(女儿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他最打动我们的是对建筑的激情,这么多年不曾消减。”

  ???吴中平(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工作室副主任)

编辑: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