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时龄在“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2010-10-08 19:56:59         来源:世博网     浏览次数: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教授在“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全文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的荣幸能够受邀参加此次世博论坛。我的题目是“后世博的上海城市空间,迈向可持续发展和宜居城市”。今天我的发言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后世博的上海,以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第二个是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和上海的再城市化。

2010年世博会对于上海的历史而言,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在城市空间和环境方面将推动上海成为一座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的城市。在准备以及举办世博会的期间,上海城市环境已经大大提升,上海将重塑城市空间,构建并完善城市结构组成,一个星座性的城市体系。

我们看到,从20世纪90年代,上海进入了再城市化的时期,重组城市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将精英的宜居城市,转型为大众的宜居城市。我们看看后世博的上海的发展方向,2010年世博会已经使上海成为了一座宜居的国际大都市,从黄埔江畔一直到城市空间,都把上海领入了新的时代。上海充满先锋性和实验性,永远在探索城市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形态,永远以包容的态度接纳新的理念和新的功能。

在过去60年当中,上海的城市空间已经经历了全新的变革,不仅仅城市空间有所改变,同时也不断地在吸取新的理念。我们的城市高度和建筑水平也都在提升。今天我们看到又有一个快速的城市发展阶段。每三年我们的城市景观都有很大的变化。

现在在上海,大概有两万座高层建筑,一千座都是超过一百米的。而且我们看到每一年都会建很多的高层建筑。从1978年到2009年,我们一共建了8亿平方米的新建筑,大概5亿平方米都是住房。在2009年一年,我们就建了4千万平方米的住宅。这相当于在过去一百年的建筑总量。

社区环境质量也大大提升,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使上海在城市综合实力方面,在建筑品质方面更上一个层次。2010上海世博会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里程碑。在城市空间和环境方面推动上海向更宜居的方向迈进。前世博和后世博的上海有很大的变化,这表现在城市发展的理念和建设未来的城市蓝图。

上海在规划并实施一系列的发展规划,既考虑后世博园区的发展,也考虑到整个城市的发展。上海和周边新城的协调发展也是一个重点,上海城市未来的发展必须适合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稀缺的特点。在主办世博会和后世博时代,我们建设适合上海的理想城市模式,这已经成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

上海世博会对未来理想城市的追求体现在和谐城市的理念上,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的中华文化之中。中国古代的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和身心之和。

在中国的古老哲学当中,和谐意味着道,也就是适宜、包容和平衡,蕴含着社会伦理,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以及人与社会的平衡、自然与社会的平衡。

2000年之前,孔子说过“礼仁为美”,这个意思就是说人们住的地方要有仁德,中国古代的城市结构就是宇宙和城市观念的投射。

它形成的是星座式的城市空间结构,但是只有一种形态和秩序。通过城市建设的网络,我们看到上海的城市空间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要建立新的城市的系统,然后在上海、周庄建立一些卫星城。城市发展最突出的战略性变革,是从城市的单一中心空间结构,演变为多心组团式结构,从关注中心城区的发展到城市和郊区的共同发展。从单个的历史建筑保护发展,到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还有一个就是从忽视城市环境到注重城市环境品质、注重人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的生活水平,这些也受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大大驱动。上海世博会的选址,本身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体现。原来我们是计划新建一个世博园,离城市非常的远。但是后来我们改为黄埔江两岸的工业地带。我们看到这些地区,它是充满着工厂、仓库、码头,现在它被变为一个公共的开放空间。

在筹办世博会的过程当中,上海市政府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政府立法,保护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例如外滩滨江地带和外滩园地区的改造,将过境交通引入地下,注重人性化的空间。对历史建筑进行维修和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和建筑建立了近八十处创意中心。另外还规划了97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

世博会加速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2010年建成约422公里的轨道交通线并投入运营。50%的出行是通过公共交通,其中35%的出行是使用轨道交通。

在世博会举办的六个月的过程当中,同时有着无数场的论坛、研讨会,广泛而深入地探讨未来的城市。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展出了全球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实践案例,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城市规划和管治的理念技术,以及技术的交流。

后世博的发展将会关注于黄埔江的滨江地带,我们将会建立一个综合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也将辐射整个的中心城区。

我的第二部分发言主题是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和上海的再城市化。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中国现在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中国在1979年的城市化程度只有18%,在1999年这个数字提升到30%。在2010年则提高到将近50%。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2000到2007年是中国城市化最重要的阶段,平均的发展速度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24%。从1980年之后,快速的城市建设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可以看到上海的城市化水平,现在是89%,已经是中国最高的了。从80年代开始,很多的的上海工业重组工作蓬勃进行,大家开始探讨浦东地区的发展可行性。由于浦东的发展,使黄埔江成为城市的核心,它带动了黄埔江两岸,自2000年以来,由生产型岸线向公共开放空间的转型,从而引发了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

对于上海这座特大城市而言,建设宜居城市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不同的时期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在历史上,上海作为多元的国际大都市,人口、文化、民族、语言、宗教和生活方式都呈现出复杂的多元化。

城市化在中国,特别在上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一定要优化我们的城市环境,要建立一个有创意的经济和产业,这也会大大提升我们的工业结构和城市的结构。为了很好地对待城乡之间的关系,要达到平衡的城乡发展,要去除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要去除城市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同时还要提升服务的水平、提升人们的创意水平。在历史上来说,上海作为远东最繁华的都市,其实最初是适于精英居住的城市。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底层居民来说,生活是非常困难的。钱钟书先生在1947年的小说《围城》中说,上海希望每个新的人都像带壳的蜗牛,随身带着自己的宿舍。

上海的人口密度,在有些区域属世界之最,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是郊区的24倍。在1978年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只有4.3平方米,在1990年达到了6.6平方米。在2009年,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了17.2平方米。城市居民的居住方式已经有了根本的改观,居住区的环境和房型造型也在不断的改善。随着城市周边新的住宅区的建设,历史遗留的居住困难状况已经基本得到了缓解。

但是在城市的各个地区,在环境、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生活服务、居住条件以及居住文化水平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一百多年来形成的中心城区的区域差异依然存在。在上海存在的北部和南部地区的差异还是比较明确的,但是不管怎么样,上海在全国已经算是最佳的城市之一,但是在城市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更加深化城市的规划。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可以看到上海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8平方米,但是在中心城市的九个区内,有七个区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都低于这个指标,有的区还不及这个标准的20%。

另外看一下医疗卫生领域,根据数据统计,上海每万人拥有的医生人是27,而最多的区可以达到每万人122名医生,但是一些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区县占到66%。浦东的开放、开发,也标志着上海进入了再次全新发展的新时代,城市的空间和城市的产业进行了全面的重组,实现了城乡的互动和平衡乡村与城市发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使上海进入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上海正在建设一个和谐的宜居城市。

我刚刚所说的这些数据,也是显示出上海不同区县的差异性。我们由此相信,上海从精英时代走向公众的时代,这才是可持续的真正的发展的未来。

说到上海的未来发展,我们也建立了不同的产业园区,可以看到在上海的相关区县也有了自己的定位,我们看到在整个上海的大规划中,也有最新的不同的产业园区,比如高新产业区、总部经济区等不同的地区。这里可以看到虹桥大枢纽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低碳的实验区域。同时可以看到上海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基础的生态空间。在创建低碳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的关注生态居住。我们开创了两个生态居住实验区,我们希望上海有更美好的未来,谢谢。

(郑时龄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编辑:符煜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