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山水园林城市建设记事
科学发展创佳绩 城市建设谱新篇
今年,贵州省惠水县委、县政府提出“努力构建惠水‘6631’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明确了努力打造“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城在山中、城在田园风光中”的“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宜居创业新惠水”的奋斗目标。
惠水,涟江河畔一座清灵秀美的小城。涟江河畔,这座小城屹立已千年。县志载:“惠水山川秀丽,秀甲黔中”。惠水取“美丽惠民之水”而得名。自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设清兰县,时至今日,惠水已走过1300多年的风雨历程。
在新的起点,惠水决策层在思考:“城建兴县”的战略思路业已提出,城市建设的目标走向如何抉择?
惠水作为一个开放、包容和承载更多人文服务功能的城市。在此背景下,城市建设必然要决定一个高起点的规划,前瞻的设计理念和科学合理的建设定位。2008年初,惠水县委在十一届二次全委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进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全力打造“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最佳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塑造惠水靓丽优美的新形象,从而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增添更加强劲的竞争力,为申报撤县建市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进程中,惠水坚持在绿化特色上下功夫。与此同时,惠水把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充分挖掘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美食文化,建成涟江公园、东山生态园、百鸟河乡间益鸟生态园、野梅岭森林公园、金蟾礼斗、好花红乡布依寨等环城休闲旅游景点,每年吸纳贵阳等地游客10多万人次。
结合区位、资源、文化、经济发展等自身综合优势,惠水对县城城市性质进行科学定位: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贵阳市卫星城,发展以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主的旅游服务小城市。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按照“规划先行、基础配套、城市扩容、提升品位”的要求,惠水始终以准确的思路引领发展,以超前的理念抢抓机遇,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建设,不断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城市发展的路子不断拓宽。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1998年以来,惠水累计投资8亿元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综合管理。惠水县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曝光典型及严管重罚,使市民文明意识和遵章守法意识得到强化,行为习惯得到规范,素质得到提高;通过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初步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实施以“整脏治乱”为主抓手的“城乡清洁工程”,切实加强城镇市场秩序、卫生秩序、交通秩序管理;通过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调动和发挥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营造“惠水是我家,建设管理靠大家”的良好氛围,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1998年以来,惠水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全省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黄果树”杯竞赛县城组三等奖,城建工作11次获得黔南州建设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2008年,惠水又荣获了省级“文明县城”称号。注重产业培育,壮大城镇经济。2009年底,房地产业投资累计完成3.84亿元,成为拉动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一个重要产业。同时,强力推进长田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已引进企业65家,建设投产企业45家,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制药、冶金、磷化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初具规模,2009年全县规模工业产值完成24.13亿元,是1998年的14.36倍。全县拥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6家,通过积极组织申报,2008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2009年永红公司牛头牌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城镇经济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编辑: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