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GDP之父:新一轮发展红利从绿色中获取
人物名片
牛文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获得国家发明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洛克菲勒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著有《自然资源开发原理》《持续发展导论》等。
经济发展对于后发地区来说,从来都是不公平的,但世界向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型,却给西部地区创造了一个“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10月14日,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绿色GDP之父”的牛文元教授在遂宁出席省政协主办的绿色发展研讨会时透露,目前整个学术界都在盯着四川:“四川在西部处于龙头地位,四川的绿色发展探索决定着整个西部的未来”。
低碳经济下的绿色机会隐藏在哪里?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后发制人?怎样避免 “绿色发展”沦为纸上谈兵?14日,牛文元教授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谈绿色发展:
为西部探路 四川任重道远
记者:为什么学术界会形成“绿色发展看四川”的共识?
牛文元:西部12个省市区中,四川产业基础雄厚,资源极为丰富,人才结构较合理,绿色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也到过四川不少地方。农业上,现代农业理念、技术和循环经济的应用,已经使天府之国进入绿色农业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工业上,四川的节能减排正在加紧完成任务。第三产业上,四川遍地开花的农家乐创造了全国生态旅游的典范,绿色服务业发展已初步形成良好势头。学界认为,四川在绿色发展中扮演着“西部之心”的关键角色,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旦探路成功,受益的将是整个西部。
谈绿色机会:
2.5产业低碳经济大有可为
记者:有人说绿色发展不赚钱、拖后腿,也有人说这只是一种一哄而上的时尚?
牛文元:说绿色发展不赚钱、拖后腿,这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新一轮的发展红利,就是要从绿色发展中获取。我认为,西部的发展,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二者不但不矛盾,还相辅相成,共同达到新的高度。
记者:西部的绿色机会潜藏在哪?如何走出一条差异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牛文元:欠发达地区必须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如何从传统服务业向2.5产业,即生产性服务业转变,是一个值得四川乃至整个西部研究、探索的课题。当前,四川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尤其是金融、贸易、物流等,与深圳、上海、北京等相比尚有差距。但我认为,西部地区大可不必“硬碰硬”地照抄东部发达地区走过的老路,在生态银行、生态补偿、碳交易等尚未被充分开发的“蓝海”,西部地区同样大有可为。
谈绿色指标:
贫富分化加剧不是绿色发展
记者:您如何看待遂宁今年在全省、全国率先出台的区域绿色经济指标体系?
牛文元:判断“绿色”有多绿,必须要有一个衡量标准。遂宁市区域绿色经济指标体系的诞生,实现了定量化、精细化。我认为,全面衡量绿色发展水平绝不能只考量经济发展一个要素,至少应该包含“动力、质量、公平”三大要素。首先是发展的动力,看是拼资源消耗还是拼智慧技术;其次是发展的质量,看是生态友好型还是环境破坏型;最后是发展的公平,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所有成员,是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否公平正义。过去,“公平”二字很少被提及,现在我们必须正视一点,贫富分化加剧不是绿色发展。动力、质量、公平的三位一体,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途径。
记者:您眼中的“绿色”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本意?
牛文元:对,绿色发展绝不仅仅是植树造林。在我看来,它实际上包含了层层递进的四个方面。首先是自然的绿色,包括森林覆盖率、碳汇、绿地等,这是生存的基础;其次是经济的绿色,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来减少资源消耗、提升经济质量,这是发展的基础;然后是社会的绿色,成果不是由少数人享有,而是让全体公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和谐的基础;最后是生命的绿色,生命之树长青,这是文明的基础。
辛弃疾有一句诗,“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真正点出了绿色发展的真义。当然,这样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
记者:在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绿色发展成为纸上谈兵?
牛文元:首先必须搞好绿色发展整体规划,通过统筹协调、取长补短来节省资源、能源,提升效率、成本,避免因部门、产业“各自为政”而导致规划脱节、行之不远。其次,绿色发展是建立在高投入、新技术支撑基础上的,西部地区必须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
编辑: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