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火山公园改造扩建 注入本土文化元素
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每年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 本报记者 李幸璜 摄
从今年初开始,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对园区进行改造和扩建,同时注入更多的本土文化元素,使得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得益彰。就地取材洋溢火山风情
在海南,有两个世界级的品牌:一是自然景观方面的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一是民族文化范畴的黎族织锦,它们先后在2006年和2009年分别跻身于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的前身是“海口石山火山口公园”,距离海口市区约15公里,面积为108平方公里,拥有世界罕见的第四纪火山群,距今约1万年,火山锥多达40座,熔岩隧道30多条。经过海南椰湾集团有限公司近20年的保护和建设,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品牌。1996年,该园承办了“世界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它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城市火山群地质公园,也是我省第一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具有突出、重要价值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已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从海口市区取道绕城高速公路或南海大道,都可以很快地到达园区。在两旁种有重阳木的景观大道尽头右侧,便是园区的大门。大门其实是一座用火山岩(玄武岩)干垒而成的石门。园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设石门的石材是从废弃的村落里征集来的,目的是再现古朴的火山乡村景观。
穿过石门,便是文化广场,行走在由一块块火山岩石板铺就的地面上,有一种厚实的感觉;偶尔有山风迎面吹来,几片榕树叶随风飘落,清凉之余,不乏诗意。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上的两排大水缸,底下是十字形的荔枝木支座,水缸里还种上花卉等盆景植物,迎风摇曳,风情万种。
据了解,不管是石板、水缸,还是荔枝木支座和缸中的植物,都取自火山口地区的村落或荒郊。长期以来,羊山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全靠水缸来储存,这一问题直到7年前才得以解决,村村通自来水后,水缸便成为羊山人对缺水日子的记忆。
石器陈列民俗味十足
有道是,地理产生人文。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扩建项目,为了凸显当地的民俗文化,重现羊山地区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气息,园区除了在文化广场摆设水缸之外,还在广场边缘地带,陈列了许多老百姓用过的石制器具。
这些器具有石盆、石缸、石臼、石碾(用以榨糖)、石磨等,尽管上面已生有苔藓,却独具民俗魅力。
从广场向南前行,是一个仙人掌园,园子正面有一座用火山渣砌起的高台,上面有一个木雕的巨大标志,既像“火”字,又像“山”字,也像“人”字,甚至可以理解为“火山人”,极具图腾意蕴。
仙人掌园的右边为“游客之乡”,顾名思义这里是游客歇息的地方,高大的绿树之下,散落分布着一张张石桌、石凳和木桌、木椅,全部用整块的石头或木材切割制作而成。
椰湾集团董事长陈耀晶告诉记者,为了传承和延续民间技艺,最近该公司从周边火山村落招募了10多名建筑艺匠,涉及到木艺、石艺和瓦艺等行业,让他们在制作旅游工艺品的同时,向年轻一代传授这些工艺。
根艺展示地下神奇
从仙人掌园继续向南行走几米,便来到“火山根艺园”,园子不足一亩,但展示的根雕作品倒不少,有“山殿”、“繁衍”、“天地之根”等主题,全部都是古老的荔枝树根部。
据介绍,火山岩地带虽然地表缺水,但顽强的火山植物,如荔枝、榕树等,却能生存下来,繁衍生息,本身就是奇迹。它们的根系在向地下伸延,枝干和树叶向空中生长,哪怕在千百年后老死,根须却未见干枯,见证了生命的神奇,是天然的艺术品。
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教授陶奎元,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园本身承载着科学与文化的双重信息,当地居民是在火山背景下生活的,文化也是在此环境下形成的。因此,园区改造和扩建项目,是火山科学与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旅游的方式展现出来,游客可以了解火山科普知识,也能感受到火山文化的价值。”
火山群公园今年实施的改造和扩建项目,内容涉及文化广场建设、停车场搬迁改建和户外公共宣传牌建设等16项,总投资920万元,大部分由椰湾集团自筹,省市两级政府部门也拨付了服务业基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每家世界地质公园都必须建有一座“地质公园博物馆”,因此,按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规划,下一步还将建设一座占地180亩的“地质公园博物馆”,总投资9958万元,资金来源为通过申请国家资金、企业自筹及银行贷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