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与安藤忠雄
迄今为止,中国的大城市,多是大工地。这个大工地一直是中国建筑设计师们的试验场,正是他们在几十年中,成功地把中国所有的城市变得一模一样。
现在不同了,来了更多的洋和尚,大工地开始是那些外国著名和不著名建筑设计师们的试验场。平心而论,他们正在带来相对漂亮的单体建筑,然而,我们在和很多外国城市比较后都有体会:这对整体无济于事。整体是如何恶化的,大城市的居民们慢慢在回忆中比较生活的质感,都会醒悟。
我们毁了曾经很多的绿树,拆了古老的民居和公共建筑,灭了宁静亲切的小马路和巷子,用商业霸权再次颠覆了城市本身的传统。我们没有一个城市,它会和一个建筑师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大阪却有。大阪和安藤忠雄的名字紧密相连。
一直以来,我喜欢安藤胜过很多在中国极为招摇的欧美大师。他理解东方的生活和禅意的本质,他只想在宁和之中离大地更近。所以他没有追求令人匍匐的楼宇高度,而是相反,常常愿意把建筑像植物一般,扎入地下。他设计的多数建筑,在几十年的时间哗哗流走后,都会掩映在树丛中间。
他理解水,热爱水中的倒影,还有水的波动。水是他个性的一部分,同时就成了他偏爱的建筑材料和元素。他的现代性是符合自然的,所以他大量使用原始面目的混凝土和木材。这种朴实看起来就觉得舒服。
他是简约主义的,却在简约之中找到最复杂的内涵。这些道理如果用文字的形式存在,就是易经、太极、唐代五言绝句和日本俳句。
他懂得光线,懂得哪怕只有一束光线,对内部的空间都是仁慈。在大阪城郊的光之教堂,就是安藤杰出的创意。他在墙上镂空的十字架,几乎称得上是世界上最特别、最感动人的十字架。你坐在教堂内,当光线从外面透过巨大的十字架射入教堂,光线打在你的脸上,你就会理解那种感动。
安藤的作品干净、简洁、亲近自然,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深刻地理解并坚持着日本的文化传统,或者说传统中最好的那一部分。
大阪是安藤的家乡。
几十年里,安藤在大阪设计了接近四十个建筑。民宅、公司办公楼、公寓、博物馆、艺术中心、教堂和寺院,安藤都用心去求和谐。然而大阪太大了,时间又太短,安藤建筑之旅只能是一个妄想。
在大阪狭山池博物馆,我用最匆忙的步伐里外看了一遍。还是安藤招牌式的朴素混凝土外墙体加上素雅的玻璃幕墙,还是突出的水流和水池的运用,还是圆形空间和直线条的配合,还是安藤的颜色和安藤的平和。
站在坡上的水库大堤上俯视整个博物馆,能体会安藤的设计用意:这是日本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这个区域同时是古代日本文化开花结果的地方,所以建筑必须回应历史,环境也必须成为设计的一部分。因此狭山池博物馆突出的是水和空间的关系。
安藤希望这个博物馆的设计理念能让来客们体会水与人类生活从古至今的密切联系,感受这里的丰富历史底蕴,增添对这一地区的热爱,同时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他做到了。这些朴实的目的,我们的城市却淡漠;就算出发点相同,也常常通往相反的效果。安藤,或者说大阪,常常刺激着我提问题。
传统是什么?我们总是只看到形式,抓不住内涵和气质。如果你凝视一幅书法作品、一件明代家具,或者细听一首古琴曲,你所能感受的氛围、情绪、情感和愉悦,才是传统。给筒子楼装上个清朝尖顶却绝对不是传统。
传统和现代,究竟可以如何融合交汇而不显得突兀,安藤的设计是个非常适合的教材。而从城市的细部与规划来看,大阪也可以是城市的一个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