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悉成满??杭州胜利河古水街建设漫谈
望海潮?环楼戏说
湖墅漫想,天开环楼,上塘运河聚首。群英咸集,青灯百昼,心汗无迹万笔走。栉比叠廛舍,桥廊衔日月,大园略瘦。京杭句断,拱墅地标,南作头。
戊子浪回百秋,戏说环楼,作千笔万触,疏通千辐,密骈万货。碎琼屑墨满?,北关正丰穰,漕纲村郭浮,春戏龙舟,醉辩郎牙趋市,小红正湔袖。
1966年,文革大串连我去八达岭爬长城,留下一个很沉重的印象,灰灰的、沉沉的,就像长安街上涌动着的灰色人流。长城以其体量征服了我。以其力量表达着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但是长城又是劳动人民血泪和枯骨的堆垒物,只要是暴君都造得起长城。几千年来在这条界定线内打来杀去,死了多少中国农民的儿子,我很压抑,长城默不作声。而运河则不同,尽管历代帝王开掘运河手段也并不怎么文明,但这毕竟是给了中华文明发展。隋炀帝也不尽是为了下江南游玩而大动干戈,在没有汽车、火车现代交通工具的中华历史中,运河成了这一民族和国家的最大交通动脉,科学、经济、文化、政治,中华最先进的事情哪一件离得开这条奔流不息的大运河。我一直耿耿于怀为运河不平。当然,长城、运河一阴一阳、一刚一柔也搅拌成这个民族伟大而复杂的个性。2001年我落定杭州。杭州以西湖为主的士大夫文化、凤凰山为主的南宋皇朝文化、灵隐的宗教文化及拱墅为主的运河世俗文化,四块文化间拱墅占了一块最强大的、能申遗的运河文化。其间,世俗文化的丰富性和空间度极其强大。明清盛世间,杭城大半的酒肆、茶楼、戏文、商贾集中于此,米市鱼市、漕运府晌生发于此。盛世修志,正是我们挖掘发挥的好时机。时代给了我一个末班车,当杭州率先将运河综保工程全面展开的时候,我将多年来收集整理的运河旧事予以串联,开始动笔创作《大运河?银湖墅河上徒稿》。将杭城的晚清拱墅运河场景,鱼市、米市、北关夜市、十里水街昼夜灯火通明的康乾盛世历史场景逐一恢复展现。成千的舟楫,上万的人物,鳞次的建筑,一条嘈嘈戚戚古水街,百年错错综综河上事,企图在80×1.5米的历史长卷中尽情的表达。
拱墅的运河文化遗迹历史留存不多,散落疏稀,需有临近市中心地段的地标性经典项目作为红线穿起洒落的零散,成为一条项链挂在拱墅的“脖子”上。要有一条运河借其综保工程之机,集江南运河建筑、河道元素于一体,赋予其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成为运河文化的载体。
我惯于将创意传达文化,将文化变成产业,画出来的绘画作品,就把它打造成建筑作品。再将建筑艺术作品开发成旅游文化产品。最后,我以书法诗词作品作以记载。我想做的是能看又能用的、能进象牙塔的也能给民众享用的、能创造产值和纳税的、能观赏学习历史永恒的时代作品。不管能否实现,站在山顶看,后看五千年,前看五百年,当今艺术家该如何传达大国文化精神和真正的艺术本质。所以我做任何建筑作品,总将功能或业态作率先的考虑。运河边鳞次栉比、参差不齐、大小不一的河道民居,是不适合现代商贸旅游的业态所用。在民间的个私建筑形态和现代商贸功能中取得吻合点,是这一项目的第一重要课题。取古水街民居建筑的强烈韵律感、色彩感,使它成为能观赏、能旅游、能营业、有交通、有消防、有暖通、有排污的现代旅游运河地标是古水街创作的终极目标。
胜利河、运河、红建河在运河边的天下粮仓富义仓前三河交汇,一个启示。我在三河交汇处画了个圆,将三条河圆束在一个点上,成为古水街的起首亮点。将市气、人气拢合在几十米视觉的对景关系之中,成为京杭大运河中唯一的一个圆形建筑群。这是杭州拱墅区的地标,京杭大运河的句号,大地艺术的创意。中华运河没有这个圆圈符号,但是时代和场地需要这个符号。历来运河旅游亏在直、挺、散,环楼拢合了运河的市气、人气,它将能成为杭州运河的一个个性化、市气十足的标志性建筑群。
于是,我以《大运河银湖墅河上徒稿》为母本作建筑设计,在杭州的酷暑中悬梁刺股、挑灯奋战,创作的理念思想、手绘的长卷选段和建筑设计的图册,在大跃进式的无奈中出台,一口气将国画演化成古水街建筑。使我意想不到的是,方案一出台即得到了市、区河道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和支持,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他们不但对方案一路“绿灯”,并给了我极大的主观空间和创意性意见。市委书记王国平则审阅批示“很好”两个有力的大字,并亲力亲为百忙中关注着工程的所有细节,多次下现场予以指导审核,这给我和我的团队极大的鼓舞和力量。尽管时间紧任务重,有许多不尽意的无奈,但毕竟一条将业态、文化、历史揉为一体的古水街雏形很快展现在胜利河上。一个创意得到政府、专家、民众、市场共识的时候,竟能如此迅速地得以实现,杭州的速度令我吃惊,政府的眼光令我钦佩。
古水街承载着大运河文化和现代的艺术,将永远展示在杭州的拱墅运河段。我马不停蹄按照惯用的艺术手法以浪漫主义的方式将时空倒流,凝固在康乾庙会集市的某一天,将环楼创作成巨幅中国画并将其开发成围巾、台布、旗袍、唐装等高档旅游艺术品,大圆悉成满,让民众将运河带回家,让环楼戏说,给子孙一个遐想,给城市一个记忆,为申遗作个摇旗。
编辑: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