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城市发展科学规划 创宜居生态园林城市

2011-01-13 17:16:08    作者:马涛     来源:南阳日报     浏览次数:

  近年来,南阳的“六创一迎”活动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尊贵而又挑剔的客人。客人中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也有主管一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官员。他们或明察,或暗访,十几天下来后,他们几乎留下了相同的评语:“这是中国北方城市中少见的水城、绿城”,“白河游览区太漂亮了,是张可以打响全国、甚至世界的精美名片”,“南阳城市建设规划合理,创建工作大有希望”。

  在“六创一迎”活动中,我市科学规划,对城区主干道和重要部位实施“大手术”,因拆迁、改建,生活一时受到影响的市民成千上万,但当他们看到改造后的南阳城区路更畅了、灯更亮了、地更绿了、街道更整洁了之后,都无怨无悔地投了“六创一迎”的赞成票。

  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规划。南阳,因科学规划而更加美丽。

  准确定位科学规划

  孙子曰:“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一世者,不足谋一时。”5年来,市规划局站在社会发展全局和市委、市政府战略设想的高度看南阳。他们看到,无论在地理位置上、交通通信上,还是在自然条件上、发展机遇上,南阳都有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有机遇,要懂得去把握。市规划部门高瞻远瞩,将南阳市发展规划定位为“中国中部地区交通枢纽、豫鄂陕三省之间的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适宜人居的生态园林城市”。

  有了定位,下一步就是围绕定位,不断拉高标杆。这5年,市规划部门聘请名家大师,对我市城市发展战略和重点建设规划进行论证,组织召开了“南阳城市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和“南阳市白河两岸暨东北分区空间发展战略高端论坛”;邀请建设部原副部长赵宝江等著名专家学者,对南阳市白河两岸和城市东北分区规划进行高端论证;围绕筹办好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多次组织召开农运会场馆建设论证会,广泛吸纳高端专家意见,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

  突出个性打造名片

  一条白河穿城而过,河之源头是特大型水库,河中流淌的是纯净的活水,穿城河流长达25公里,面积2万多亩。白河,是南阳城市发展规划上的一条白金项链,如何让它光芒四射,这是规划考虑的重点。城市规划只有突出它的个性,才能打造出精美的城市名片。

  “十一五”期间,市规划部门对白河两岸实施系列开发建设:昔日干涸的河床成为碧波荡漾的万亩人工湖;滨河路、白河大道、长江路、白河大桥、卧龙大桥、仲景大桥等新修的宽敞马路和桥梁织就白河与城区各方便捷、通畅的连接网络;成排成片的绿树、草地,一座座花园、公园,使白河两岸成为诱人的游览区;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型滨水建筑则向世人展示着南阳的新形象,使白河游览区越来越成为南阳最具吸引力的精美名片。

  山、水、玉、楹联,是南阳的特色所在。5年来,市规划部门在城市规划中紧紧围绕这些元素做文章。

  “独山”被规划建设为南阳的“后花园”,宽敞笔直的独山大道是市民进入这座后花园的通途;卧龙路按照“玉雕一条街”的要求规划建设,众多玉雕门铺焕然一新;饱含文化韵味的各色各式楹联点缀着众多门店和游览区、休闲区;中心城区6条内河交织成网;城市绿化、水城面积达到40%以上。

  立足市情构建绿色城镇

  南阳市有1100多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约700万。全市2.66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如何在这样一个人多地广的农业大市实现“规划也是生产力”的要求,发挥规划部门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先导作用,是规划部门反复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立足市情,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绿色城镇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必由之路。

  5年来,市规划部门把全市的2.66万平方公里区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虑,统筹规划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以南阳中心城市为点,以主干道和沿边城镇为线,以11座县城和建制镇为面,点、线、面相结合的市域城镇发展格局,确定远期目标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全市有11个县(市)进行了总体规划修编,9个县(市)完成或正在编制近期建设规划,190多个建制镇和乡集镇完成了规划编制。这不仅有力地推动全市经济的发展,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更是城市发展的“灵魂”。用科学发展观规划建设新南阳,盆地的明天必将更美好。  

编辑:ann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