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东部绿色明珠 湟水谷地景观画廊

2011-01-19 17:48:58         来源:青海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为青海东部城市群打造亮丽东大门

  民和,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成为古老民族繁衍生息之地,羌人游弋、匈奴逐鹿、吐蕃争雄、西夏统治、中原安抚,历史的变迁使这里成了西北少数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孕育河湟文化的历史故地。民和县素有“青海门户”之称。西邻乐都,东界甘肃,北望海北,南通临夏。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古丝绸之路(辅道)和唐蕃古道(南道)的要津,成为青藏高原与外地经济、文化联系的通道。这里有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富地域历史文化遗存遗风、灿烂的民族文化、淳厚的民俗风情,是一个有着广阔开发前景的资源大县。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一个具有后发展潜力的县份。境内光热比较充足,黄河、湟水河经南、北流经县域,形成了著名的黄河谷地和湟水谷地。除盛产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瓜果蔬菜,在全省享有“瓜果之乡”的美誉。

  民和还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电力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且开发潜力较大。今109国道、兰青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生态资源可谓是得天独厚;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可谓是人有我优,因而发展经济条件独好,凸显着现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十一五”期间,是民和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乡镇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特色经济为支撑,以突破农业、突出工业、凸显城镇为抓手,以“一城两区”建设为目标,做到转变发展方式与壮大经济实力相结合,取得了诱人的成绩。全县呈现出经济向好、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现代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尤其以全膜覆盖玉米为主的农业新技术推广,为全省浅山旱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出了一条新路子;以新区体现水平,旧城体现繁荣为理念,加大川垣新区、县城旧城区改造和集镇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优化了人居环境;以下川口工业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打造高原新兴工业基础材料基地,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畜牧业、房地产、商贸集散都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而且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将成为吸引更多商家投资开发建设民和,打造青海东部城市群的独特优势。

  “十二五”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2011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此,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新格局,建设青海东部城市群,加快推进我省东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构想,无疑为正在建设的富裕文明和谐新民和,打造亮丽东大门,提振了跨越发展的坚定信心。我们将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高昂的改革创新激情,满怀跨越发展的信心,务实求真的态度,争取“十二五”时期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翻番;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成绩;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展取得新突破。我们也真诚地期望,社会各界、商家名流融入民和建设青海东部城市群的伟大实践中,建言献策、投资兴业!

  民和,一个青海东部城市群崭新亮丽的东大门将呼之欲出!

  十一五:民和铸就辉煌

  “十一五”时期,是民和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诱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民和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县域经济为核心,以特色经济为主导,以“一城两区”建设为载体,以园区建设为引领,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为重点,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更加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5.84亿元,年均递增12.1%,人均生产总值达6457元,年均递增11.3%,累计完成行政辖固定资产投资56.31亿元,年均投资11.2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370万元,年均递增23.81%。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升、活力强劲的良好发展态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围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下川口工业集中区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实施并完成了一批城镇道路、供排水、农村道路、人畜饮水、整村推进、设施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城乡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的局面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组织实施了一批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普遍提高,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农合覆盖率达到100%,参合率达到98.15%以上。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1%和96%。全县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59元,年均递增12.55%;农民人均纯收入4330元,年均递增17.23%。全县18.1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绩,城镇新增就业66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消费需求稳步上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7亿元,年均递增17.35%。城乡居民居住、交通、文化、卫生和环境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魅力县城:城镇化建设的杰作

  民和是青海省的东大门,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关乎着青海东大门新形象的树立。“十一五”期间,民和县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按照“中心集聚,轴线拓展,外围协作,分区组织”的非均衡发展策略,注重体现民和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始终贯穿“新区体现水平、旧城体现繁荣,努力打造青海东部魅力城市”的理念,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科学化建设。民和川垣新区的建设更彰显以人为本,更趋向现代化。截至去年年底,已累计投资13.5亿元,相继完成了川垣大道、川垣一路、川垣二路、三路道路与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工程;新建党政机关及其他部门的20余幢办公大楼现已全部投入使用;新建了公共休闲的假日广场,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明达商城,投资2亿元的商业步行街,修建商铺1万多平方米;平兴花园、广馨花园、明珠雅居、海鸿花园等8个住宅小区相继建成,今年开工建设住宅小区5个,同时,新区的绿化生态建设也凸显出“一街一景、一路一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园林特色。川垣新区已经成为青海东部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民和旧城区的改造凸显了旧城体现繁荣的原则。累计总投资3.5亿元,实施完成了西出口大桥、山城红崖区域综合治理、巴州河河道治理、山城小游园、北大街拓建、旧城主街道整治即“穿衣戴帽”工程、县城垃圾处理场、新下集商贸城、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县城西出口道路整治、胡同道拓建等工程。

  胡同道是连接新旧城区的咽喉,这里道路狭窄、交通拥挤、房屋破旧,成为制约新旧城区联动发展的瓶颈。民和县共投资5330万元拓建胡同道,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景观大道,修建休闲人行道和文化墙,雕刻反映民和历史文化如喇家遗址、马家窑文化马场类型彩陶、土族纳顿等历史文化景观以及万亩桃园、西沟瀑布、七里寺等自然景观。并石刻古人咏赞民和的诗词、今人颂民和的《民和赋》《桃花赋》等,预计2011年6月将全部完工。届时,这里不但成为新区旧城协调发展的大通道,而且将成为民和一道最为亮丽的休闲览胜风景线。

  同时,完成了川官公路沿线五个集镇街道综合整治工程和古鄯、官亭、马营三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今年,民和县投资700万元对古鄯等七个建制镇进行重点改造,使集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工业园区:描绘高原新兴工业基础材料基地的未来

  举全县之力,抢滩基础工业的大市场,搞大工业是民和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举措。自2006年青海民和下川口工业区开始筹建以来,经过四年的筹建,一个新兴的高原工业基础材料基地已具雏形,成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区之一。

  “十二五”期间,民和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通过对区域经济的合理划分,对一大批落后企业升级改造,让民和县的冶炼企业关小上大,集中生产,使当地群众享受原本的蓝天碧水的目标,充分利用我省的电力资源优势、县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突出的区位优势,通过对原有冶炼企业节能减排搬迁改造和产业升级,着力引进大型工业项目,打造以铝基合金及铝型材、系列铁合金、电石等为主的高原新兴工业基础材料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成为承接“十一五”末至“十二五”期间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青海民和下川口工业区规划总面积22821.3亩,规划总投资283.09亿元以上。工业区建设分两期实施,一期(2009-2015),建成40万吨铝基合金大板锭、50万吨系列铁合金、20万吨电石、10万吨电解铜、10万吨碳化硅等基础产品规模,并做好下游产品的前期开发;二期(2016-2020),建成50万吨铝型材及铝制品、20万吨电石、30万吨聚氯乙烯、30万吨烧碱、3000吨多晶硅、5万吨亚麻、淀粉、浓缩果汁、乳制品等产品规模。规划项目实施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33.7亿元,利润90.47亿元,上缴税金38.52亿元,增加县财政收入20亿元,可提供3万个就业岗位。

  目前,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估、土地利用、地质灾害、岩土工程勘察、文物挖掘、产业发展布局、工业项目准入条件等相关基础方案或报告都已制定完成。工业区主干道路、西垣道路路基工程、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工程、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工。青海省投资集团公司与兰州铁路局西部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就园区铁路专线建设有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共同签署了框架协议,将共同投资建设物流园,现正在编制可研报告。

  目前开工建设或选址拟建的企业有18家,其中,文宏、乐华、德刚3家企业已开工投产,青投、兰海、湟川、明峰、鑫基等15家企业开工或准备开工建设。青投公司总投资达58.5亿元的年产40万吨铝基合金大板锭、25万吨碳素阳极基础项目正在建设;兰海公司2×2.5万KVA矿热炉硅铁项目正在进行环保设施建设;天利铝业有限公司100万吨铁合金项目、浙江天洁集团年产10万吨金属硅项目均完成征地开工建设;浙江金源集团总投资9800万元、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项目已在隆治十里河滩选定厂址准备开工;仓储物流公司、光大碳素项目、青海亿通太阳能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碳化硅刃料磨料深加工项目也已准备开工;青海正兴公司年产480万吨精选煤项目选定厂址,正在编制可研报告。相信,“十二五”期间,民和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