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整治达道河 再现古桥古榕好景观

2011-03-02 08:53:50    作者:陈鹤 赵铮艳     来源:福州日报     浏览次数:

  “城廓南有市,灯火夜眠迟”,翻开达道河沿线的历史,一幅八闽古都水上商贸繁荣的画卷浮现眼前。作为连通历史上著名的上、下杭商贸区与闽江的重要河道,旧时,河上有“近市鱼盐千舸集,凌空楼阁万山低”的景象。

  达道河经新桥仔水闸由闽江注入,出新港水闸与光明港汇合,全长2352.3米。如今胜景虽不在,但沿线众多民居屋檐上、窗棂上仍保留着一些古老而华丽的雕花图案。沿河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文龙尚书庙、张真君祖殿、观音庵保护修复良好,关帝庙、曾氏祠堂、杨鸿斌故居、高氏文昌阁、武状元府黄培松故居等主体建筑尚在,结构完好,雕梁画柱,依稀可见当年风采。

  达道河是此次内河整治的12条重要景观河道之一,改造方案将体现出福州山水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

  “垃圾树”成河畔毒瘤

  沿三通桥,溯流而上至苍霞洲源头,这是达道河最富历史气息的河段之一。这里有陈文龙尚书庙、张真君祖殿、星安桥等古迹。旧时张真君祖殿前,还有“圣君殿水两头涨”的水文奇观。河沿岸有许多商贾会馆,河上舟楫往来不息,十分繁荣。可是昨日记者现场看到,除了旧房林立,河道依旧外,“百货随潮船入市,千家沽酒户垂帘”的景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垃圾树”、“污泥河”。

  在垓埕里永德会馆旧址外,记者看到,河畔榕树硕大的树冠上,挂了20多个各式各样的塑料袋。据环卫工人说,这都是沿岸人家的生活垃圾,更有甚者,将粪便盛在塑料袋内,甩出窗外,有的扔进河内,手法偏差的则甩在了榕树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里特有的“垃圾树”。

  记者采访时,正值水位最低时,只见河床上污泥淤积,河底堆积了各式生活垃圾。

  小桥流水的天然画卷

  虽然有“垃圾树”,但达道河的美依然难掩。行走在达道河边,用“小桥流水人家”来形容周围的景观再贴切不过了。在榕树的庇护下,小桥、流水、民宅等景观搭配得恰到好处。河畔的榕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据沿岸居民介绍,这些榕树最古老的有几百年树龄了,长须摇曳,垂落河中,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本报摄影记者也不禁叹道,这样妙趣天成的景观十分难得。

  在星安桥巷,记者遇上了一家四口人,他们正站在星安桥头合影留念。原来,丈夫李念是成都人,目前在福州工作,妻子林尧是福州人。最近,李念的父母从成都来福州游玩。“我觉得这里很有韵味,虽然房屋破旧,河道脏乱,但榕树很多,小巷很有生活气息。环境也很清幽。”李念的父亲说。

  李念告诉记者,“达道河沿线有许多古迹和原生态的民居,希望内河整治能考虑民俗、文化的因素,打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内河景观。”

  沿河古迹

  三通桥:曾同时可见涨潮退潮

  三通古桥位于下杭路东头,曾是福州一景。始建于清代嘉庆丙寅年间(1806年),为花岗石砌造2墩3门拱桥,长36.7米,宽3.1米。

  所谓“三通”,是指城内三条小河通过此桥,东通小桥,西通三保,南通新桥仔。河流、水位没改变之前,三条小河同时在桥下涨潮、退潮的奇观,令人拍手叫绝。如今,三通桥已迁,桥虽还在,但桥下的水文奇观却看不到了。

  沙合桥:奇特的“薄拱桥”

  由于“万寿桥”(解放大桥前身)俗称“大桥”,而建于元代的沙合桥较小,故俗称“小桥”。

  沙合桥跨径7.2米,拱圈厚度仅0.2米,比现代桥梁设计理论的计算值还要小得多,拱顶离路面极近。该桥历时600多年,现在每天经过桥上的车辆超过千辆,石桥仍然完好如故。独特的“薄拱桥”被现代桥梁专家视为奇迹。

  张真君祖殿:两头水涨汇殿前

  张真君祖殿坐北朝南,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明隆庆五年(1571年)与清末民初都有重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

  本来不论是闽江本身还是它的支流河、浦、津、渠,潮涨潮落流向都是归一头的,唯有张真君殿前有两头涨潮奇观。殿前的星安河,涨潮时吸纳三通河(现在达道河三通桥附近河段)与三捷河(现在达道河星安桥附近河段)双向的水,形成“圣君殿水两头涨”的水文奇观。

  据河旁老人说,从前每逢初一、十五,两潮汇集在张真君祖殿前,如两军交锋一样,互不相让,激起层层浪花。如今由于三通河方向水流很小,两头涨的景观只在初一、十五时才看得分明,气势上也大大“缩水”了。

  据记载,明清时期各地的商贾,本着“财源滚滚,随潮而来”的祈愿,云集上下杭一带,以此地作为在“福”地发财的“聚宝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祖殿内供奉的张真君也被奉为“商神”,福州的“商会”、“金融公会”和“商事研究所”的会址都曾设在殿内。

  上、下杭街区:“闽商”的重要发祥地

  上、下杭地理位置优越,前有闽江秀水和达道河环绕,后有大庙山、彩气山背靠,古时曾称“全闽第一江山”,也是“闽商”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上、下杭商业崛起于明代,到清代中期至民国初年,成为辐射全省、沟通省外及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各国的商品集散地。古诗描述:“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

  清代中期至民国初期,上、下杭地区商贸百业俱兴,行栈林立,聚集了260多家商行,经营物资多达500多种,特别是木材、茶叶、纸张、菇笋四大市场闻名海内外。金融业兴旺发达,私营钱庄兴盛时期多达110多家,还有许多出票店、侨汇庄、当铺等,成为当时福州的金融业中心。

编辑:ann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郑州将用三年力争乡村绿化率达30%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不仅是城市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农村建设的目标。【详细】

福州森林公园的小溪别有一番景致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又名"福州植物园")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也是福州地区六个中国4A景区之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原名福州树木园,创建于1960年2月、1988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福州森【详细】

景区集中整治 扮靓“清新福建”

  暑假来临,旅游出行人数增多,旅游包车数量增加。连日来,福建省尤溪县旅游局与县交通执法大队、县交警大队联合开展旅游景区客运车辆专项整治行动,特别对尤溪汤川侠天下、洋中桂峰村、联合梯田等火爆景区的旅游客运车【详细】

福州鼓楼四大茉莉园70万株茉莉盛开

四大茉莉园70万株茉莉盛夏吐香;大腹山步道、乌山景区两大榕树园成为纳凉好去处;佛甲草爬满屋顶、停车场绿意盎然……漫步鼓楼,四季有花,全年见绿,处处是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