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城市规划使宜业城市更宜居

2011-03-07 13:32:41    作者:唐峰林     来源:柳州日报     浏览次数:

  春雨飘洒万物复苏,花红柳绿正是踏青好时节。周末饭后、携老带小,或去新修滨江路赏景,或去免费开放的公园里信步。这是何等的悠闲!酸雨、污水、危旧房、“白面山”、“最大的县城”,这些曾经紧紧扣在龙城头上的灰暗色的“帽子”,在“十一五”期已经被令人称赞的成绩所取代。

  2006-2010年,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陈刚同志的说法,就是坚持“工业强市,富民兴柳”的总体发展思路,讲好“柳州话(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与柳州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三个同步”理念,确定了建设“四个名城”的目标,使得柳州这座城市不但宜业,也更宜居。

  城建:夯实利民惠民的根基

  【有所为】人因城固而安居,城因人善而和谐。“十一五”期,柳州城市建设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水平最高的历史时期,百姓在城建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实惠,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城建资金近400亿元,市区建成区面积达130平方公里,比“十五”期末增加23.8%。全市城镇化比“十五”期末提高5.82个百分点。“安居工程”稳步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面积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了161%和19.56倍。市区人均住房面积比“十五”期末增长了8.16平方米,达26.12平方米。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惠及改制企业职工家庭13300多户。

  【有所获】在《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柳州市名列“政府推销能力、城市环境舒适度、城市自然环境优美度”三项城市竞争力前10名。2010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蟠龙山人工瀑布群和柳江大型音乐喷泉综合水景入选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有所望】“十二五”期间,柳州市将坚持以打造现代宜居城市为目标,使柳州呈现出“山水美、环境美、形象美、和谐美”的新面貌。进一步增强城市的资源聚集度、辐射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构建柳州超大城市格局,使之成为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抓住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和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两大机遇,把柳东新区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汽车城和城市新区。

  园林:描绘生态城市的画笔

  【有所为】笔因色而斑斓,色因笔而飞舞。“十一五”期间,柳州市不断加大绿化建设力度,打造生态家居城市。全市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150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35.62%,绿化覆盖率达40.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5平方米,与“十五”相比,分别增长了7.58个百分点、6.96个百分点和2.56平方米。先后建成了驾鹤小桃源、蟠龙山文化公园等公园,街头绿地48处。2007年6月1日起,市属公园免费开放,三年多共为市民节约开支1亿元以上。柳州市主干道71条,拥有道路绿地面积235.98公顷,基本形成了乔、灌、花合理配置,小品、花带、色块、林荫有序交错、层次分明的道路绿化格局。

  【有所获】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获“中国生态文明与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及“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称号。2010年2月,柳州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有所望】“十二五”,柳州市将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建成区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增园林绿地不宜少于107.8公顷。新建马鹿山公园、官塘植物园等5个公园,扩建、改造龙潭公园、都乐公园等5个公园。每年建设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两处小游园。2011至2015年预计总投资需20亿元发展园林规划。

  环保:筑起山清水秀的屏障

  【有所为】水因山而灵动,山因水而柔美。“十一五”期间,柳州市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十一五”末与2005年相比,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了13.09%和34.5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5.51%。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柳江河饮用水保护河段水质保持国家III类标准,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先后投资42.11亿,将城市河段30多个排污口全部截流,建成污水处理厂10座,实现日处理能力60.5万吨。

  【有所获】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柳州“生活环境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城市中排名第八位。其间获得“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十佳城市”、“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等称号。在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上,柳州跻身“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

  【有所望】“十二五”环保工作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切入点,以削减总量为重要抓手,保障环境安全改善民生。大力推进治污工程建设,加强治污设施包括环境基础设施的监管。在控制酸雨等中长期生态环境系统问题的同时,把呼吸新鲜空气、喝上放心水等老百姓切身相关的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编辑:se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中规院总规划师建言成都公园城市

  9月27日,2019公园城市建设研讨会在成都举行。14名公园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生态建设等国内外知名专家齐聚成都,共商公园城市的发展。【详细】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在杭州召开

  记者从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我国城市规划领域水准最高、参与度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年度学术盛会,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举办。这是继首届年会在杭州举办后,时隔18年再【详细】

广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同粤剧票友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汇报。他指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