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2处县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2011-03-11 09:32:0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浏览次数: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风情风貌。园林城市创建,就是要彰显城市固有的特色、个性。我省22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可谓百花争艳,特色明显。

  山水之城杭州市,1994年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突出“三面云山一面城、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格局,确定了“一主三副、双轴、六组团、六条生态带”和“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绿地系统。在传承中创新,使得西湖景区秀色可餐,名胜古迹焕发青春,江南写意山水园林特色尽显。

  三江之城宁波市,2003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以水系为纽带,确定了“二条生态带、三江绿化景观轴、四大风景林地、八个城市绿色中心、九条城市绿带”为生态绿地框架体系。依托江、河、湖水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以“三江六岸”为绿化重点,挖掘月湖的文化底蕴,形成独特的绿文化。

  文化之城绍兴市,2003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构建了以公园、游园、街头绿地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线,以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为面,以城市防护林为环的点、线、面、环相衔接,乔、灌、花、草相得益彰的绿地系统,做精“绿”文章,做足“古”文章,做透“水”文章。

  富阳市,2003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规划融山、水、城为一体,形成“一环、二片、三山、四岛、五带、六园”为结构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注重体现城市绿量的充分性和植物的多样性,营造高档次、高品位、生态良好的园林绿地。

  生态绿都嘉兴市,2005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确立了“一心、三环、三园、三楔、七带”的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结构,突出党的诞生地这一红色文化品牌,做好“水”、“绿”、“文”三篇文章,形成绿量充分、分布合理、景观优美、富有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

  湖州市,2006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围绕“生态、文化、和谐、精致”的城市特色,突出“一湖、二环、三山、五带、十三园”的总体布局。全面启动三大景区、五大山体公园、七大滨水绿地、九大水景公园在内的“3579”生态景观规划建设。

  诸暨市,2006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按照建设“融自然山水、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目标,提出“一廊、一心、一楔、四片一圈、双环五带”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走出一条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和营造园林精品亮点为重点的新路子。

  桐乡市,2006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按照“菊乡+绿网、绿化+文化”的城市定位和生态良性循环的要求,确立了“一环、四楔、三横、四园、六带”轮状网状总体框架的绿地系统,建成了一批“游园绿化有特色、广场绿化有内涵、公园绿化有文化”的园林绿地。

  临海市,2006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提出“三圈、一带、三大绿色组团”的绿地结构体系。把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与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古街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江抱城、三湖点缀、六河交错、八山环抱”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

  衢州市,2007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以古城保护区绿地为核心,以衢江、乌溪江为景观生态轴,以城市外围绵延数百平方公里的良好生态绿地及烂柯山乌溪江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凸现“一芯、二轴、三片、五楔”的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以山为脊,以水为源,以绿为脉,以文为魂,整座城市个性初具。

  义乌市,2007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围绕“富有国际商贸城市特色的山水生态园林宜居城市”的目标,确立了“一环三楔十园、二廊三轴十带”的绿地结构框架。园林绿化向乔、灌、草、花合理配置的多层绿化发展,使城市层次起伏,色彩多变。

  上虞市,2008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以“绿色、自然、和谐”为特色,确立了“一区、两岸、三山、四环”的绿地结构框架,努力追求绿与城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示现代化新城的滨江风貌,营造特色鲜明的生态环境。

  台州市,2009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充分利用台州山、海、江、河等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确定了“一心六脉”绿心放射状和平原网络状绿化系统构架。以“沿路有林带、沿江景观带、沿山休闲带、沿海防护带”为特色,大力实施“年增百万绿”行动计划。

  亲水绿城平湖市,2009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按照“平地起绿城,滨水创园景”的总体思路,确立了“一心、三环、四片、五廊、六脉、七横、八纵、多点”的总体布局,突出“生态性、亲水性、人文性”,突出开发与保护并重。

  海宁市,2009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以海宁城内东西两山,南北二湖,以及穿城而过的城市河道为基础,形成独有的“两山夹一水”的城市绿地系统。依山建园,傍水扩绿,逐步形成了独有的城市绿地系统格局。

  余姚市,2010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让山“延”伸,把水“引”长,形成“依山建绿、两绿夹河、沿路植绿”的绿化格局,勾画出富有水乡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网络,形成“三江六岸”等一系列绿化精品景观,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

  安吉县,2006年获得“国家园林县城”称号。以公园绿地为核心,将沿河、路、城、山、绿地和郊区大型生态林地相连接,建成“一核、二廊、二翼、六楔”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园林绿化建设“显山”、“露水”、“彰文”,建成一批融历史、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精品园林绿化工程。

  绍兴县,2007年获得“国家园林县城”称号。以“依稽山鉴水,承历史文脉,建绿色家园”为目标,确立了“两带、三块、内外环”的绿地系统布局。坚持“水为城之源,文为城之魂,绿为城之美,人为城之本”,建设富有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和现代城市风貌的城市绿化体系。

  长兴县,2007年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充分利用特有的自然山水风貌,构筑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绿地框架,确立“一山、一湖、四楔、二环、六带”的绿地系统,着力保持“山水城一体”的独特城市形态。

  嘉善县,2007年获得“国家园林县城”称号。按照“组团隔离、绿轴导风、一区四片、蓝脉绿网”的布局,构建“一环三楔、二轴四廊、多园棋布”的城市绿地系统,建成一批上规模、高品位的城市公园绿地。

  海盐县,2009年获得“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巧借“海”势,把整座城市设计成既有海韵特色,又包含人文、历史等内涵的滨海新城;同时努力彰显海、河、绿为一体的杭州湾畔滨海新城。

  嘉兴市余新镇,2007年获得“国家园林城镇”称号。按照“城镇园林化、乡村生态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建设了一个传承古韵、融汇自然的清雅人居城镇、生态园林城镇。

编辑:se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住建部关于命名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的通报

国家住建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命名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的通报”中命名浙江省杭州市等4个城市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河北省辛集市等35个城市为国家园林城市、河北省魏县等79个县城为国家园林县城、江苏省苏州市甪直镇等19个城镇为国家园林城镇。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名单【详细】

江西率先实现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

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国家森林城市达到7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城市就是园林、森林,出门就能见绿,江西优越生态环境让每个人受益。【详细】

甘肃秦州:栽植苗木60万株冲刺国家园林城市

今年以来,秦州区深入实施“生态美区”战略,以造林绿化、生态美化为抓手,着力在抓好四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改善全区生态环境,夯实宜居、宜业、宜游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生态基础上下功夫,全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详细】

住建部关于调整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的通知

根据有关要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不再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考核指标。请在国家园林城市系列申报材料初审和现场考查时遵照执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