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绿化发展方向质与量并重

2011-03-17 10:32:25    作者:迟诚 刘娜微 李惠均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浏览次数:

  “森林蓄积量”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新增约束性指标行列,相比“十一五”,这一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森林蓄积量——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这一新增加的约束性指标引起广泛注意。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在“十一五”规划纲要约束性指标“森林覆盖率”的基础上,新增“森林蓄积量”,这对于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木材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质与量并重:关注森林健康

  “由只注重数量到质量与数量并重,这是从森林资源管理走向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在接受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印红委员认为,“十二五”规划纲要里新增加的森林蓄积量这个指标,是更加注重森林质量的表现,这预示着林业建设将必须更注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更注重森林健康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林业厅原厅长耿怀英表示,增加森林蓄积量这个约束性指标,更有利于提升生态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原北京园林局副局长刘秀晨说:“在纲要草案设置的约束性指标中,直接与林业相关的就占了两个,这凸显了我国在‘十二五’时期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决心。”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泸州市委书记朱以庄说:“过去我们看重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指标,对于资源消耗、经济增长质量等不太在意。制定约束性指标,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积极的意义。”

  “新增这一指标,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印红委员说,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是要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而森林具有固碳功能,通过森林固碳可以实现间接减排。这种间接减排措施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

  “新增这一指标,也是有效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现实要求。”印红委员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对木材需求的刚性增长,以及受进口木材受到国际诸多限制因素的影响,我国木材等林产品供给能力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森林质量。

  实现新的目标:需迈三道坎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3月6日表示,我国的发展目标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预期性的,一类是约束性的,相比预期性,约束性指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必须完成的指标。

  但是,作为重要约束性指标,今后5年森林覆盖率将从20.36%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将从137亿立方米提高到143亿立方米,业内人士认为:完成这项林业约束性指标存在3个方面的困难。

  一方面,森林资源质量、造林种苗质量亟待改进提高。印红委员说,我国现有林中,中幼龄林比例依然较大。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珍贵阔叶树种的优质壮苗、大规格苗木供不应求,难以满足造林需要。一些地区追求近期经济效益,过多使用杉木、马尾松等速生树种造林,林分单一。

  另一方面,林地保护管理压力和营造林难度越来越大。有林地转为非林地的面积依然很大,征占用林地有所增加,局部地区乱垦滥占林地问题严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说,全国现有宜林地中,质量好的只有13%,差的有52%,且60%以上的宜林地分布在内蒙古和陕甘宁等干旱、半干旱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本高、成果巩固难。同时,我国森林资源中以中幼龄林为主,全国现有7亿多亩中幼林需继续抚育经营,近4亿亩低产低效林急需进行改造。

  另外,造林营林的投入和实际需求还有相当差距。李育材委员说,目前,国家对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的投入有限,难以满足开展全面森林抚育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的需要。今后,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据业内人士测算,实现森林蓄积量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国每年至少要完成中幼龄林抚育8100万亩、低效林改造2500万亩。

  转变发展方式:经营决定质量

  “管理者的理念要从资源管理走向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要转变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在制度设计、政策改良、惠民政策上探索科学配套的管理方式。”印红委员说。

  印红委员认为,提高森林质量要求加强森林经营,国家应加大森林经营投入,编制全国森林经营规划,启动全国森林经营工程,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积极借鉴国际上森林经营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营,研究制订森林经营配套政策,出台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规范森林经营行为。

  “据粗略估计,全国森林如果全面开展间伐抚育每年需要300亿元左右,而现在我国每年用于森林间伐的投入不超过220亿元,不到实际需要的1/15,缺口太大了!”刘秀晨委员说。

  刘秀晨建议,间伐是森林抚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家要把森林抚育工作提到更重要的日程上来,要立项和投入资金,要有技术规划,要有相应的领导和协调机构安排实施。

  李育材委员建议,国家应加大对森林经营的投入力度,在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内容和规模,提高补贴标准,全面建立森林抚育经营补贴制度。同时,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特色经济林、林木良种和林业机具补贴政策。

  印红委员认为,除了国家投入,也要调动起社会资本和老百姓参与营林造林的热情。

  一些代表委员和专家建议,要加强科技支撑,注重培养森林经营方面的人才。要继续实行森林的保护政策,尤其是天然林保护政策,以及加强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强森林生物资源开发,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林下经济,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科学利用。

编辑:se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城市绿化为什么不用韭菜?

  近年来国家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环境的改善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城市的绿化建设,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各个城市的发展节奏非常快,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结构。城市的街道上【详细】

大叶油草——低调的城市绿化“新宠”

大叶油草,这种海南本地人很常见,却叫不出名字的小草,正在成为省会海口城市绿化的新宠,不得不说这是本土物种顽强生命力的表现——它们耐寒、耐踩,关键是还省水,当然,它们也很好看。【详细】

成都:《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试行)》出炉

 “成都增绿十条”明确,要实施城市道路增绿,继续大力推进中心城区道路绿化增量提质工程,通过增加乔木数量、科学配置乔灌草,不断提升绿化总量,彰显成都道路景观品质。【详细】

全域增绿 成都构建五级城市绿化体系

成都市将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图为鸟瞰望江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