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将建树木信息数据库
今后,南京市重大工程开工前都要进行“绿评”(南京市城市建设树木移植保护咨询规定,俗称“绿评”),而近日备受关注的行道大树去留问题将成为“绿评”制度的首个案例。记者昨天从南京市政府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热心市民只要拨打12345或者发邮件至nanjinglvhua@163.com就有可能成为“绿评”小组中的一员,参与到地铁三号线的“绿评”工作中去。快报记者还获悉,全市行道大树的普查工作已启动,这意味着今后每一棵行道大树都将有一个“身份证”,而这些“身份”信息最终将被输入数据库。
□快报记者毛丽萍鹿伟
■市民可报名加入“绿评”小组
■古树名木哪怕动一棵也必须报批
■不补种最重将追究刑事责任
最新进展
进一步优化受限,余地较小
3月16日,南京市副市长前往地铁三号线站点进行现场办公,部分站点进行了优化调整,当时除了市政府站、浮桥站保树方案未定外,主城其他4站(大行宫站、常府街站、夫子庙站、白鹭洲站)移树做完“减法”后,从原来的1000多棵降至600多棵,其中法桐223株,均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栽种的。
这几天,三号线主城站点工程基本暂停,相关部门一直在讨论研究最佳方案。昨天,地铁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志宁通报了最新方案:目前三号线施工绿化保护的焦点主要在城内的站点,移植数目较多的站点主要是市政府站和浮桥站,市政府站还在优化中,浮桥站已完成优化。大行宫站、常府街站、白鹭洲站这些站点行道大树间距是21米到14米,江宁路是14米,太平南路不到18米,大行宫处是21米,车站的标准宽度是21米,换乘站点的宽度要达到24米以上,比如大行宫站,虽采用了一些措施,但站点的优化空间已很小,因此迁移部分行道大树是迫不得已。
昨天,南京市城管局绿化管理处处长李铭公布了地铁三号线已经移植的树木总数:常府街和大行宫的法桐是62株,其他还移了一些小的灌木是78株,一共移了140株。据介绍,目前这些大树已移植到麒麟门苗圃、白下的科技创业园区,以及老虎山的林地。“下一步要等地铁优化方案和绿评完成后再做迁移工作。”
既然移树不可避免,那么经过优化后,究竟要迁多少树?对此,陈志宁坦言:具体数字还不能明确,但道路现状对优化方案的约束较大。
原因剖析
移树不可避免是因为三大限制
市政府站方案昨天依旧悬而未决,“该站位置特殊、树木密集、交通状况拥挤、文物保护要求高……”陈志宁说,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导致移树不可避免。
陈志宁分析,首先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沿线须设置车站以及出入口设施以方便乘客出入;其次,沿线的不良的地质条件导致车站必须明挖;第三,3号线沿线道路的现状情况复杂,基坑宽度在很多路段都比路幅要宽。
至于为什么要明挖,他着重作了解释:“地铁三号线从市政府到白鹭洲是古秦淮河河床漫滩地层,主要由瘀泥、黏土、粉沙尘等不良地层组成,工程地质条件极差。如果在这种水文地质情况下采用暗挖,极易出现坍塌,因此这些站点采用明挖方式施工是明智选择。”
陈志宁强调,他们会对城内各大站进行进一步梳理,尽最大可能优化方案,“我们将按照政府相关的规定,邀请工程、园林、交通等方面专家,以及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媒体朋友对我们的工程方案和绿化移植方面进一步审查把关和优化,在方案确定以后再启动相关建设工作。”
护绿政策
护树方案须通过绿评小组审核
推“绿评”制度,设“咨询小组”
地铁三号线计划青奥会前通车,工期相当紧,目前主城6站遭遇“移树风波”暂停,那么什么时候恢复施工。昨天,市住建委主任助理何金雪表示,地铁护树方案优化后,将提出绿评申请,如果该申请通过相关专家、市民等组成的绿评小组审核,那么就可以正常开工了,“考虑到三号线的工期,市住建委决定在收到申请的10个工作日内给出答复。”据介绍,绿评制度今后在南京重大工程实施前都要实行,三号线将成为首个试点。
记者获悉,市住建委会酝酿与市城管局、旅游园林局、规划局、公安交管局,拟编制出台《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树木移植保护咨询规定》(暂行),“我们将邀请园林、建筑、结构、交通等方面专家,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共同组成咨询小组,使‘绿评’与环评、安评、能评一样成为重大工程实施的重要条件。”
为使“绿评”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市政府将从地铁三号线开始试行,同时不断地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绿评”的操作方案。
“绿评”主要有8大内容
“绿评”评些什么?何金雪表示,这个机制市住建委还在与市城管局、旅游园林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现在只是出台了一个暂行规定,主要涉及八条。
其中包括:
一是为进一步规范南京市城市建设中绿化管理,严格树木移植保护审批程序,保护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科学实施重大工程建设。
二是对城市建设中涉及古树名木及一定规模以上的行道大树的移植、保护应进行树木移植、保护咨询。
第三,咨询工作由市住建委牵头,市城管局、旅游园林局、规划局、公安交管局共同组织实施。
第四,咨询小组由园林、建筑、结构、交通等方面专家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组成。
第五,咨询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工程相关设计方案、工程建设对绿化的影响,以及古树名木行道大树的移植保护方案等。
第六,工程建设单位要向市住建委提出树木移植保护咨询申请,申请材料主要包括工程相关设计方案、古树名木、行道大树的移植保护范围。
第七,咨询小组应采取查询工程相关资料,听取工程建设及树木移植保护方案的汇报,实际勘探等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价,并且向建设单位出具评估意见。
第八,建设单位根据咨询意见完善工程建设方案后向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树木移植许可,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内容进行许可条例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对树木移植保护方案进行公示,公示期满后,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依法进行行政审批。
报名方式
市民参与“绿评”两种方式可报名
为了提高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的参与度,何金雪表示:“我们计划首次邀请25名同志作为咨询人员。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咨询人员信息库,吸纳更多热心市民参与。”何金雪告诉记者,由于考虑到地铁三号线现在正处于一个紧张的施工过程当中,“我们要快速地进入这个程序,根据相关部门的意见的综合,所以首批选择25名,包括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同时他还解释,目前的市民代表,因为时间比较紧,所以就在原来园林局建立的护绿员库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些护绿员,他们也很愿意参与这个工作。
不过,何金雪强调:“我们希望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后面我们要建立一个库,包括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今后一旦有这样的需求就可以在库里面随机抽取,使人员组成更具有广泛性,对这项工作的评价更具有客观性。”
记者了解到,有意向的热心市民可拨打12345或者将个人的信息:姓名、年龄、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历、手机号码等发至报名邮箱,nanjinglvhua@163.com。
焦点问题
“绿评”人员名单确定后将公示
南京的地铁站与站之间距离太短,加上地铁启动和刹车时间反而缩短了地铁的快捷效率,如有一些距离走路5分钟就可以到,没必要设站,现在又影响到树,是否可以减少一些站点?
陈志宁(地铁公司总经理助理):城内站点的站间距目前在一公里左右,城郊是1.5公里左右,主要是考虑方便乘车。我认为从一号线二号线到三号线的车站布置,这个间距比较合适。
很多市民非常关心这次工程要进行“绿评”的机制,包括不砍伐法桐的一些承诺,这会不会影响三号线的进度?
陈志宁:三号线是青奥会的配套项目,青奥会开幕前要投入运营,工期压力比较大。目前已经开始准备相关“绿评”方案和资料,地铁部门将很快向住建委提出三号线相关站点的“绿评”申请,保证工期。
即将开建的地铁四号线要经过北京东路、北京西路,也将涉及到很多大树,现在这条线的线路是否会有调整?
陈志宁:地铁指挥部一直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将保护绿化、保护树木作为重要的设计外部条件,这些线路在设计过程中护树已有考虑。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摸清线路上的古树名木和行道大树的分布情况,在站位的选址上可以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同时提前做好相关的绿评工作,目前还没有线路调整的计划。
有消息称,南京给相关人士做了答复,中山路沿线的法桐一棵都不会移,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李铭:目前没有迁移计划,而且这次三号线和十号线方案申请中没有包含中山路,就是说根本没有申请。
绿评的优化方案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何金雪:按照规定,首先地铁指挥部要尽快地向住建委提出“绿评”的申请。我们收到申请之后,按规定要在十个工作日之内完成“绿评”,对建设单位出具评估意见。之后,建设单位还要按照原有的树木移植保护的规定,进一步同城管局和旅游园林局等相关部门履行报审程序。此次采取“绿评”一方面是引进公众的参与机制,另一方面是在过去的程序基础上面又增加了一个前置的条件,这种措施对绿化的保护将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首批进入咨询库的市民代表选择的是护绿员,为什么不从普通市民中随机抽取?以后咨询库将达到多大的规模,是一直不停地滚动还是会有一个具体的数量?
何金雪:规定是刚刚编制的,要建立这个咨询库有一个过程。现在为了便于三号线能够快速进入工作机制,首先把首批工作的咨询人员确定,但是不代表今后就是这些咨询人员,还要进行动态调整。欢迎热心市民广泛参与。这个咨询库不能设置很大的容量,但应该是会滚动的,有足够的人数参与,就能形成一个广泛性工作的格局,以使得评估更具有客观性。
首批25名“绿评”人员,构成比例是怎样的?最后参与地铁三号线的“绿评”人员名单是否会公示?
何金雪:专家学者这个层面既有南京比较知名的一些园林专家,也有一些高校的知名学者,同时还包括建筑、工程、交通方面的专家。在工程方面,不仅仅是请了南京市的专家,也请了北京、上海的一些专家来参与。今后对一些特别重大的工程可能还要请全国知名的学者甚至院士来参与,使工程从科学性上逐步认证和把握。地铁三号线的“绿评”人员名单还在拟定当中,当人员确定后,将向社会进行公示。
编辑:anna
相关阅读
南京鼓励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自12月25日起至12月30日前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意见。《办法》明确,地下空间优先用于建设地下通道、市政工程等。鼓励建设商业、工业、仓【详细】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也获得世界赞誉。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详细】
国外“电锯大师”见到树木就去锯几刀
人们常说高手在民间,民间确实是有着非常多的牛人,他们总是有着自己的一手拿手绝技,施展起来让人看了都是惊叹不已,但他们的这些绝技大多还是靠积累而成的,并不是说谁都能随随便便就学会的。【详细】
南京创意设计周中外设计师探讨城市规划
11月20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创意设计中心、世界知名城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