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建设宜居城市是应对环境危机新思路

2011-04-20 09:11:40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

     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今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1)》(以下简称绿皮书)。绿皮书指出,建设宜居城市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应对环境和社会挑战的新思路。在史无前例的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在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打造低碳、宜居的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答题。

  绿皮书指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关于宜居城市的论述,从城市功能的角度来说,都应该具备几个基本的要素:稳定的政治环境,公平和平等的经济机会,有活力的地方或者本地商业活动(这有别于大型、跨地域的商业垄断行业),在大众支付能力范围内的住房,有效可靠的公交系统,清洁的自然环境,公平的公共投资政策和公平且有质量保证的健康、教育和文化服务,以及市民起居出行中的安全保证。同时,有城市公共空间,使市民之间有积极的互动平台和机制,城市可以借此保持活力,听到并尊重市民的声音。

  绿皮书指出,全国已经先后有100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但是很多都流于形式。首都北京也在2005年第一次提出“宜居城市”的理念,将打造“宜居城市”作为北京的发展目标之一。但是,北京宜居城市规划已经批准六年有余,北京在多项公众有较深感触的指标上却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垃圾和污水等引起的健康风险、高房价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公交换乘和堵车的苦恼和积怨都在与日俱增。我们离真正的宜居城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绿皮书同时指出,中国城市的宜居探索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存在机会。2009年底公布并积极征求了公众意见的《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计划》明确了实施绿色交通出行工程,并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积极推广新能源环保汽车,加快建设慢行交通系统,逐步完善智能交通体系。《计划》还设立了“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初步形成”的目标。另外《计划》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列入总体目标。这些城市环境议题和民生话题都是实现宜居城市的机会。

  绿皮书认为,宜居城市的目标应该逐渐被环保组织和社区力量所采纳,成为公众社区实践和政策倡导的新平台,努力让城市环境与民生的议题统一起来。不同的环保组织可以从自己关注的城市环保问题入手,统一到宜居城市的概念框架之下,在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的关键程序上开发更加具体的监测指标和参与机制,使“宜居”成为城市公众关注城市环境治理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编辑:jo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香港为什么是中国最宜居城市?

  当代知名作家汪曾祺曾在《香港的高楼和北京的大树》里说,香港的高楼令人窒息,让他无比怀念北京的大树。后来,他又在《香港的鸟》里说,香港太城市化,只有居民手提的精致双层鸟笼,没有鸟能够在这城市的天空自由地飞。【详细】

罗华端:塑造宜居城市——新加坡的历程

罗华端:塑造宜居城市——新加坡的历程

新加坡今天享有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清洁的土地、高标准公共卫生,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最清洁宜居城市之一。不过早期新加坡的情况并非如此【详细】

锐评:宜居城市应该有大树扎根的空间

  27日夜间,不少地方遭遇了疾风骤雨。在齐鲁晚报的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上,很多壹粉晒出了自己所在城市大树被连根拔起的景象。个别倒下的大树,砸到了停放在路边的车,即便没有诸如此类的经济损失,看到生长了多年的大树一【详细】

尹伟伦:湿地生态功能与宜居城市建设

  2017年9月2日上午,在河北衡水举行的湿地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发表题为《湿地生态功能与宜居城市建设》的主题演讲。他提出,要针对当前人类存在的问题加强生态环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