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推绿化评价 探寻城建管理新途径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个月前,南京梧桐让路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梧桐树”背后折射出的公众参与力量,为城市公共管理提出了新方向。
对此,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助理何金雪承认这是一个“欠缺”。他表示,这位市民提出的意见非常好,对绿评工作的完善提出了一个工作的路径。
何金雪:今后涉及绿评的事项,我们要把相关资料交给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这是我们工作要改进的,这也是促进我们工作机制的完善。第二个我们也在通过三号线完善我们的工作手册,实际已经有了一个初稿,今天也是一个试运行。马上这个手册通过相关部门审定以后向社会发布,今后要建立一个模式,什么样的程序。遇到第二轮绿评,我们这个手册肯定向大家发布了,这一点请大家理解。
上个月,随着地铁三号线施工的展开,主城区内一些行道树被移走,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南京市政府尊重民意,暂停主城区内地铁施工,并正式建立了重大工程绿评制度,绿化评价同环评、安评等一样成为重大工程实施的重要条件。绿评小组成员、交通专家何宁认为,绿评,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作为地铁线网的设计者之一,过去往往局限于技术方面的考虑。
何宁:什么叫公众参与?按照定义,利益相受影响的团体和个人,他对这个事情发表意见和建议,这叫公众参与。这次这个会包括市民的诉求,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一个促进。
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助理何金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民代表提出的不少意见,都是非常理性的。
何金雪:尤其我们老百姓一句话,很多事情不仅看结果,而且看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相关管理部门是否科学论证,是否把工作已经做到了极致,如果真的做到了,我看老百姓都是能够理解的,而不在于这个树木移植了多少。
而此次绿化评价是否能够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新渠道?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在接受新闻纵横编辑解朝曦采访时表示,绿化评估制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信息的公开比评价制度本身更重要。
杨宏山:如果我们及时的把相关的重大工程的规划的信息提前向社会发布,就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其中,尤其是那些关注这件事的这些公众,并且它可以获得相关的信息,从而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我们知道,有的时候在这种重大工程的工程的评价制度中,当我们所民选的参与评价的这些市民包括代表、专家,在这种民选的过程中,如果相关民选的制度和民选的程序不规范,往往有可能使得那些非常乐意参与这件事情,而且与他自身具有重大利益相关性也好,或者对这件事情非常关注的人往往有可能会在这样一个评价制度被屏蔽之外不能参与其中,他的声音不能被听到。
编辑:joe
相关阅读
郑州将用三年力争乡村绿化率达30%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不仅是城市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农村建设的目标。【详细】
南京鼓励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自12月25日起至12月30日前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意见。《办法》明确,地下空间优先用于建设地下通道、市政工程等。鼓励建设商业、工业、仓【详细】
南京创意设计周中外设计师探讨城市规划
11月20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创意设计中心、世界知名城市【详细】
未来10年 河南规划造林2252万亩
河南省政府在郑州举办了《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评审会,经过审阅、质询和讨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仑、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该《规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