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画卷满城诗--建设中的淮安生态新城

2011-04-22 09:17:47         来源:淮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淮安新闻网4月22日讯时令刚过谷雨,淮安森林公园偌大的湖面上,绿影扶疏,摇曳不止。岸边的树林里不时传来阵阵鸟鸣,清脆悠远。站在公园里远眺四周,高耸的大厦、林立的塔吊、穿梭的车辆,构成了另一幅活力四射的画卷。

  这是春日的淮安生态新城,28.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满城画卷满城诗……

  新城:智慧之思

  城市是智慧之思。淮安生态新城是淮安的智慧之思。

  “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当200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这一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时,早已把目光投向了主城以南、古城以北,处于城市几何中心的这片处女地。多少年来,偌大的淮安中心城市呈现组团式发展态势,俨然一只“哑铃”,而翔宇大道则像哑铃的手柄,联接着主城与古城。

  按照省委、省政府“把淮安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这一战略定位,淮安启动了生态新城建设——哑铃式的淮安城市蓝图将被重新描绘,淮安城市化进程中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开始书写。

  “生态新城是特大城市的主体功能区、特色城市化的展示区、创建生态市的核心区和城市经营向经营城市转变的试验区。”市规划局局长、新城办主任曹华富认为,生态新城建设是攸关淮安全局的战略抉择,是淮安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大步骤,也是汇聚全市人民愿望和智慧的创造性实践,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特别牵动广大市民的心。

  根据城市规划,28.9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为“两轴三片、多核发展、引河织网、城水共生”的规划结构。生态新城建成后,将成为容纳30万人口的低碳生态、功能完备的城市核心区,不仅是淮安中心城市行政、文化、体育中心,而且是具有水乡特征和生态示范作用的宜居新城。

  是的,即使放在未来湮远的岁月里进行观照,生态新城仍将堪称淮安智慧的闪光点。从淮安“四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城市规划展示馆)到淮安大剧院,从淮安森林公园到淮安体育中心,未来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推动“五区联动”,生态新城都将是不竭的动力之源。

  低碳:生态音符

  总建筑2.3万平方米的淮安大剧院正在紧张施工之中,建成后将成为淮安的地标性建筑之一。“项目参照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计,采用了外墙保温技术、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屋顶太阳能集热板、屋面绿化、热电厂废热供暖等多项低碳环保措施。”虽然还没亲见大剧院的雏形,但项目负责人娓娓道来,已经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这座清新敞亮的艺术殿堂。

  事实上,徜徉于生态新城的每一个角落,人们都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低碳理念的实践痕迹。在淮安森林公园,我们便看到太阳能路灯、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省去了“电”来“电”往的消耗。而另一组数据更令人兴奋,按照规划,生态新城绿地面积达到1498.19公顷,绿化覆盖率为51%,基本实现碳氧平衡的理想状态。

  “我们在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构建宜人的生态系统,提高绿地的生态效能。”淮安新城投资开发公司总经理方庆华告诉我们,低碳理念从建筑设计之初就得到最为彻底的贯彻,他们对照绿色建筑标准,制定生态新城范围内绿色建筑实施计划,确立了“公共建筑创二星、住宅建筑创一星”的目标,而利用、放大生态资源只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就在2010年,生态新城以全省第四名的良好成绩,成功地与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一同获批“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为苏北唯一,并获得1000万元左右的专项引导资金。

  当前,生态文明蔚成主流,低碳理念日渐凸显,市委、市政府也把“建成生态市”作为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这一时代主潮的引领下,生态新城作为创建生态市的先导区、核心区,必将走出一条生态、低碳之路,探索出一条城市经营向经营城市转变的新路子,一项项低碳技术就像一个个绿色发展的音符,镶嵌在生态淮安的版图上,成为生态淮安的闪亮名片。

  需要记住的是,乐章刚刚奏响,音符还在跳跃……

  崛起:“两旺”之城

  如果我们深入挖掘生态新城的低碳特质,还会发现更多值得记录的所在,比如以“绿色公交优先”为指导原则,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构建“慢行片区+慢行专用通道”的交通结构体系,这将有效减少交通能耗和碳排放总量。

  但平实的记录已经无法遮蔽这样激越的事实:在清浦区、楚州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力支持和市规划局、国土局等部门的关心帮助下,至今累计完成3107户、67.29万平方米拆迁工作,实行和谐拆迁、人性化拆迁,实现了“零信访”、“零投诉”。生态新城正在加速崛起,一张美轮美奂的画卷正在渐次铺开,生态新城不仅是一座生态之城,还将是一座活力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

  走进生态新城,只见市体育中心、“四馆”、淮安大剧院、淮阴中学新城校区等公共建筑已经开工建设,山阳湾、板闸等安置小区施工如火如荼,妇儿活动中心即将交付使用,跨京杭运河特大桥将于6月份竣工通车,淮安森林公园一期已于2010年8月份面向市民免费开放……

  两年多来,生态新城建设始终坚持“品质上乘,建筑独创,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造环境、五年创特色”的计划,在规划指导下,以低碳生态理念稳步推进。“到2014年江苏第18届省运会举办前,这些在建项目都将投入使用。”那时,生态新城的主体构架将基本搭建完成,淮安的集聚力、影响力将空前提升。

  新城建设者们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坚持走市场运作之路,坚持先造环境再出让土地,坚持富家开发,在彰显社会效应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优先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凸显城市价值,真正实现寸土寸金。

  更令人期待的是生态新城将崛起为人气兴旺、财气兴旺的“两旺之城”。生态新城建成后,将重点发展商业、通讯、教育、环保、金融、保险、证券、信息、法律、会计、健康、保健、旅游、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等现代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低碳排量等明显特征。与此同时,容纳30万人口的城市核心区也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生态新城是一幅无与伦比的画卷,也是一首无与伦比的诗歌,她描摹着淮安的梦幻未来,吟诵着淮安灵悟的智慧。满城画卷满城诗,生态新城的面纱已经撩开……

 

编辑:ann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