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室外环境植物配置
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环境不同,生长不同的植物,那么,植物的配置是表现地方特色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环境不同,培植的群落也各有特色。
植物配置是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这不仅表现在植物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更表现在其对于美化生活空间所带来的巨大精神价值。植物景观的好坏已经成为居民选择住房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也成为住房价格高低的重要筹码。然而,如何考察和评判居住区内植物景观的好与差,考察和评判植物配置优差又有什么标准?从环境的意义出发,应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审美意识以及人的价值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但是,这似乎太泛泛,另人无从下手,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为了更具体,有人提出应考察植物景观是否能更有效、更实际地满足居民的生活功能,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态环境,能否以最佳的状态愉悦人的精神。以此为基础产生了三个研究方向,一个是以功能为主的规划设计,一个是以环境质量为主的生态研究,一个则是以美为主的景观设计。单独而言,三个方向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代居住区建设中,对人的功能需求考虑的愈来愈周到和全面,从儿童游戏场到老年人休息空间设计,以及青年人交往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等无不体现着这一领域的发展精度。生态研究更是先进,运用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精确地测定环境的空气质量,有关学者正根据生态理论研究生态居住区,以期创造一个充满阳光雨露、空气清新的生态家园。景观设计师更不甘示弱,什么样美的景观他们都能想象得出来,他们是创造自然的天使,是把色彩、形态与质地拼凑成花朵的神仙。然而,现实中三个方面往往出现脱节的现象,要么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格局,要么失去应用价值等。因此如何能够综合三个方面的各个优势,并落到实处,是最大的研究课题。本文作者无能开展此项研究,仅就几个具体方面提出思考,以期对今后植物配置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1、居住区绿化植物种数的思考
现代居住区环境建设中,大凡植物景观单调,缺乏层次,缺少变化的环境,多呈现两方面的缺陷:一是植物种数单一,二是乔木、灌木及花草应用量的比例失调。只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才能产生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在这里,本文仅探讨一下植物种数对植物景观的影响及其确定。
本文认为居住区植物种数达到某一标准是保证植物景观丰富性的基础。下面比较一下几个不同地区的全国示范小区的木本植物种数。
本文认为居住区植物种数达到某一标准是保证植物景观丰富性的基础。下面比较一下几个不同地区的全国示范小区的木本植物种数。见表3-1
小区名称
木本植物种数(包括品种)
小区面积(公顷)
所在地区常用木本植物种数
占区域木本植物种数百分比
北京恩济里
57
9.98
80
71.25%
石家庄联盟小区
50
24.79
80
62.5%
天津华苑碧华里
46
13.98
80
57.5%
广州丽江花园
78
14.89
160
48.75%
广州名雅苑
62
6.88
160
38.75%
深圳东海花园(一期)
49
3.488
160
30.6%
中山东明花园
90
18.90
160
56.25%
合肥琥珀山庄
74
11.398
120
61.67%
常州红梅西村
50
14.86
120
41.67%
成都棕北小区
40
12.24
120
33.33%
昆明金康园
62
12.72
120
51.6%
注:此表引自《居住区环境建设技术研究》
可见,一般面积10公顷以上的小区的木本植物种数能达到当地常用木本植物种数的40%以上。不同小区所用植物种数的数量与小区所在地区植物的种类的丰富程度及该小区的设计手法、小区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而居民满意、绿化效果好的小区无不达到了一定的植物种类。因此,根据对现实情况的总结和推测,对于占地面积10公顷以上的小区,在不同区域中植物所应达到的种数与小区所处区域常见植物种数的关系如表3-2。
表3-2居住小区常见木本植物种数与其所在区域常见木本植物种数的关系
区域
常见木本植物种数
小区应达到的木本植物百分比
小区应达到的木本植物种数
东北地区
60
50%
30
华北地区
80
40%
32
华中、华东地区
120
40%
48
华南地区
160
35%
56
注:此表引自《居住区环境建设技术研究》
然而,这种推断和结论仅是一种统计分析,其结果是否合理,仍需在实践中检验。另外本次统计未考虑草本植物的应用,况且所统计的常用植物种类与能够应用于园林建设的园林树种相比相差甚远,因此这一结论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如果能对所有优秀小区的全部植物种数进行系统统计,有望能够得到一个更为准确的数据。
2、人工群落的应用
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外,还应有植物群落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作基础,特别在植物配置上应注重应用一定量的花卉来体现季相的变化。
城市绿地中植物的搭配有着丰富的类型:乔木——草本型、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型、藤本型等,在居住区绿化中这些类型的搭配几乎都能用到。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绿地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应达到的功能要求进行植物设计,例如棚架下采用藤本植物遮荫,活动广场采用高大乔木遮荫,以观赏为主的绿地可采用灌木——草本型或乔灌草搭配型。观赏结合散步游览的绿地可采用乔木——草本型的植物配置方式。防护型的绿地可采用灌木篱或复层的群落搭配。
在居住区中应用人工群落,主要用来改善人工环境。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绿地改善小气候产生可感效应的最小规模为0.5至1公顷。绿地中树木的数量越少,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也越低。由少量草坪和低矮灌木组成的小片装饰性绿地,生态效益也不佳。以乔、灌、草组成的人工拟自然群落,由于层次丰富、绿叶面积增加,提高了单位叶面积指数,从而增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另外,采用拟自然的生态群落式配置,利用生态位进行组合,使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生,使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构成一个稳定有序的植物群体。居住区内的环境,由于建筑密集和人类活动频繁,不利于植物生长,经合理配置,利用共生原理组合群落,可明显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作者认为,居住区内应尽可能开辟较大面积的绿地应用复层结构的种植模式。这种结构分上木、中木、下木或地被三至四个层次,对处于不同层次的植物在生态习性上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上木要求具备观赏价值高,耐阴喜阳,冠形端正,株形较为峭立,枝下较高或枝叶稀疏等条件的高大乔木。中木以植物耐阴性的强弱为选择依据,并兼顾植物的观赏性和耐粗放管理性,以灌木为主。下木和地被层多为耐阴性更强的低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
编辑:xiaxiaolin
相关阅读
融创中心五园七景描摹新法式宜居住区
造园家不仅仅是植物学家,更应该是画家和哲学家。【详细】
2014青岛世园会——济南园环境景观设计方案
充满人文和自然的城市景观【详细】
西藏受保护湿地面积超430万公顷
西藏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二,湿地类型丰富,是世界上特殊的高原湿地分布区。根据西藏湿地资源第二次调查结果,西藏现有8公顷以上的各类湿地总面积为652.90万公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