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提出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新模式

2011-05-11 09:22:55    作者:李洁尉     来源:科学时报     浏览次数:

  近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负责完成的“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广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有关专家认为:该成果在珍稀濒危植物野外回归机理、集成生物技术与生态恢复技术进行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由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任海、邢福武、段俊、马国华、张奠湘等负责的6个课题组经顶层设计,历时6年完成。

  6年中,科研人员系统开展了报春苣苔、伯乐树、四药门花等28种分布于华南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繁殖生物学研究,提出了利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恢复技术集成方法进行珍稀濒危物种回归的新模式,并揭示了报春苣苔、虎颜花等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机理。研究人员通过成功的易地回归手段,证明了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类可以帮助珍稀物种迁移、定居。

  该项目还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转化,与有关单位合作建立了5个种的9个回归示范点及2个苗圃生产基地,开辟了珍稀濒危植物产业化新途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并带来95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过程中,共发表论文33篇,其中SCI论文23篇,国际会议报告5篇;国家咨询报告2份;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授权4项。

  鉴定委员会的专家通过现场介绍和答疑,以及实地考察组培温室后认为,该项目通过“选取适当的珍稀植物进行基础研究和繁殖技术攻关,再进行野外回归和市场化生产,实现其有效保护,同时通过区域生态规划及国家战略咨询,推动了整个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回归和利用”的保育模式,在全球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和利用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编辑:re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英研究人员首次在植物中发现稀有矿物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一些虎耳草属(Saxifraga)高山植物的叶片可以产生稀有矿物球霰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植物志》上。【详细】

生动绿意场景:家庭微景观设计

  一株绿色植物能为家居注入新鲜的气息,而现在的绿色植物景观设计也愈发新奇多样,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样的微型景观都有可能出现。9款家庭微景观设计,为家搭建一处生动的绿意场景。【详细】

雨后华南植物园珍贵的老照片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是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1929年。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后为华南植物研究所,2003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现有正式员工323人,流动人员14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