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荷兰NITA常务副总于志远
景观设计将会从“指标时代”走入“功能时代”
景观设计的发展源于建筑设计,但有不同于建筑设计。作为一家在景观设计领域发展多年的资深公司,荷兰NITA在经历着与中国房地产繁荣所并生的景观设计发展的同时,冷静的思考着未来中国景观设计的走向,其关于景观设计功能性的论述,让我们感受到了景观设计界在新的发展机会下的冷静思索和探寻。
《建筑中国周刊》:您认为NITA快速发展的契机有哪些?
于志远:NITA可以快速的发展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外部原因,NITA成立于1999年,在2002年走入到景观设计领域。在当时,整个社会对于景观设计行业都是非常紧缺的,这样便为我们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个就是内部原因了,从我们NITA自身的角度来说更多的是沾了教育体制的光,我们核心团队的成员都是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体系毕业的优秀人才,在基础层面上相对来说是比较有优势的。
《建筑中国周刊》:如何描述NITA的核心竞争力?
于志远:NITA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是源于我们的核心设计团队成员内心对设计的热爱与执着。在我们公司的创业和发展的阶段里面,真的能够将我们所做的事情当作我们所热爱的建筑设计事业来对待,比别人多专注一点是NITA可以走到今天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的核心成员都是以最佳的状态去投入到每一个设计项目里面,这便是我们NITA的核心优势所在。
《建筑中国周刊》:做企业是一个不断解决难题的过程,NITA五年前和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一样的么?
于志远:在建筑设计领域,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直是技术性人才的管理问题。经过五年的时间,我们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了一次制度化的改革,在设计特点上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能够让设计企业的模式转变成一个让每一个团队都有独立发展空间的平台。我们采取的模式与五年前的模式迥然不同,五年前的模式都是纵向切割的方式,这样会磨灭掉设计团队的特色。现在我们公司采取的是横向切割的方式,是让每一个有特色的团体在平台上面都可以有生存的空间。我们公司的人才将从这个平台中去寻找,然后营造一个良好的管理模式去支持这种模式的成立。
《建筑中国周刊》:现在的年轻建筑师有什么新特点?NITA根据年轻建筑师的特点提供了哪些针对性的培训和提高机会?
于志远:现在的设计师队伍都是以80后这一代为主导的年轻的团队,信息量大,渴望标新立异、自尊心强、容易受到伤害是他们的主要特色,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毅力不够、羡慕英雄式的创业、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针对他们的特点,NITA对他们很有耐心,用包容的态度和强大的激励体制鼓励他们成长。同时适当的采取一些小策略,比如让他们认识到失败的事情的价值所在;多增加一些机会让他们可以走到我们的前面,多给予他们认可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人才培养上面,公司每周五都会有一个培训的沙龙,包含三种培训方式:一是理论培训,教授一些专业的知识;二是员工交流,给他们彼此熟悉的机会;三是实践演习,让他们站到舞台上去展现自我。这样可以培养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锻炼设计师的自我表达、自我提升能力,以达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我们公司每半个月到一个月都会举办一个小型的设计创作活动,来激发设计师在创造力和事业上的不断拓展,使得设计师可以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创作热情。
《建筑中国周刊》:您如何总结NITA企业文化?NITA凭借什么不断吸引优秀设计师加入?
于志远:NITA的定位是不做纯粹的生产型企业,而是将NITA品牌打造成一个创作的平台。我们公司的侧重点在于团队的打造,企业只是NITA经营上的市场化的依托。NITA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比较关注给予设计师更多的平等与尊重,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可以使每个人对于团队都拥有一份自主权利。说到对设计师的吸引,NITA一是注重设计师本身人格的培养,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对方;二是肩负着学校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延续学校到社会层面的专业知识的积累上面,更是体现在对于个人性格上的升华上面;三是提供多样化的成长空间。可以说NITA打造的都是复合型人才,这将是对设计师最大的吸引力。
《建筑中国周刊》: 如果请您展望未来,您觉得NITA五年后会达到怎样的规模和状态?
于志远:在规模上面,五年后NITA也不会有大的改变,这个和我们公司的理念相关。人数上一般是控制在120人左右。五年后可能达到150人,我们会从里面分出一些人来做建筑规划设计。NITA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在各个地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团体,这些团队会尽量的脱离分公司的性质,又不离开NITA这个品牌,可以更好的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在创作作品的定位上面,我们公司更倾向于欧洲设计师的创作风格,无论是社会对他们作品的认知,还是设计师本身对于作品的热爱,都是NITA所追求的状态——真的将设计当成是一种提升品质的事业去做。在五年后,我们希望NITA可以带着自己的设计师团队去打造一种创作营式的设计形式:让设计师可以最大程度的享受生活和设计所带来的乐趣,可以将更多的创作思路和生活感悟融入到作品当中,用作品去倡导一种清新自然的生活方式。
《建筑中国周刊》:您怎么看过去十年的中国建筑设计?未来十年的走向又会如何?
于志远:过去的十年可以说是环境整治的十年,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人居环境上面,绿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方面。因为绿化具有高风险、见效快、口碑好的特性,因此政府一般都比较热重视绿化率。这也是景观设计行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未来的十年,将会是将环境整治上升到环境艺术的十年。大趋势上景观设计行业将会更加的专业、进一步的细分、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景观设计师在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便可以达到现在的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的程度,对社会和行业的认知将会更加深刻,在设计领域不仅仅是关注经济上的东西,更多的是关注社会、人文及心里层面的东西。政府也会将视野从指标的角度转换到将绿地做成系统化的、适宜居住的、为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有多重服务功能的角度上面。
编辑:gloria
相关阅读
于志远:用安静而直接的方式打造城市景观
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尼塔中国常务副总裁、设计总监于志远带领团队出色地完成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景观规划,并主持设计了世博公园景观、白莲泾公园、世博村、江南公园、中国船舶馆等成功案例,对此于志远的理念是用安静而又直接的方式打造城市景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