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最精最美省会
2010年,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口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生态立市,通过加强节能减排,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污染防治,推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环保目标责任制工作,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城考”和环保目标
责任制完成情况
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海口市较好地完成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工作。
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城考”和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分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等四个方面,共有16项指标。
1.环境质量指标
2010年,我市总体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区域噪声平均值为55.4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7.4分贝,均符合国家标准。
2.污染控制指标
2010年我市清洁能源使用率为99.2%;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为80.07%,机动车环保抽检合格率为84.14%;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置率和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均为100%;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工业烟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3.环境建设指标
2010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5.66%,比上年度提高了12.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5.7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5%。
4.环境管理指标
我市环境保护机构独立,人员编制充实,经费落实,设备完善;四个区分别设立了环保局。
主要做法
我市把生态环保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抓手,加强“城考”和环保目标责任制工作。
(一)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措施,海口市坚持不懈组织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市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逐步形成了市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政协支持、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协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齐心协力推动城市环保工作全面开展。
二是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在2009年底组建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后,我市2010年在四个区成立区环保局。这为环保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参与宏观决策、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三是严格检查考核。我市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任务纳入全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健全了考核制度。制定了《“五大工程”检查考评细则与问责规定》等各类制度规定,建立起了日检查、周通报、月评比、年考核的机制,切实保证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严格环境准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海口市强化预防为主,把环境准入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我市按照《海口市促进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严格环境准入,禁止高能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生产工艺项目,一年来,先后否决了各类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82个。
二是调整工业布局。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西部转移”的原则,搬迁位于市中心的椰岛集团海口酒厂,积极推进红塔卷烟30万箱等项目异地技改,改变中心城区历史遗留的工业与居民区混杂状况,逐步消除结构性污染。
三是调整能源结构。实施清洁能源政策,新建项目禁止使用燃煤锅炉,建成区内的企业基本上完成了燃煤、燃油锅炉改造为燃气锅炉的工作。海口市清洁能源使用率为99.2%。全市出租车基本完成“油改气”,公共汽车也有50%完成“油改气”。
(三)推进污染减排,顺利完成“十一五”任务
按照国家、省的统一部署,我市制订了《海口市2010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全力做好污染减排工作。
一是强化结构减排。从调整能源结构入手,实施清洁能源政策,在禁燃区内禁止使用燃煤。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关停了38家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其中,拆除5家,停电停产33家。目前我市城区内主要建筑项目全部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二是推进工程减排。完成白沙门污水处理厂二期和长流污水处理厂建设,于2010年4月底通过省国土环境资源厅验收,并投入运行。实施了334个污水排放口截留并网工程、中心区污水截流并网工程等6个配套管网项目,共建成管网7.2公里。完成海甸污水泵站升级改造,污水输送能力达到48万/日以上,形成了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架构。
三是做好管理减排。加强建设项目环评管理,严把环保审批关,从源头控制污染。加强对白沙门污水处理厂等重点监控企业和减排项目的监察工作,对18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确保重点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开展养猪场污染整治工作,规范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逐步削减畜禽养殖业的污染负荷。
(四)实施环境整治,全面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围绕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的目标,认真做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一是开展“五大工程”整治。深入开展以清洁、整洁、规泊、安静、打违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一年来,共清理卫生死角11378处、清运生活垃圾73万多吨、建筑垃圾11万多吨,清理乱摆卖7.6万多宗,拆除违法广告2222块11万多平方米,机动车乱停放9.8万宗、查扣机动三轮车4820辆、农夫车4241辆,查处10462宗噪声投诉案件,拆除违法建筑996宗95.7万平方米。
二是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去年投入6亿元,先后实施中心区水网动力工程,美舍河引水干渠工程,清理沙坡水库、美舍河等河道内、沿岸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拆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清理市中心区河湖沟、近海海岸线水面垃圾。特别是拆除了南渡江龙塘段、永庄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8个与供水无关的建设项目,拆除畜禽禁养区内680家养猪场,拆除面积29.5万平方米。
三是开展大气环境污染整治。落实汽车以旧换新财政补贴政策,促进高排放车辆的淘汰,2010年完成284辆黄标车以旧换新工作。扎实做好节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海口市首批将投放电动汽车1000辆。开展烟尘控制区扩建工作,将原有62.64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扩建到97.50平方公里,使我市建成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
(五)坚持环保为民,解决热点难点环境问题
环保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海口市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
一是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我市建立12369环保热线24小时全天候值班与查处制度,2010年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33宗,对不执行处罚决定的59家企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是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去年我市先后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金属排放企业专项检查、“地沟油”整治、加油站专项调查、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专项整治、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执法检查、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易燃易爆等重点行业及沿江沿河企业检查10多项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一批环境违法行为。
三是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开展环境安全检查,对我市93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应用单位进行辐射安全检查;加强能力建设,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购置一辆应急监测车和16件套大气、水质应急监测仪器及人员防护设备;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去年出台了《海口市核与辐射应急预案》,修改完善《海口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六)加强生态保护,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2010年海南生态省建设工作任务的计划,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
一是保护和修复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实施城乡绿化、羊山地区生态优化、退塘还林、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八大生态环保工程。全年完成造林16243亩,森林覆盖率达38.38%。开展高尔夫球场对地下水影响跟踪监测和我市131公里的海岸线入海排放口调查。
二是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全市23乡镇农村环境基础信息调查工作。利用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实施琼山区甲子镇益民村和龙华区遵谭镇咸谅村环境整治。建立海口市大致坡镇凤潭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等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投入7000多万元,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三是开展绿色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去年我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委会美社村、秀英区永兴镇美东村委会美孝村获得“海南省小康环保示范村”称号。共建文明生态村1382个,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65%。
(七)强化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我市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健全完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努力提高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率。
一是顺利完成全市环保系统机构改革。完成了环保系统128名人员整体划分和交接。四个区分别成立了区环保局,也完成了人员划转。
二是加强环境监管。推动规划环评工作,开展了《海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海口段)的规划环评。强化环评监督管理。2010年共受理申报项目1275家,环评执行率100%;共受理验收项目200家,“三同时”执行率100%。加大排污许可证发放力度,去年共发放269家排污许可证。开展污染源普查更新调查。全市共更新调查了406个污染源,其中工业源143个,农业源254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9个。
三是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强媒体宣传。每月初在海口晚报、海口电视台发布我市上一月份环境质量状况和管理情况,同时在《海口晚报》和海口市环境保护局门户网站上曝光环境违法企业。于“6·5”世界环境日、9月29日分别在《海口晚报》和《人民日报》刊登环保专版。开展宣传活动。结合“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22无车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理念。
取得成效
由于我市注重落实环境保护,不仅推动了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59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财政总收入163.7亿元,比上年增长33%。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51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不断下降,经济发展呈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良好态势。
(二)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
全市总体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在优良水平。去年海口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优)299天和二级标准(良)66天。南渡江龙塘、永庄水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三)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
目前已建成污水处理厂6个,污水处理能力54.5万吨/天,其中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5万吨/天。污水收集管线368.41km,合流排水管线204.96km,污水提升泵站10个,服务面积113km2。经核算,我市2010年度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9991.9吨,二氧化硫排放647吨,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十一五”减排目标,为全省污染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海口市按照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城市环境卫生更加清洁干净,占道经营现象明显减少,违章停车现象逐步减少,噪声污染明显降低,违法建筑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为市民和游客打造出一个整洁、有序、靓丽的城市环境。
(五)城市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优美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光伏产业、投资175亿元的汉能光伏等项目进驻海口。成功举办了高尔夫、游艇两大论坛和高尔夫世界职业明星邀请赛、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和热气球节等一批高水平的文体活动。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倡导低碳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加紧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加大环境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市环境质量,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努力把海口打造成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最精最美省会城市。
编辑:anna
相关阅读
海南大城市大景区大花园规划引热议
刘赐贵代表参加省第七次党代会分组审议时强调,我们按照"多规合一"改革的要求,把海南作为一个大城市、大景区、大花园来规划建设,就像是一部由许许多多不同部件组成的大机器,每个部件都运转好了,整体才能运转顺畅。【详细】
安徽 全力打造高品质生态宜居城市
安徽省肥东县深入开展以“五化”(净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以5个城市环境专项整治(城市道路交通与出入口环境整治、老旧小区与公厕环境整治、菜市场和摊点环境整治、城市立面与亮化环境整治、城市道路绿化与园林环境整治)为重点任务的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治理水平,全力打造高品质的生态宜居城市。【详细】
践行“两个绝对”加快生态宜居步伐
2月13日,西宁市城北区召开以“做忠诚践行‘两个绝对’的排头兵,全力推进生态宜居北区建设”为主题的工作推进会,努力开创以“两个绝对”为根本要求。【详细】
联合国新城市议程关注生态环境和城乡改造
会议成果《新城市议程》体现出国际社会对城市发展要“保护生态环境、改造棚户区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关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正式通过成果文件——《新城市议程》,具有里程碑意义【详细】